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52、同情 (第2/2页)
对上。 很干净又干练的一个妇人,头发在脑后挽了一个一丝不苟的纂。 跪在地下磕了个头,陶氏就吩咐吴mama把人扶起来。 得知她家闺女就是cao作间那边的云儿,袁明珠让人给搬了杌子。 “你家云儿虽然年岁小,可是做事仔细,看来是随了这当娘的。” “做事仔细是应当应分,当不得二小姐夸奖。” 袁明珠摆摆手,“应当应分该夸奖也得夸奖,该赏的更得赏,大家都好好干,到了年底干得好的都有赏。” 戚青衣写来的信里提到,安定侯府的林大管事也在打着收买庄子里的人的主意。 所以他们也得开始打感情牌。 她得从现在开始建立企业文化这种东西,有数据显示,企业文化好的企业,成员的归属感会更强,不容易背叛。 等她的品牌在四海之内遍地开花的时候,妍玉春深入人心,她也就不怕别人仿制了。 现在还不行,她没有自己的班底,没有品牌的口碑。 如今的辉煌如同建造在沙堆上的城堡,非常不牢靠。 袁明珠虽然是处心积虑,不过这份处心积虑却让曾祖母和jiejie很开心,算是一举两得。 第二天半拉上午,庄子里那三户佃农家的老年妇人就带着各自家里的女孩儿,相约到了主宅这边来拜访。 袁明珠接到吴mama的通知,也把手头的活暂时放下,去见了她们。 她没进屋呢就听到屋里正七嘴八舌的说话,似乎里头非常热闹。 谁知她一进去,屋里说话的人跟被按了暂停键一般。 一屋子的老老少少都盯着她不再吱声,年岁小一点的孩子还往长辈跟前偎了偎。 袁明珠忍住拿镜子照照自己的冲动,她不是吃人的猛兽吧?怎么一个个都这么看着她,她有这么可怕吗? 陶氏冲她招招手:“忙活完了,快过来喝点酸梅汤。” 袁珍珠:“曾祖父说了不让meimei吃酸梅汤,冰酪也不让她多吃。” 袁明珠:……,这是给自己找了个监督的人? 看到小曾孙女眼睛里的垂涎,陶氏:“你曾祖父不在家,我们不说,偷偷吃点他也不知道。” 让吴mama给袁明珠端酸梅汤。 吴mama不敢多盛,拿最小的碗盛了一小碗。 袁明珠端起碗,少点就少点吧,总比没得吃强,若不是曾祖母来了,她吃上吃不上还两说呢! 只是周围一溜儿的眼睛跟一串小灯泡一样盯着她算是怎么回事? 她也没有吃独食的习惯,吩咐吴mama:“给大家都盛点。” 陶氏也说:“都盛点,不够让青岩家的再熬点。” 青岩家的不仅饭食做的好,还会熬制各种汤汤水水,让陶氏很是喜欢。 各家的长辈推辞:“已经喝了一碗了,可不能再给了。” “让小姐赶紧吃吧,她们不吃。” 吴mama就往袁明珠这边看过来,希望得到她的指示。 袁明珠觉得也不是什么贵重东西,抬了抬下巴,示意她去盛。 不一会吴mama就回来了,她把剩下的酸梅汤装在罐子里都拎了来,后头还紧跟着抱着一摞碗的青岩家的。 因都是孩童,且都已经吃了一小碗了,这次一人只给添了一点。 袁弘德今日出门前特意交代了吴mama不能给袁明珠多吃酸梅汤和冰饮。 但陶氏一贯惯着孩子,看着袁明珠跟佃农家的一众女娃娃一样,小口小口喝着酸梅汤,生怕一下子喝完没有喝的模样,陶氏帮着求情:“再给添点吧!” 吴mama哭笑不得,“太爷回头知道又该责怪奴婢们了,您老就心疼心疼奴婢吧!” 只一天就琢磨明白了陶氏的脾性,知道她为人和善又没什么主意,吴mama软语相劝。 陶氏只跟袁明珠商议:“那我们就少喝点吧?” 吴mama:“还有从家里拉来的西瓜,要不吃点西瓜吧!” 家里种西瓜的缘故,袁明珠对西瓜已经没了以往的情有独钟,不过现在没酸梅汤,有西瓜吃也行。 吴mama看袁明珠同意了,忙让人切了西瓜端过来。 这样的小插曲反而让袁明珠在众孩童中受到认同。 原来庄主家的那个以往看着高高在上的小姐跟她们一样,也不能随心所欲,不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她们是家里没有吃不到,庄主家小姐家里有也不给吃,好似跟他们也没有太多区别,感觉更可怜。 袁明珠莫名其妙就被可怜了,还被她们扒拉到跟她们一国的。 大人们在说话,农家的孩子们被拘在跟前久了一个个都坐不住了,只有袁家姐妹坐在那里腰板挺得倍直听着老太太们说些琐碎的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