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3章 悲欢 (第1/2页)
春妆十里楼台倚翠微第393章悲欢“主子,有人来了。” 半塌的槅扇外,蓦地传来一道尖细的语声。 诚王的身子震了震,负在身后的手,亦随之轻颤。 好一会儿后,他方才转首,望向来人。 槅扇边正立着个年老的太监,须眉皆白,满脸皱纹,混浊的眼睛里光焰黯淡,如将熄的烛火,在这阴暗的屋中瞧来,越发昏昏。 诚王紧张的神色松泛下来,向那老监点了点头,温言道:“原来是刘大伴啊。” 这是他打小便一直信重的大太监——刘宸恩。 从京城到封地,再从封地返京,曾经的旧人已然星散,唯有刘宸恩,始终伴随左右。 而此番进宫,除几名近身服侍的小宫娥外,诚王便只带了这一个心腹随行。 这般想着,诚王的眼底便浮起了几许哀凉,旋即又转作愤怒。 依照常理,他本该将谋士郭陶也一并带进内皇城的。 毕竟,那才是他“最得力”的僚属,能随时给他出主意,让他不至于御前有失、或是犯了什么忌讳。 然则,这位郭陶郭大先生,果真是“他的”僚属么? 呵呵。 一刹儿的功夫,诚王突然有一种冲动,想要大声地、用尽全身力气地吼上一句: 我呸! 去他的谋士! 去特奶奶地忠臣! 本王草你们所有人的祖宗! 所有人! 诚王的嘴角不受控制地抽搐起来,负在身后的手亦抖个不停。 他闭上眼,用力地吸了一口气,再缓缓吐出。 寒冷湿润的空气,将他心底深处的鼓噪与愤懑荡涤一清,亦令他那将将迸发的怒火,随之熄灭。 半晌后,他方才掀开眼皮,望向眼前老仆。 此际,这个诚王府最为炙手可热的管事太监,正半仰着一张与他的主子差相仿佛的苍白的脸,说着余言。那微颤的话音有若透窗而来的雨丝,浇得诚王后脖子阵阵发寒: “主子,奴才方才远远……远远瞧着,像是陛下过来了,奴才……” 刘宸恩噎了噎,息住话声,颓然垂下了脑袋。 诚王怔望他片刻,张了张口,似是想要说些什么,然而,脱出唇角的,却唯有一声低叹。 似哂、似嘲。 远远瞧着? 能有多远? 他所在的绿玉宫,离着那试练火器之处,也不过十余步之遥,就算多拐上几个弯儿,亦是转瞬即至。 想来,刘宸恩与他这个王爷一样,一直惴惴守于宫门之外,但凡有个风吹草动,这老阉儿便跟那受了惊的兔子也似,慌里慌张地跑来报信了。 终究年纪大了啊。 诚王不无憾然地想着,当年的机灵儿,如今是再瞧不见了。 而其实,只消细细一想便能想到,有这通传的功夫,那该来的人也早该到了,又何须拖到现在还不出现? 应该是在候着人前去相迎吧。 以胜者之姿,垂望着匍匐于足底的败寇,再轻飘飘赏对方一口活气儿。 抑或,赐一杯酒、一根绫? 猜不透啊。 诚王的五官扭曲起来,面容越发灰败。 说到底,他诚王,并非成王啊。 无声地叹了口气,看着眼前老仆失去了血色的脸,诚王本就沉甸甸的心,又往下坠了几分。 他花了些力气方才咧开嘴角,咧出一个惨然的笑: “罢了,难得你还来报一声儿,快下去罢。” 刘宸恩的发丝与袍摆一同颤抖着,数息后,方才轻轻道出一句低语:“奴……奴才就守在王爷身边,哪儿……哪儿也不去。” 决然的语气,与细微的音线正相反。 诚王目注于他,良久后,低低一叹。 “罢了,由得你。” 幽微的话语,自刘宸恩的耳畔滑过。 而后,便是足音滞重,每一步都像是踏在泥地里。 再然后,他视线的余光中,便现出了半截儿鸽背灰绣金线竹纹的衣袖。 那衣袖在他身侧停了片刻,慢慢往上抬起,复于他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