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3 变异咖啡豆 (第1/2页)
肖帅戈终于摆脱了打猎的差事。 离城市越近,动物也就越罕见。城市近郊的动物们在遭受无数饥民无情捕杀后,存活的数量大幅减少是无可辩驳的事实。所以哪怕是狩猎技能和效率无人能及的肖帅戈,想要通过狩猎来获得足够多的食物,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不过还好,别墅那边主动送来了一袋苔麸粉和一小袋咖啡豆。 庄园并不是被突然攻陷的,在遭受暴民攻击之前,预感到危险的庄园主哈斯勒姆就将所有的粮食都转移到了别墅。所以如今地主家还有那么一点余粮。 苔麸是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从埃塞俄比亚分裂出来后独立的国家)独有的禾本科谷物,也是埃塞俄比亚人最喜爱的食物“英吉拉”的原材料。 苔麸的谷粒比芝麻还小,所以产量极低,其亩产只有小麦的15%,每150颗苔麸的重量才相当于一颗小麦粒。 问题是,埃塞俄比亚人却偏偏视英吉拉为主食,这也是埃塞俄比亚年年饥荒的主要原因。 初到埃塞俄比亚时大家都不习惯英吉拉的酸味,但如今团队成员已经不再挑剔任何食物了,因此大家对哈斯勒姆的善意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既然食物暂不短缺,肖帅戈自然也就乐得偷一回懒。 按埃塞俄比亚的传统做法,应该将苔麸粉加入水,和成面,然后放在一个笸箩里摊开。这是为了将面发酵后蒸成薄薄的大饼(也就是英吉拉)。 但队员们并不是嗜英吉拉如命的埃塞俄比亚人,所以就没有按正常方法炮制苔麸粉,而是将苔麸粉视为面粉,准备用之煮疙瘩汤。 莫明琪自告奋勇负责和面,其他人也没闲着,纷纷去挖野菜和抓可以吃的昆虫。食物收集的差不多了,大家便像往常那样煮“杂烩汤”。 杂烩汤其实是福建一带的传统风味名菜,将鸡rou片、鸡肝片、火腿片、鱿鱼片、虾房扇、鸭掌、鸡汤放入锅中煮熟,加油、盐、味粉调味即成,其味香甜可口。 可怜团队队员们如今却是将所有知名或不知名的野菜和昆虫,一股脑扔进锅里煮。就字面意思而言,倒也无愧“杂烩”二字,但两者的味道却显然天差地别。 不过,这次煮的“杂烩汤”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 其一,张杰试探性地请庄园主人提供一点盐,结果哈斯勒姆很慷慨地提供了一大瓶盐。肖帅戈本人不缺盐分,但他担心小伙伴们会缺乏盐分,所以一路上很是重视对盐的收集工作。可惜公路附近的房屋和村庄要么早就人走楼空,要么早就被人捷足先登。这种情况其实很容易理解,暴乱是从城镇爆发然后向乡村蔓延,逃离城镇者大多优先选择公路而非野地。所以,公路两旁的民居、村庄自然更容易遭受了流民的荼毒。 所以,尽管肖帅戈做好了抢劫无辜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却一直没遇到机会。至于说一路上的流民或者暴民,一个个全都身无长物,所以连一粒盐都没抢到。 而这次有了哈斯勒姆提供的盐,“杂烩汤”总算不再像以往那么寡淡无味了。 其二,这次的杂烩汤里有面疙瘩。相对于可疑的野菜和昆虫,面疙瘩至少属于正常的食物。 其三,这次的杂烩汤里还添加了咖啡豆作为调味品——既然不知名的野菜和昆虫都能煮大杂烩,那么咖啡豆为什么不能? 所以,团队成员们品尝了一次味道比以往好得多,但又说不出古怪的杂烩汤。 之前大家采集食物时产生了一个疑惑。咖啡豆毕竟是可食用的植物,而庄园里随处可见的咖啡树上挂着很多未被采食的咖啡豆。 队员们想不明白:围困别墅的暴民为什么宁愿吃人也不采集咖啡豆吃。只有龚俊宇坚信那些暴民天性残暴丧尽天良,而其余的人基本上都倾向于猜测未成熟的咖啡豆不能吃。 然而喝过加了咖啡豆的杂烩汤后不久,大家便都明白了之前的疑惑。 陆续有人开始呕吐、有人觉得特别干渴、有人产生幻觉、有人心慌、有人抽筋,有人头晕眼花……这么多不同的症状,肖帅戈不觉得是食物中毒,况且他自己一点异样都没有。但,他又想不通是怎么一回事。 有疑问找第五。 于是第五告诉肖帅戈,这是咖啡因摄入过量出现的反应。至于说肖帅戈本人没有任何异样的感觉,那是因为他的体质与其他人有质的不同,哪怕将庄园里所有正常的咖啡豆都吃掉,肖帅戈摄入的咖啡因也不会过量。 肖帅戈敏感地注意到了“正常的咖啡豆”一词,询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