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期生 第三章 第七间 (第1/1页)
夜风静静地吹着,微微扬动地上的黄沙,整个营地一片寂静,只时不时传来几声骆驼的叫声。 当大多数人都进入了梦境了之后,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出现在了营地周围,这正是吴瑄仪早上所见的那只小怪物。 没想到吴瑄仪她们走了一天的时间,这东西还是跟了上来,真的是相当的锲而不舍。 楚辞借住旧日的眼睛在高空之中默默将它的行为收之与眼底。 只见这怪物在沙子上面飞快的爬行,悄无声息地来到了吴瑄仪她们堆放物资的地方,它的爪子很是锋利,只是轻轻一划,一个背包便被划破了,接着这小怪物从里面掏出来一包密封的rou块。 这小怪物划开包装,嗅了嗅,很是珍视的紧紧抱在了怀中啃食了起来。 楚辞见状,赶紧收起了自己旧日之眼。 “老瑄,醒一醒,目标出现了。”楚辞晃着在自己身边睡得正迷糊的吴瑄仪道。 “楚辞,干嘛,别闹,睡觉呢!”吴瑄仪拍了拍楚辞的手臂道。 楚辞看吴瑄仪睡得迷糊,嘴角一笑,顿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楚辞伸出手,轻轻地捏住了吴瑄仪的鼻子。这个办法果然很奏效,不一会儿,吴瑄仪憋得难受,带着一肚子起床气醒了过来。 “楚辞,我白天走一天了,那么累,你还捉弄我。”吴瑄仪看着楚辞玩味地看着自己,撅着嘴没好气地埋怨道。 “老瑄,你怎么这么虎呢!之前,谁跟我说的想去旧日遗迹看一看,一睡起觉来什么都忘记了,早上你见到的那玩意又出现了,正在营地偷我们rou吃,吃得正开心呢!” “什么?偷我们rou吃!”听到rou,吴瑄仪一下子清醒了过来。 在沙漠之中,rou可是属于匮乏的物资啊! “楚辞,帐篷打开,让我进来。”这时候,梦美岐的声音从帐篷外面传了进来。 “你还没睡?”楚辞拉开帐篷的拉链道。 “太早了,睡不着。”梦美岐弯着腰走进来说。 “我看你就是没有累到位,明天还得多干点活。”楚辞笑道。 “可拉倒吧!要干你干,反正我是累的够呛的。”梦美岐瞪了楚辞一眼道,“你有发现营地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吗?” “知道,正跟老瑄说呢!” “额,你们都这么精神啊!好像就我一个人睡着了。”吴瑄仪有些不好意思的道。 “我也想睡着啊!可就是睡不着。”梦美岐感叹着,就势在吴瑄仪的身边躺了下来。 “别闲聊了,继续盯着那个小偷吧,不然一会儿它这么往沙子下面一钻,谁知道它又往哪跑去了。”楚辞看这两人好像就睡眠问题即将展开一番长篇大论的时候连忙提醒道。 吃完了那袋rou之后,守陵兽用爪子在地上掏了一个洞,将残余的犯罪证据包装袋埋了进去。 接着又在地上刨了刨,一头扎进了黄沙之中,手脚缩了起来,蠕动着身子深入地下。 楚辞、吴瑄仪、梦美岐三道意志紧随着守陵兽。 地下一片黑暗,楚辞三人的意识只能靠感受着守陵兽的生命波动而一直追踪着它。 不知道走了多久,也不知道距离营地多少距离,突然一下子,楚辞三人的意识之中豁然开朗,一个宏伟的地下建筑出现在了三人眼前。 萧山 可桜正带着楚越涵从她外公外婆家回来,这些日子,可桜白天就带着楚越涵去吴家玩,晚上的时候再把小家伙带回来睡觉,没办法,楚越涵人虽小,可是睡觉认床认得厉害。 唯一让可桜比较欣慰的就是,楚越涵只在楚辞和吴瑄仪刚刚离开的第一天闹了闹,吵着要爸爸mama,之后就玩疯了,完全忘记了这一回事。 今天刚刚走到四合院门口的时候,楚越涵突然停下了脚步。 “小家伙,怎么了?”可桜问道。 “可桜阿姨,家里面有人。”楚越涵望着院内的方向说。 “有人?”可桜眉头一皱,提高了警惕,“没事,有阿姨在呢。” 可桜抱起了楚越涵,走进了屋内。 只见在院中的确是多了一个陌生的鹤发童颜的男子,可桜扫视了一下屋内,看到有一间原本紧锁住的房间被打开了。 四合院的第七间房屋终于解锁了。 “你们是这四合院的主人。”男人看着回来的可桜和楚越涵问道。 “不,不是,这四合院的主人出门去了,我只是留下来看家的而已。”可桜解释道。 “这四合院的主人可真是气派,让天生四灵之一的念灵看家。”男人摇了摇头笑道。 “你是什么人?”可桜问道。 “小姑娘,老夫的名讳说出来真怕是吓到你。”男人有些趾高气扬地说。 “我胆子大,不怕。” “老夫安期生。” “安期生!”可桜尖声道。 这个名字只要是对汉史稍做一些了解的人听到,都会如雷贯耳,尤其是在汉武帝的时候,这个名字最为频繁的出现。 安期生,亦称安期、安其生。人称千岁翁,安丘先生。师从河上公,黄老道家哲学传人,方仙道的创始人。道教视安期生为重视个人修炼的神仙,故上清派特盛称其事。传说他得太丹之道、三元之法,羽化登仙,驾鹤仙游,或在玄洲三玄宫,被奉为上清八真之一,其仙位或与彭祖、四皓相等。 《史记·乐毅列传论》:“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盖公教於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师。” 《汉书·蒯通传》:“通善齐人安其生,安其生尝干项羽,羽不能用其策。而项羽欲封此两人,两人卒不肯受。” 《史记·孝武本纪》载:少君言於上曰:“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食臣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於是天子始亲祠灶,而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而事化丹沙诸药齐为黄金矣。 居久之,李少君病死。天子以为化去不死也,而使黄锤史宽舒受其方。求蓬莱安期生莫能得,而海上燕齐怪迂之方士多相效,更言神事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