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一章 前途所向为自深 (第1/2页)
赵普万分迟疑,作为七尺男儿,找靠山这等事情在他眼中,终究有些做不出来。 他缓缓摇了摇头,道:“还是算了,这样才会被他们鄙夷,看不起。” 赵九重皱眉,道:“你可不能走进死胡同里,你这么要骨气,可在那些人眼里,你才不是这样呢。” 赵普叹道:“我明白,但是我想要靠我自己。” 赵九重知道赵普本身还是十分执拗的,所以也不再强求,道:“那现在怎么办?你再回去?” 赵普道:“我决定还是去见一下郭将军。” 赵九重愣了下道:“你想通了?” 赵普道:“不,我只是想说些别的。” 赵九重道:“行吧,行吧,那我就陪你去见郭伯伯好了。” …… 郭威疑惑的看着赵普道:“不做了?为什么?可是因为我的其他从吏史对你的态度……” 赵普道:“并非是那样,而是我看到郭将军手下有五名从吏史,已经不缺我一个人,我相郭将军自荐,是希望能够对郭将军有所助力,但既然郭将军这里已经有足够的人手,我就不参与进来添乱了。” 郭威道:“这怎么能说是添乱?我相信荣儿、九重的眼光,你绝非是寻常之人,一定有见识,见解,对我来说,必定会是助力。” 赵普抱拳,微笑道:“还是不了,请郭将军谅解。” 郭威道:“好吧,那你可有什么打算,大可以跟我说,我会想办法帮助你。” 赵普摇了摇头:“还没有想好,但我如果有需要,会开口与郭将军说。” 郭威点了点头,道:“如此那就最好了,有什么事情,莫要藏着,大可说出。” 赵九重站在一侧,心中微微叹了口气,赵普这人终究有些死板,要面子,有的时候想不通很多的事情。 …… 离开郭威处之后。 赵普便转头,看向了赵九重,道:“刘词将军也在军中吗?” 赵九重疑惑,道:“刘词?那是何人?” 赵普道:“也是一位将军。” 赵九重道:“你这是何意?” 赵普道:“我想去刘词将军那里试试,做他的从吏史。” 赵九重疑惑,道:“既然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就回到郭伯伯那里,跟他说一声,叫他推荐你一下。” 赵普执拗道:“不用,我要靠我自己。” 赵九重道:“你这人,怎的这般抹不开颜面?” 赵普道:“我心中坚持这些,还请不要在劝了。” “行吧。”赵九重道:“那我就陪你打听一下好了,不过,这件事情,不知道郭伯伯会怎么想。” 赵普道:“我已经说清楚,是郭将军这里人手足够了。” 赵九重点了点头,只好顺着赵普的意思,四处打听了起来。 这位刘词将军现年已经五十余岁,乃是一名老将,而且是一位有名的将领,他参加晋梁争霸,当时就已经有了名气。 后来,他在后唐之时,他也立功颇多。 最近一次,除了跟随杜重威平定安从进以外,还在天福二年的时候,张从宾叛乱,杀死石敬瑭的皇子石重信之后,跟随杜重威打破大破张从宾万人叛军,直接将张从宾逼的落水淹死。 现如今,刘词是因为参与围攻襄州,攻克襄州后成为团练使,又在石重贵的决策下,负责参与河东这里的事情,来作为刘知远处于河东的人手。 总而言之,这位刘词将军的本事甚大,任何人都知道,相比于郭威的出身,能力,所立的功劳来说,刘词将军都要更强出一截。 不过,正如郭威手下的那些从吏史话语中表露的内容一般。 近臣与远臣的区别,是天差地别的。 这刘词再有本事,终究是个远臣,他与刘知远不够亲近。 而郭威虽然没有刘词那样精彩的过往,立下的各种功劳,但却是刘知远的近臣。 两者谁未来的机会更大,可想而知。 赵普本身就是个聪明人,对于赵普来说,这件事情他不可能想不通,只是,他不希望靠这种方式留在郭威的身边,他要向别人证明自己的能力。 跟着赵九重询问了半天。 两个人终于来到了刘词将军的军营所在。 赵九重迟疑了一下,便向营帐外的士兵说明了来意。 士兵去营帐中请示过后。 赵九重便与赵普一同进入了营帐当中。 此时此刻,刘词正端坐在桌前,看着书籍,待到赵九重和赵普进来,他放下了手中的书卷。 赵普和赵九重连忙行礼。 刘词起身,道:“二位不必多礼。你们来到此处,是要自荐?” 赵普顿时道:“是我要向刘将军自荐。” 刘词打量了一下赵普,道:“向我自荐,为何?” 赵普道:“赵普从前不知刘将军,今日方才知道刘将军,刘将军久经沙场,乃是当今世上一员名将,能够在刘将军手下任职,我觉得,自己的前途能够有所保障,同时,我也觉得,刘词将军定然是非凡之人,有许多的事情,都可以点拨学生,令学生有所提升。” 刘词奇道:“前途?那你怎么不去郭将军那里?郭将军乃是河东王身边的红人,是心腹,在他那里,你可以有更好的发展,至少,将来河东王水涨船高,郭将军自然也是如此,你的身份,也会得到益处。” 赵普道:“赵普不才,此生读过一些书籍,可以说并不是学富五车,也正因为如此,赵普知道,一个人一生之所学的重要性。赵普并非是说在郭将军那里学到的东西不多,而是觉得,在刘词将军这里,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一时的身份地位,只是过眼云烟,只有一个人拥有了能够匹配他身份的能力,无论到任何时候,他的身份都不会低下。” 刘词的眼中流露出了一丝异样的神色,点头,道:“你所说之话,十分有理。” 赵普道:“所以,此次赵普便来刘将军这里,自荐成为刘将军的从吏史。” 刘词道:“为何要选从吏史一职?如果你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