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八章 师姐的问题 (第1/2页)
苏景进入录音室的时候,韩伊娜正好从录音间出来,看到苏景也不感到意外,笑着说:“我就知道小景下飞机就会直接过来。你来得刚好,听听我这一次唱得怎样,我总感觉差了点什么。” 韩伊娜对苏景这次写的两首歌着实喜爱,在录音室里录了一遍又一遍,哪怕录音老师都竖起了大拇指说可以了,但她还是觉得不太满意。 这并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一种感觉,她觉得还能更好。 “小蒋,小娜,这位是……”苏景正欲开口回答,原本戴着耳机坐在控制台边上的人影摘下耳机,站起身疑惑问道。 因为刚才他背对着苏景,他这样一转身,苏景就看清了他的样子,连忙恭敬自我介绍道:“陈老师您好,我是苏景。” 苏景对娱乐圈不熟悉,但对于一些音乐大牛是熟悉得很啊,尤其是这种幕后大牛,他早年间没少打交道。 陈老师全名陈亚敏,年轻时候在体制棚工作,曾经担任过春晚的音响总监,后来被东方传媒高薪聘请过来,先后参与过数百位明星的专辑录制,其能力在国内来说也是数一数二的。 苏景年少时跟他打过交道,但也仅限于匆匆见过几面,交谈过几句。 “原来你就是苏景啊,幸会,我一直念叨着能跟你见一面啊!”陈亚民听到苏景的自我介绍,大笑着跟苏景握了下手,说话的时候他的目光直视着苏景的眼睛,眼神带着欣赏和肯定,可见他这一番话并不是场面话。 陈亚敏表现得越热情,苏景就越谦虚,几人说了几句客套话后,陈亚民就把苏景拉到控制台边坐下,递过来一个耳机,说:“既然作者来了,你就听听这一版录音有什么瑕疵,小娜总说不满意,可把我这身老骨头折腾得惨了。” 苏景笑着戴上耳机,前奏一想起,苏景就听出现在录制的是韩伊娜将在决赛舞台上的独唱曲目。 苏景仔细听下去,师姐的基本功很扎实,在演唱方面处理得很好,但听着听着,苏景的眉头不可察觉的皱了一下,很快又恢复正常了。 韩伊娜陈亚敏蒋姐三人在苏景戴上耳机那一刻就全神贯注的看着苏景,自然看到苏景的表情变化,等到苏景放下耳机,韩伊娜不管在场围观了许多人,急不可耐问道:“小景,发现什么问题了?” 苏景笑着安慰师姐说没什么问题,然后又扫了一眼边上围过来的吃瓜人员,有人担忧,有人幸灾乐祸,有人面色正常…… 蒋姐领会到苏景的意思,借着助理送饭进来的机会,不着声色的驱散了围观的人群。 “先吃饭吧!”蒋姐将桌面上的饭盒一一打开,笑道。 苏景心里有事,暂时是吃不下,跟蒋姐说了一声抱歉后,转头对陈亚敏说:“陈老师,麻烦再听一遍。” 蒋姐见状,也没有在意,这种情况她早见过无数次了,在这个圈子里,有太多的人都在拼命努力。 苏景一连听了七八遍,才没有继续下去。 正常来说,韩伊娜的演唱已经足够好了,但无论是韩伊娜,还是苏景,以及陈亚敏,都有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跟师姐没什么好见外的,苏景直言不讳地指出了问题所在:“感情有点不到位,这虽然是一首治愈系歌曲,但师姐你投入的感情太温暖了,并没有唱出那种无力感和悲伤。” 无力感? 悲伤? 文字的感情取决于作者本身,同样,歌曲的感情取决于歌手本身。歌手在演唱一首歌时,她选择什么样的情感来演绎,就赋予了这首歌什么样的感情。 韩伊娜有点不解:“治愈系的歌曲为什么要唱出悲伤的感情呢?” 苏景思索了一下,回答道:“治愈系是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用温暖的感情来唱也没有问题,但是很难引起听众的共鸣。而且,这首歌是以物喻人,但是你并没有完全把自己代入进去,当你完全投入了,你就会觉得,其实这是一个很悲伤的故事。” 韩伊娜在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