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完本感言 (第1/1页)
想写一点敢言,毕竟第一本在起点完整发布的完结的书,看一看字数,确实汗颜,二十余万字,也敢写做玄幻史诗,可是已经做了这样的介绍,那也不必改了,就当作一块鞭策自己的座右铭,期待将来可以写一本十分受大众喜欢的玄幻故事。 感慨非常多,略略罗嗦几句,完结的很突然,这里面有对于自己写作能力的质疑,以及架构叙事的方式不满意,也有对起点读者群的喜好不甚了解所致,更有反思己过的原因在里面。 上次余大神发了酒徒的写作建议,仔细读了,获益良多,要想依文载道,文无人看,则道不存,读者的喜好就是市场所在,说的十分中肯,十分切中我,还应该有许多初写者的心理。在此感谢余大神(生如戏唱的作者),还有酒徒大神毫不藏私的仁者胸怀,帮助我们后进之人,开一盏灯,亮一片迷茫,功德不浅。 之所以想写这篇结语感言,自然是少不了要感谢的人,来本作阅读的亲们,收藏上架的亲们,以及发了自己作品,同时指点我文中不足的作者朋友,都是一个诱因,也都是三少感谢的焦点。 好吧,罗嗦了这么多,最后,还不是最后,感谢菩提之歌,幸仁,九公子,chunliang,书友2019******,后面省略了,总之在没有再推广和发包的前提下,录得了最真实的推荐记录,并且一一做了关注,希望下一本再开的时候,大家还可以来,一起再创作。 菩提之歌是良师益友,经历经验眼界都很高,指点了许多书中的不足,而且一直稳居本书票王榜,这份情不是谢谢可以概括得了的。幸仁(封灵神女录)不断鼓励,总而言之,本书能够完结,首功不是我,希望你们一切顺利,菩提成佛,幸仁封神。 最后,说一下我的想法吧,个人对网络文学的看法和建议。这里面可能和酒徒大神略有出入,可以互补最好。若不对,不要怪罪。 网络文学和纸质文学没有根本的区别,这是从文化属性上来说,冯唐说百分之九十九的文学作品都是该被删除的,这一点上我略有这个倾向,但也有疑虑,毕竟我读网文极少,读书也不算多,我想冯唐先生的想法应该是文学的底蕴和价值在这个数据上,有用的太少了吧,个人之见。 一本网文,写五六百万字,一本网文只有五十万字,但是读完了觉得很厚重,很有收获,自然是五六十万字就好了,虽然五六百万字可以买更多的钱,其实最终的价值观和道理已经重复了很多次了,故事也都买了一遍又一遍了,似乎没有这个必要了,一个新的结构和写法,才是作者进步的阶梯,也是读者耳目一新的收获。 言之有物是文学的基础,不能脱离生活太多了,只是一篇爽文,那么就是一副毒药,兴奋过后只是空虚,这样的作品可能会乱人耳目,揠苗助长,我个人还是十分倾向于硬核这个词,年轻人更需要一点书本上的真知灼见,而不是一味的幻想和意yin,毕竟每个人的道路,都是在一步一步的脚下,一夜封神的事情,在现实里,是不存在的,这样去写作,似乎脱离了实际价值的基础土壤。 虽然书读的不很多,写的也不好,但是总喜欢罗里吧嗦说一些可能不很中听的坏话,算不算愤青却不知道,也曾有个想法,要写一个特别坏的人,当然这个坏,不是那种坏,比如韦小宝,这些将来都会有可能,也或许就没写。但是这都是对作者的挑战,把现实世界的真实背景,规律融入在作品里,把对于帮助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道理和途径,融在字里行间,这样的话,写一本书的初衷就实现了。 还是用冯唐先生的话做一个总结:“一本书要长销,而非畅销。”这样薪火相传,文化的火种不灭,则炎黄复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谢谢大家听我啰嗦。十分期待,我的新作,因为十分喜欢我写的东西,我是第一个读者,而且可以读很多遍,若有一个人,能写出这样的故事,我会是他的忠实粉丝,铁杆书虫,黄金盟主,牵马坠镫而不悔,赴汤蹈火而不辞,比如金庸先生比如古龙先生,比如陈忠实先生,比如路遥先生,比如李叔同大师,比如曹雪芹大神,比如。。。。。。 这是十年三少(这个名字起于来北京十年之时,应是2010年,不想有位唐家三少,不知你在家是不是老三。)的意yin。与诸位亲,诸位作者同乐! 2019-06-21十年三少于北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