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七章 共伐巴郡2 (第1/2页)
张松冷眼看去,只见说话之人,一张忠正的国字脸,阴沉的脸庞,不怒自威,身穿青色皂袍。 “汝是何人”? “主薄黄权”。 张松眨麻眨麻眼睛,“管帐的,焉知征兵调度之事”! “你……”。 刘璋说道:“好啦!休要多言。前几日你们不是说,仙师诓我退兵,还把司马朗杀了,担属无情无义之名。依我看早就该处死这司马朗,让他挑拨是非。而且这祥龙公还助我攻张鲁,明明就是我们错怪好人了嘛!若你们在对仙师无理,休怪吾对你们不客气”! 法正与孟达联个主薄都没混上,自然更没有说话权了。 张松把头扬得高高的,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 刘璋设宴款待张松,宴间说道:“仙师可愿在成都小住几日?以尽刘璋地主之谊”! “不必啦!这军事才是头等大事。请益州令即刻点军,共伐张鲁”。 刘璋说道:“我有骁骑将军张任,官至益州从事,可统兵六万,与仙师汇兵一处”。 张松曲指算了算,摇了摇头,心中暗想“这张任可是忠心不二的主,若我想坏他刘璋,张任不得把我宰了,就算我能说服刘璋,可是张任要是来了个先斩后奏,我岂不是死的很怨”。 张松说道:“张任可是您手上最强战将,他得坐阵于梓潼,保着成都不受战火牵联”。 “我有统兵韦康,年少早名,文韬武略无所不精,可统领大军。与仙师兵合一处”! 张松在次掐指算了算,眉头紧皱。“此时正午,午时骄阳似火,此时谈兵,乃天意不可违,您乃巴蜀之主,若您亲征,宛如正午之阳,必扫清一切阻路,诛张鲁于巴郡”。 刘璋为难道:“吾亲征?吾只是一文弱书生,焉能征杀缰场”? “此言差矣!为将者带兵打仗,为帅者决战千里。您只需坐在大营中,指挥军队攻杀足矣”! “可是……”! “这么说您是不信我了,大丈夫瞻前顾后,犹虑不决,焉能成大事!而且贫道时刻陪在您左右,必保您周身安全”! 张松说完,嘴里念动法诀,突然腾起一阵云雾,刚刚刘璋和张松还在城门附近,一下子来到了刘璋府内。 刘璋大惊。“仙师道法精绝,刘璋深感佩服”。 张松“呵呵”尖笑。“怎么样,我这手腾云功夫可以保您无恙吧”! 刘璋大喜道:“有仙师护佑,自然无恙。吾即刻点兵,与仙师汇兵一处”! 刘璋少有的果断,汇集了六万大军,雷铜、杨怀为左右统军校尉,刘巴为统帅,黄权为军师,法正、孟达为帐前议事。 六万大军出成都,直赴金牛山。 法正与孟达是少年好友,同赴刘璋帐下谋事,自然比别人亲近许多。 法正小声与孟达说道:“刘璋这个人有很大的问题!不重贤能这个可以说得通,有贤之士又不是写在脸上,皆是别人口里传的,吾与孟达兄皆不是名仕,自然不受重用。但是别人对刘璋说什么,刘璋就信什么,好像随风摇摆的墙头草。前有司马朗,现有这三寸丁张松,说不定明天又蹦出来个什么东西。难道我们终身要在这样的人手下谋事”? 孟达小声说道:“法正兄之才,别人不知,吾是知道的,刘璋这般对你,自然是委曲先生。但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吾等只有这条仕途可寻,难不成投叛臣张鲁”? 法正摇了摇头,“张鲁残暴,并不比刘璋暗弱强那去。我听说汉中祥龙公善名远播,善识人才,礼贤下士,乃当世明主。不如我们另投明主如何”?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吾愿随法正兄”! 法正沉吟片刻说道:“即然有此决定,我们就助祥龙公一助之力,献刘璋巴蜀之主之位如何”? 孟达闻言,惊讶道:“你我二人,皆不是擅杀之人,又无亲信随从,焉有成事之基?而且刘巴文武全才,黄权忠心为主,雷铜、杨怀素来骁勇!你我二人岂敢谋逆”! “兄台莫要惊慌,看吾眼色行事便可”! 法正骑着马缓缓度到张松身旁,张松骑着小毛驴,一副志得意满,悠闲自得的样子。 法正见左右没人,轻声说道:“猴腮小人!焉敢欺吾主,这汉中兵马曲指可数,却对吾主谎称五万,难道你以为我等都是瞎子吗”? 张松一惊,回头一看法正,笑了。“原来是你呀!差点吓到我,若安于刘璋帐前议事之职,就对刘璋说我骗他。若有心为吾出力,就说正经话”! 法正相貌白净,身着儒服,是一个典型的文弱书生,骑着枣红马,一派儒雅之气让人一见起敬。此时闻听张松之言,两人都是相视而笑。 法正说道:“先生不如以两军军纪严明,分营而居为由,与成都兵分左右而立,埋锅作饭时,多设灶台与炊火,每日让士兵按双倍训练量训练”。 三寸丁张松笑道:“吾与先生一见如故,不如结为至友,依在下之见如何”? 法正立即抱拳道:“吾能与先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