祂来之后_18 停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8 停战 (第1/2页)

    太阳升起后,除了来不及或是无法撤出的伤员发出惨叫或呻吟外,战场上大体恢复了平静。

    交战双方都保持了克制。这种情况就好像刚进行你死我活的搏杀,却没能分出胜负的猛兽,需要时间舔舐伤口并积蓄体力以便进行下一轮的搏杀。

    基地这边,很多建筑物都经历了残酷的反复争夺,甚至连办公大楼都曾被敌人突入过两次。

    有些建筑物在经过反复争夺后,如今还完整地掌握在基地这边。有些建筑物里则敌我同时共存,敌人想彻底消灭守军,而守军则希望收复失地,但暂时双方都还没有达成目的。而有的建筑物,则如同军人俱乐部一样,彻底失守了。

    可以说,如果敌人还能保持第一天的攻击强度,那么办公大楼必然会失守。然而基地这边战斗力固然已经被严重削弱,敌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估计是食铁细菌导致大量火炮在战斗中损毁吧。经验丰富的炮兵判断出:敌人最大口径的火炮只剩下一门105榴弹炮,最后一次炮击时,那门孤零零的105榴弹炮射速奇慢无比,显得有气无力。而剩下的,则是更小口径的火炮以及迫击炮。

    小口径火炮和迫击炮哪怕是轰击野战临时工事也往往力有未逮,针对军事设施,其实只能发挥象征性作用。

    基地方面的枪支在激战中损失较大,不过“十字军圣战组织”同样如此。而且除开枪械在战斗中异常的损耗外,仅论正常的弹药消耗,“十字军圣战组织”那边也撑不住了。

    二战期间美军在太平洋战场消耗弹药约330万吨,毙伤日军约110万,平均3吨弹药干掉一个日本兵。

    美军在越战中总的弹药消耗达到了1500万吨之巨,当然,美国的生产力发达,所以如此大的消耗也能发狠提供。而在越战同期,烈度较高的中东战争也在同时进行。中东战争的一大特点是时间短。而时间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阿以双方都没有足够储备的弹药将战争持续下去。

    甚至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军队在开战第一天就消耗了3000多吨弹药,而以色列则消耗了9000多吨,开战不过数日以色列便出现弹药严重不足的情况,要不是美国通过战略运输机紧急为其输送了大量炮弹,战局还真不好说。

    无独有偶,自诩为军事强国的印度在1999年的卡吉尔冲突中仅仅打出了25万发炮弹就全国告急。据印度统计部门的消息,印军进行高强度作战,仅仅4天时间过后弹药就会告急,而按照规定这一时间应当是40天。

    相对于美俄中这样家底厚实,且具备弹药生产能力的国家来说,打大仗、恶仗,尽管弹药消耗巨大,但是却能够供应得上来。

    然而“十字军圣战组织”却只是一个民间组织——尽管它的背后隐约有很多高官、财团或是军方高层支持,以至于吉布提其他国家的军事基地也秘密为之提供武器弹药——但两天恶战下来,后勤保障基地没能攻克,而弹药却已经消耗殆尽。

    大炮是弹药消耗大户。一发105榴弹大约重15千克,而一发5.88子弹大约重6克。除重机枪手外,普通士兵在一场中等规模的战役中,几乎不可能消耗15千克子弹。而进攻方对炮火的应用更多,因而弹药消耗量也更大。

    相比较而言,基地这边弹药反倒还撑得住。

    之前国内向基地运送了大量物资,连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有,自然也少不了枪支弹药——最夸张的当属67式手榴弹,按基地当时的人数来算,人均多达一百枚!

    所以,枪弹不说,反正基地这边手榴弹还是能够管够的。

    除了弹药跟不上以至于不得不停止狂风暴雨式的攻击外,天亮之后“十字军圣战组织”停止攻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战斗整整持续了48小时,当军人俱乐部被攻克后,敌人开仓放粮,以此诱惑难民充当炮灰。敌人使用人海战术的时间,也差不多持续了36小时。

    其他地方不说,仅仅只是办公大楼与军人俱乐部之间的空地上,堆积的尸体没有三千也有两千七八。

    如果说被突击步枪打死的尸体有一半还算完整,那么成为尸体后还不停遭受炮弹、手榴弹的破坏,可以说那片空地上根本就没有任何一具尸体还保持着人形。

    鲜血、泥土、内脏、脑浆、尸体碎片不分彼此地混合在一起,恐怕修罗地狱也没这么恐怖。

    除了视觉上的冲击外,还有更为可怕的“毒气”攻击。

    第一天还好。常温下尸体腐烂发臭一般需要两到三天。所以第一天地上虽然已经有很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