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娘娘庙大战沙俄兵(二) (第1/1页)
“好吧,既然阁下出于志诚,那老朽就白话白话”。请问您贵姓啊?” “免贵姓沈,单字一个麒。” “也是本地人吗?” “在下并非本地人,我前者说了我啊是路过这里,我是过了滨河本溪关门山的,我叫沈麒”。 陈瞎子消息灵通,本溪还有哪个沈麒,胡子,一听关门山就是辽东巨匪,海东青沈麒无疑了。弓长岭离那边八十里地不远,所以都沈麒这大土匪比较了解。 陈瞎子,也知道沈麒名声挺好,不是穷凶极恶之徒。他知道关门山一带过了滨河,那边还是比较太平的,最起码没沙俄大鼻子捣乱。 陈瞎子起身就要跪拜,沈麒一看这是干什么啊,忙把他搀起来 先生,你这是干什么啊?不过年不过节的,你上哪门子供啊,你这不是折沈某的寿嘛。 “行了,行了,先生咱们书归正传,你比我大,我沈某冒昧管你叫一声老哥,可以吗?” “当然可以,小老儿高攀了” “高攀叫一声老弟,哎,这天下大乱,无止无休,别的我不知道,我到处溜达什么我不清楚,那咱们脚下辽地来说吧,辽河两岸没个太平。 甲午大战,朝廷几十万大军被几万日本小鼻子打的溃不成军。之后俄国大鼻子横插一脚,把小鼻子的狗爪给踹到辽南和辽西。可是结果的驱虎吞狼,请神容易,送神难。 现在大鼻子插腿,小鼻子插足。也知不知道这叫什么词,沈当家的恕罪。这一边又是土匪,又是胡子,站在太 还他妈到处都是保险队,团练公所,大团小团。 这一边没一个好东西,他们刮地皮,欺压百姓,辽地的老百姓可倒了血霉了,我都恨透他们了,特别是俄国大鼻子,咱们国家惹不起人家,他们到处横行,我心里还想着呢,但愿这庙会平安无事,我能挣俩钱,如果大鼻子来了,就这个给搅和了。 沈麒:“先生为何,不去我的辖区去看一看呢,我不敢说百姓安居乐业,但是我那一带还算太平,先生为何不去关门山一带谋生呢,最起码一日三餐可以保证”。 “哎啊,沈当家有所不知,我知道离这八十里地过了滨河,在往前走就是沈当家的地盘,不是老百姓夸沈当家。你真是活菩萨啊,在您的庇护下,那一边安居乐业,虽然说不全是丰衣主食,但是日子过得都不错,最起码太平” 比这边强的多,有能耐的都去本溪一带去某生,可是我这一个半瞎子手无缚鸡之力,除了会白话,啥用都没有,我去干什么啊 奈何故土南离,破家值万贯,最起码我有片瓦遮身。 哈哈哈,先生,大可以来沈某辖区,我没啥能耐,盖两间草房还是能给先生办到的。 先生若是有时间赶上饭口就来给军营说书,您看怎么样。 哎呦,我谢谢,沈当家的知遇之恩。 几个人正谈话的时候,就听见有人说:“哎呦,来了,快快,看热闹去啊。” 沈麒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心里好奇,起身走了,饭钱之前给了几钱银子,到时足够,连带着也给陈瞎子付了账,陈瞎子非常感激,也跟着沈麒离开茶馆,把马解下来,牵着奔出事地点就来了。 人越聚越多,周围站了百十来号,沈麒这才闹明白是哪一出,闹了半天大道上来了一拨练马戏的,这玩应吸引人。在看这拨人,有十几口子人呢,穿衣打扮与众不同,一共有六匹马,前边两匹是白马,端坐着一老一少。 这老头能有六十挂零,白胡,撒满前心,花白的小辫子,大秃脑门子,乌虎眼,长相威武不凡,大厚嘴唇子。 外边穿着又肥又大的长袍,腰里系着板带,还挎着一口宝剑。靠着他身边坐着一个小巧玲珑的女人,打冷眼一看,酷似我家田小凤,但是仔细看,长得不一样,只是这个,个头模样身形差不多。 但是眼角眉梢也带着杀气,浑身上下一身白,外边披着斗篷,绢帕罩着头,后边还跟着二十多个棒小伙子 就见这些小伙子,马上有挂着花枪的,又背着砍刀的,后边大笼子,小笼子。用车拉着,还有几匹马,马尾巴上拴着,红红绿緑的绸子条,挂着铃铛叮铃当啷直响,您说这玩应能不吸引人嘛。 多少年没看过马戏了,就见这伙人,在娘娘庙前站住了,那老者甩蹬离鞍,跳下坐马,那姑娘一骗腿也跳下来了,老头往四外看了看:“到了到了,孩子们就这儿了,赶紧把场子打开。” 有几个小伙子上了马,就在这庙前练了几趟马术,在马上直翻跟头,什么迎风扯旗,镫里藏身,你说这一练,招的人越来越多,本来茶棚集这地方就不大,本地能有多少人,外地来的人大多数都是烧香的或者上路过的,几乎全给吸引到这里来了,最后聚了能有二三百人,把场子也给打开了。老头一张手,那几个年轻人从马上跳下来,全都闪身退到后边。 老头趴到那个姑娘耳边说了几句,这姑娘站起来。先把披风解开,叠吧叠吧搁到笸箩里,这姑娘冲着四外一抱拳,声音清脆:“乡亲们,父老们,我们是从关里来的马戏班子,叫常家马戏班,在下我姓常,这是我二叔,后边都是我的师兄弟,这次我们千里迢迢来到辽东大地来谋生,听说本地有庙会,我们特地到这来讨碗饭吃,全靠乡亲们捧场助威,咱把丑话说在前头,我们经师不到,学艺不高,当众献丑,您可别笑话,不管练好或者练坏,求大家站脚助威,有钱的您帮个钱缘,没钱的您帮个人缘,我们就感恩不尽。” 江湖客套话,不多说了,说练就练,我先给各位练一趟拳脚,请众位上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