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35、相告 (第2/2页)
要斩杀嘉措的原因!” 明明知道这些人或许不会相信自己所说,但韩冬还是以实言相告。语气之中言之凿凿,声音清越洪亮,在蓝慕措上空回荡不休。 韩冬三次发声,忽列等人已不得不生出将信将疑之心。要知道,不管是大军征战,还是个人之间的角力。 隐藏自己的目的,都被视之为常态。韩冬此时却反道而行之,令忽列等人疑虑更生。 韩冬如此行事,确实有自己的目的。其中之一,却是想看看有师傅所留遗言之下,薛擒虎与金大师会作何选择。 在场众人,并没有多少能够清楚唐师与次仁阿登之间的关系。更不清楚嘉措之位,就是得自于次仁阿登。因此信件之中有何内容,众人也无从知晓。 但嘉措身为大曲礼格列寺首座上师的转世之身,对前事极为清楚。韩冬只是随意一提,就已明白这封信件所留内容,应是与次仁阿登转世之后,争夺首座之位有关。 嘉措情急之下,不由开口说道: “唐师虽然当年在我大曲礼格列寺待过十年,也算与我圣寺有莫大关系。但不论如何,我大曲礼格列寺首座之位,却并非唐师一言而决之事!” 嘉措此言一出,就是忽列也是脸色一变。 在场诸人,本是分为两方阵营。本来金大师还有些摇摆不定,但在忽列许下准其回归家族之事后,也变得立场分明。 不过若是唐师信中,真有留言给予弟子,那金大师态度会如何变化,却是旁人无从把握之事。甚至薛擒虎会如何做出选择,也有些难以捉摸。 嘉措话声一落,也知道自己有些失言。竟然说出了唐师信件之中,可能提及要求门下弟子办理之事。与忽列互相对视一言,不由暗自心惊。 唐师留下这封信件是在五十年前,在那时,还是上一代嘉措在世。难道唐师与上代嘉措有仇,或者唐师能够算定今天这样的场景。 现在的情势,就是韩冬只凭这一封五十年前的信件,极有可能就此翻盘。 忽列与嘉措心神电转,正考虑怎么扭转这一局面。这时又听薛擒虎说道: “韩师弟,既然有师尊信件所留指示,并且你前番就已看过,不如你将信中内容复述一遍。身为唐师弟子,我遵命而行也就是了!” 不等忽列两人出言反对,就听韩冬已发声回应。 “前番有一件事情,并未说错。这封信件已被称为生死之书多年。这是因为师傅所留这封信件,只是留于门下弟子。” “他人若是想要见识一番,却要看此人福禄如何。若是天生大福大贵之人,看看倒也无事。若是福禄一般,只怕性命也会就此送掉!” “在大雪山之巅,我曾看过此信不假,但要让我当众复述信件内容,就是我也承受不了其中的因果!并且我也无意透露此事,你遵不遵命,实在与我无关。” 韩冬所发之声,极为淡然,确实对薛擒虎等人所想,并不放在心上。到了现在,他已不在寄希望于金大师,会给自己丝毫帮助。也没根本不曾指望薛擒虎会依师命而行。 薛擒虎遥遥站定,听完韩冬之语,也是有种如释重负之感。若是只为除掉韩冬,并不会被人诟病。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兄弟相残,不顾手足之情的事情发生。这种事情太多,并不会令薛擒虎声名狼藉。 但不遵师命,却是想要收买人心之人最大的忌讳,没有多少人愿意承担这样的骂名。 既然韩冬不愿说出,薛擒虎自然也不会勉强。却听金大师说道: “既然韩师弟不愿实言相告,不如让我来一观!看看唐师信中所留,到底是何意思!” 只见韩冬手中黑色长刀,轻触冰面,露出一丝自无不可,若有若无的笑意。 薛擒虎与金大师虽然不知韩冬之意,但见韩冬一副恭请自便的表情,顿时明白,这封信件并不是那么容易打开。 只是金大师当年就曾触碰过这封信件,此刻虽然知道其中的危险,但知道韩冬已经将其打开过,应该不会再有以前的威力。竟然脱离阵营,缓缓向群配江央所站之处走去。 “金大师……” “回来……” 连续两声,显得异常急迫。正是嘉措与忽列分别叫出。金大师闻声缓缓止步,回头看向两人,一脸询问之意。 却听忽列叹息说道: “朕早就说过,今日之事以清出韩冬为重,不要再来节外生枝。此事办成,这封信件朕准你一观就是了!” 当年金大师自家中,偷偷带走薛擒虎,实在是胆大妄为之辈。 而此时在忽列面前,也没有将忽列之言太过放在心上,立并未即听命而停。此人桀骜不驯之性情,已在这时表露无疑。 忽列叹息之意,正在于此,允许这金大师回归家族,看来并不是很好的选择! 金大师正有些犹豫,韩冬一笑发声道: “既然你们想要实言相告,那就实言相告吧!师尊所留信件之中,涉及一宗天大的隐秘。因此信件会受到天道之力的保护。常人一经接触,会立判生死!” “原本拥若是有天命之人观之,并无不妥。但在我看过之后,曾以精血封印了此信。如此一来,能打开这封信件而无事者,当世之中再无他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