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作霖从军记【一】 (第1/1页)
我们时间往回倒流一点,甲午战争前夕,黑山县, 张作霖和沈麒分别后,就回家了,一走大半个月不见人影,他这一晃出去就那么些日子。 家里连个人影都找不着,张作霖他娘都快惦记死了,一看儿子回来了。 心里一颗大石头也落了地了,jiejie,和他后佬,还有其他的朋友都来看望张作霖。 张作霖回来一路上看到不少招兵告示,心里也寻思我这一身本事,当兵报效国家,没准也能干出一番事业,张作霖心里就长了草了。 张作霖回来没有十天的功夫,这天正吃早饭呢。 就听后院孩子哭,大人叫的,并且哭叫越来越厉害,又听到杂乱的脚步声。 张作霖把后窗推开,一条腿跪着,一条腿翘着往后边看。 他娘也看,这怎么回事啊,一瞅一大帮人再往外绑一个人。 这个人,姓杨,叫杨六,杨六他媳妇在后头抱着孩子哭喊。 帮人的主儿是本地的地主,张作霖把饭碗放下了。 把鞋登上出门去看热闹,本村子的人出来不少,张作霖到了人群之中。 一打听才知道,怎么一回事,原来是抓兵,就是抓壮丁。 县里派下来任务,现在任务相当严,三个男的得两个去当兵。 两个男的得一个去当兵,家里只能留一个。 其实这个兵的名额,已经派到了张作霖头上。 但本地的那些屯长头目都不敢惹张作霖,心说这家伙都说跟土匪有来往。 备后有后台,而且还很硬,明面上和青马坎处的不错,那个什么汤二虎,张是非,总来张作霖家,这谁惹得起啊 这个张作霖神通广大,这个兵,要是派到他头上。 他非要报复不可,找那不自在呢,原本没杨六的事情,结果活活硬加到他身上的。 杨柳就一个人,家里还有四五个孩子呢,本来生活过的就累挺,他要是被抓去当兵,家里就得饿死人。 张作霖了解了情况后,过来把保长给拦住了:“等等,我杨六哥家生活挺困难的,他不能去。‘ 屯长:“哎呀,老疙瘩,他不去怎么办哪,管咱们这屯子要十八名,少一个也不行啊,你看你不让他去不可以啊。” 张作霖:‘我去行不?‘ 屯长:‘真的?‘ 张作霖:‘这还假的了吗这么多人听着,我能糊弄你咋地?我敢欺骗官府吗?” 张作霖回来就跟他娘商议。 张作霖:娘啊,我要去当兵。 他娘一开始想不通,后来被张作霖说服,他娘一想也好,这老疙瘩在家里经常出去多少日子不回来。 问他去哪了,你又问不出实话来,另外那姓汤的土匪,前些日子还老来。 怕张作霖学坏,当兵就当兵吧,所以老太太最终同意了。 其实家里也没人敢做张作霖的主,就这么着,张作霖报名当兵了。 他起初在马玉昆的队伍里当一名普通的哨兵,后来发现他会骑马打枪是个材料。 就被派到骑巡营里头了,日子不多,经过简短的训练就开赴安东,过江跟日本人开仗。 这年正值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正式宣战,也就是甲午战争。 日本小鼻子不但要侵略朝鲜国,还想要染指大清,对东北三省是垂涎三尺。 这几年在朝鲜半岛上,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经常发生摩擦,当时中国的皇帝正是年轻的光绪皇帝。 光绪皇帝是个想有作为的君主,亲政之后就想要刷新政治,富国强兵,有点爱国心肠。 但是呢,慈禧这老不死的,就是头一个投降派,连带着她的政治集团。 都是些贪生怕死之辈,倒霉就到她身上了 张作霖就是这时候报的名。 他头一次入伍,觉得还挺有意思的,穿着军装,还发了一杆叫什么毛瑟的外国枪,张作霖爱不释手。 晚上兴奋的有点睡不着,张作霖这阵子,热血沸腾,还满怀着报国壮志。 在安东驻扎的时候,他这一哨人看守弹药库,弹药库设在安东西北五龙背山底下。 哨官领着一百二十人,也包括张作霖,在这守卫着。 哪知道土匪哪都有,安东一带虽然是辽东,但不是沈麒的辖区,这一代土匪也是多如牛毛。 在五龙背就有个土匪,报号老来好,本姓钱,叫钱如炳,是个积年老土匪,手底下百十号人。 在安东一带横行霸道,虽然都是辽东的土匪,但不敢去北边白老鹞辖区去嘚瑟。 追进听说白老鹞劫了一批军火实力又壮大了,老来好也想这么干他娘的一票。 这真肥啊,后来在五龙背还真打听出来一个弹药库的位置,他一琢磨要是能给夺过来,准保声势壮大。 老来好胆大包天,竟然在一天晚上带着他的人公然来抢弹药库。 等来到了弹药库边上,他们一瞅四外静悄悄的,只有几个巡逻的哨兵。 前边不远就是兵营,清军都在熟睡,老来好吧手枪往空中一举,下了命令,,弟兄们给我冲,,一时间火光闪闪,乱弹齐飞。 就击毙了几名哨兵,这些土匪直奔弹药库,把弹药库门打开,套上车子就把军火往车上装,清军听到枪声之后。 以为日本人打过江来了,别说弹药库了,裤子都来不及穿了,一起望风而逃。 这帮土匪一看军队跑了,在后边不停地射击,又放倒下好几十人。 这一百多清兵就这么被几十号土匪给吓住了,并且死伤惨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