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19章 趁火打劫,对冲 (第2/2页)
频念头,他很看好易北半导体未来的发展。 “和台电的谈判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他们已经同意先购买几台设备试用。不过,试用期大概得一到两年,想要马上拿下大订单,估计暂时没戏。” 说到这个问题,易俊收起了笑容。 不是说易北半导体的刻蚀设备不好用,而是国际上的芯片制造厂商,想法太多而已。 说到底,就是平衡两个字。 这些国际巨头,一方面不愿意受北美的控制太深,另一方面又不愿意看到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崛起。这就导致他们在诸如设备采购等方面,会给国内的半导体企业设置很多障碍。 “先别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放心吧,只要这些国际巨头们不傻,他们绝对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 不就是玩平衡嘛,胡杨能理解。作为一家跨国企业来说,供应链的多元化才是最符合自己利益的。 既然易北半导体的刻蚀设备有独到之处,那么经过一点时间,就一定能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市场份额的。 易俊点点头,陪着胡杨在办公室坐了好一会,然后又陪同对方在公司里转了转。 “易董,你们好好努力吧。我今天来是有件事请想和你通个气,我打算推荐你们上市,你觉得呢?” 胡杨特意来一趟易北半导体,当然不是为了打发时间。 他前些天就有了将易北半导体上市的想法,如果易俊不反对,他会马上cao办这件事。 “上市?能上市当然好了!不过呢,我们易北半导体成立的时间不长,企业的盈利能力暂时也达不到要求呢。 胡总,你这样说,莫非是有门路?那啥,我不是想探听你的私密,我只是想知道,你有多大的成算?” 易北半导体从一开始就不打算去北美上市,这也是胡杨在投资之前就说好的条件。 剩下就只能选择在香江或者国内上市,而易俊和他的创业团队,更希望能在国内上市。 但是国内上市的条件比较严苛,而且是狼多rou少,不知道有多少企业在排队等着呢。 因此,易俊问出这个问题,倒也不算太突兀。 “成与不成,一半一半吧。” 胡杨没有夸口,而是说了一个相对保守的估算。 “50%的成算?这就很不错了啊!胡总,你别介意,我不是质疑你,我只是觉得在国内上市很难。” 易俊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有点着急,说的话有些欠考虑,他赶紧向胡杨解释了一句。 “无妨!你既然没意见,我就是这努力一下吧。我今天来,主要就是为了此事。易董,那你继续忙,我走了。” 胡杨并不在意易俊的少许怀疑,目前在国内上市很难,这是一个现实问题,是没办法回避的。 但他有他的想法,既然魔都方面答应会尽力支持汇嘉系,那么自己提一个条件不算过分吧? 胡杨打算等下次见到方屈平的时候,就会提出来推举易北半导体上市的事情。 匆匆数日。 胡杨依然呆在了魔都。 这期间,田思纯带着小逸飞来了一趟,在魔都呆了一周的时间,然后母子两人便去了金陵。 对于胡杨经常不着家这件事,田思纯已经很适应了。知道自己的男人在忙事业,聪明的她自然不会拖后腿。 “胡总,刚才孟总打来电话,说他半个小时左右会到。” 这天上午,胡杨和往常一样,坐在国际大厦的办公室处理公务。吴馨慧敲门走了进来,告诉他孟如松马上要来。 “我知道了。吴助理,这几分文件我已经签批了,你顺便带给米琪,让她尽快下发。” 胡杨点点头,然后起身离开了座位。 这一上午他基本上坐着没动地方,刚好可以起来活动一下。 “孟总,你们和国际上的供应商谈的怎么样?” 孟如松到了国际大厦,胡杨让吴馨慧把对方直接领到了自己的小餐厅。 这会儿已经是十一点过了,胡杨让人订了餐,不多时就直接送了过来。他和孟如松边吃边聊,省得浪费时间。 不是他的时间太紧张,而是孟如松的时间太紧张。 “和欧日的部分厂商谈的还不错,不过这些家伙个个都有点趁火打劫的意思,价格方面还没有谈拢。” 如果不想放弃芯通国际这个大客户,国际上的半导体商家总能找到办法实现去北美化。 不过他们也看出来了目前芯通国际的窘境,要起价来可以是半点都不含糊。 孟如松根本就不吃这一套。 想多赚点钱,可以理解,毕竟去北美化也是要担一些风险的。但你不能狮子大开口,是吧? “接下来你怎么考虑?要是和日欧这些厂商拖得太久,会不会影响到西南制造的投产?” 胡杨不会直接插手这些具体的事务,但他的担忧肯定不是杞人忧天。 目前芯通国际的贮备还很充裕,但随着消耗的增加,供应链的问题就会变得很突出。 在芯片的制造过程中,不要说是材料,就是某些辅助设备都是经常要更换的。 更何况还在建设中的西南制造,压根经不起长时间的等待。 “不要紧,我心里有数。日欧这些企业,从来都是有便宜就占,他们才不会和你讲什么规矩呢。 而咱们在稳定供应链的同时,国产化替代的脚步一直都没有停歇,我就不信他们能忍住。” 孟如松洒然一笑,谈判的时候,他也用了不少小技巧。 目前国内大大小小的半导体相关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技术上的事情先不说,光是数量就给了国外厂商很大的压力。 说到底,只要你有了,别人才会真心实意的和你做生意。如果国内根本造不了的东西,人家绝对会卖给你一个天价。 “哈哈,这就好。所以呢,不管再苦再难,咱们的国产替代计划都要执行下去。有挑选的余地,就可以做到货比三家,没挑选的时候,别说砍价了,人家卖不卖给你还要看心情。” 胡杨有感而发,这么些年的酸甜苦辣,始终都没有动摇他掌握核心技术的决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