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章 深海之影 (第1/2页)
尚海境于大梁广阔国土中独挂东南一隅,地势低平甚少高川,东临庐海,西衔汶江,南北皆傍平袤肥沃之地,常年洋风江水并齐润之,终年气候暖润,更几无天灾有降,故自古以来便是鱼米之乡,富饶之处更甚于大梁国都平京。 古有落魄散人名唤魉歌,游历至此心有所感,以词赋之: 凭阑观海舞清袖, 举盏迎杯还复忧。 古来知己怨难求, 春风不晓几时休。 不若独立邙山首, 更览一江水, 与君弃歌断酒葬了愁。 此中各人悲凄之意暂且不表,却提到了尚海境四季如春,又有汶河邙山两处胜景。这邙山却是尚海境地势最高一处,傍那汶河入海口处巍峨而立,历朝历代皆设海监并水师衙门把守,一为察测汛事洋情,二则防备庐海浅滩有海寇偷上扰民。 今日这大寒时分,水师衙门一大半倒是循例随各舰入了远洋巡视,剩下的那些则接了军部之令,化整为四,分驻于尚海城内四个要紧地儿,备着这武斗大会,便只剩下些日常巡视哨候之人无长官督着,倒是一年中难得的快活日子。 留守水军中便有一位名唤喜子的兵士,此时闲来无事,手中那柄长戟斜斜倚在怀里,却是一副懒散之意,正嬉皮笑脸朝着不远处一位绛色海监衙门衣着的女子说话。 “女子。“ ”喂,叫你呢,女子。” 那绛衣女子临崖危立,海风习习吹动之间显是颇有几分姿色。她倒并未回话,那双眼睛细眯着眺向极远那海天一线之间,似望着了什么异状。 喜子见势奇怪,也学着她把眼远眺,只觉那远方一片模糊,却是无甚奇怪处,不禁又笑道: “女子,你瞅啥呢,莫不是在盼出海的情郎哥哥归返?” 绛衣女子啐了一口,道:“这位兵爷今日没了长官约束,话倒是十分敢讲,可你那长官迟早要归,不怕我回头告状不成?” 喜子心中一怯,却是强笑忙道:“拿你寻开心的话怎么就当真了,只是奇怪你一直盯着远处,这大洋无趣的紧,又有什么好看的?” 绛衣女子那双目此时才挪离了那海天之处,望了望这兵士,见他倒是生的浓眉大眼,一双眸子炯炯有神,心中一动便问道:“兵爷祖籍何处?你那眼睛倒是有神的很,我猜这目力定是不错。” 喜子见她不再提告状二字,心中顿时一松,cao着一口异乡之音笑道:“额家是西陕来此的,额家那里方圆百里皆是大山,从小就爱爬到那山巅巅上往远处瞧外边景致,这双眼睛自然是很不错,就是在额们这水师之中,也数的上号。” 那女子点了点头,又道:“那劳烦兵爷望望那极目之处,可瞧的清楚那处有什么动静?” 喜子闻言心下顿时不忿,心想你这是不信兵爷的话,想考额家不成,可得给你这女子露两手。他心念处,便小心踱至那峭崖边处,将长戟于石缝间一插,手便搭了个凉棚极目望去,少顷心中暗道一声原来如此,却是那海天之处望去一片模糊,似有大雾笼之。 他稍一思索随即笑道:“原来你是在这安排兵爷,这远处海雾弥漫,谁还能瞧的清楚动静。” 女子闻言,摇了摇头:“海雾之成,本有迹可循,一看天色,二探水温,自古便多始于那无风暖湿天气所凝的升腾之息,佐这洋里冰澈入骨之水相凝而生。今日是大寒节气,本是年头里最干最燥之日,这自北而来的季风也着实不小,更有这如炬之日临头。”她抬头复又瞧了瞧那大好日头,缓缓道:“尚海境史上本就极少海雾,何况是今日这条条成理皆逆的艳阳天下。” 喜子却是没读过什么书,听这女子一席讲解却是半句不懂,挠了挠脑袋道:“若那不是雾,又是什么?” 女子迎风将发一捋,低额沉思许久道:“那自然是雾,但定不是寻常海雾。” 这兵士闻了这话,脑中更是糊涂不知甚解,他也不知应再问这女子何话,悻悻然间只得又将那双眼睛瞪的许大望向远处,却是一声低呼:“那是什么?” 女子本以背身临海正自思索处,闻他惊呼,连忙将身子一转,循着他目光所向望去,却见那模糊一片的海天之下,隐约有一道黑线无端而生。 那道黑线极长极广,初始却是极细,在这兵士和女子的惊疑目光中却在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