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4章 风声 (第2/2页)
是为儿子以后打基础。 真算得上用心良苦! 丽莎抱歉的说道:“有点小问题!” “说说看!”乔安娜端起水杯,并没有喝,而是放在手中紧握。 丽莎晃了一下脑袋,说到:“主要是中国工厂的问题!一是V汽车那边要求在今年年底?在中国工厂生产的车型要达到现车辆的30%,明年达到50%,01年达到70%。 在这个问题上面?目前我们双方还在谈。 另一个问题,就是目前车辆定单!虽然目前中国工厂只生产两种车型,但还是供不应求的状态。这里面主要是中东市场的消化。 所以我们在和V汽车谈?能不能从本部?或者美国工产调集车辆! 目前这一点也在谈。” 乔安娜放下水杯,先是看了一下儿子斯特芬,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微笑一下,转向丽莎这一侧,说道:“你知道我们公司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和夏扬签署2002计划嘛?” 丽莎点头,但她心里并不认为两者有什么冲突。 “卡尔已经前往美国了!” 丽莎眉毛微皱。 “戴姆勒另外两个大股东也前往美国了!” 丽莎刚想问?乔安娜对着丽莎摇头,接着说道:“首先!夏扬的2002年计划你也知道?也认同?为什么没有继续跟进这个计划?反而再为那些小事情而烦恼。 是不是认为现在V汽车离不开为我们公司?” 丽莎感觉到母亲说话虽然平淡,但内容已经让她意识到自己做错了,虽然现在还不知道哪边做错了。 “妈咪?如果我们在中国工厂开放这么多车型,那我们本土工厂怎么办?还有相关技术如何保密? 至于销售上面?也是为了解决我们本土和美国两大生产工厂的饱和度。” 乔安娜有点失望女儿的表现,但同时也知道?这是人生的一次重要经历,说道:“丽莎,我们不光要看现在,也要看未来。 就算V汽车同意中国工厂你的方案?我们能得到什么?技术保密还是工艺?你要知道!没有任何技术和工艺都是永存的。 再谈到销售上面?好吧,夏扬同意你的方案,本土和美国工厂的库存率会降低?那又如何?能维持多久?你考虑过这个问题嘛?” 丽莎在思考,当乔安娜说完后?她就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了,没有远见!这四个字很好的说明了她。 然后想到戴姆勒汽车的三大股东前往美国?现在看来,怕是不止会谈克莱斯勒汽车出售了。 再想到夏扬的2002年计划?到现在没有形成合同?本想慢慢熬夏扬的,现在反而被制约了。 “妈咪,我马上去美国!” 乔安娜笑了,说道:“不要急!夏扬在美国这次会停留很久,我建议你先电话联系一下夏扬。 你要知道?中国人都比较感恩的,你现在负责公司?但我从来没有听到夏扬打电话给我谈论过这些事情。 这说明是正常的商业行为,我们两家关系,不是那么容易因为这些小事情而变成敌对关系。 还记得那个日笨汽车联盟嘛?” “记得!” 丽莎笑着说道:“我记得妈咪特意打来电话对我说?不要和他们接触,直到现在我也不是很明白。” “孩子!” 乔安娜微笑着说道:“你要想想为什么这个时候日笨汽车联盟会来德国,但至少我知道的消息?没有任何一家德国汽车公司的CEO接见了他们? 当然! 不接见?也许是他们的身份太低,但?其实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夏扬,夏扬是中国人。 你要了解一下中国的历史,和日笨的历史,你就会知道。 现在的夏扬可不是我们当初认识的夏扬了。 如果他要收购我们公司?只要卖掉他手上的原油就OK了!当然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之所以这样说只是告诉你,夏扬的资金量很雄厚,足以改变一切。” 乔安娜看着女儿丽莎有点愁眉苦脸,接着说道:“放心!这些都是你的人生经历! 快去联系夏扬吧! 去美国的时候给我代个好,另外也让斯特芬陪你一起去。” “好的,妈咪!” 乔安娜开心的点头。 对她来说?现在主要任务不是要让公司挣多少钱?也不是让宝马打败哪家汽车公司。 只要培养她的儿女才是乔安娜现在的目标。 一家家族公司?没有合适的继承人?才是乔安娜觉得最悲哀的事情。 。。。。。。 “夏先生,丽莎女士想问您这几天有没有时间?她想和您当面谈!” 夏扬乐了,什么中国工厂问题?什么销售方面的事情?这些问题在夏扬看来,本来问题就不大。 夏扬也乐得让下面人去和对方谈,不能什么事情都要他出面解决啊! 就像乔安娜说的娜样,这是正常的商业谈判。 “一个星期后吧!” “等一下!” “还是十天后吧!” 夏扬想想?这次在美国的事情开始越来越烦了,还是留下充足的时间吧。 “明白。” 夏扬想了下,还是拿起手机,打给了乔安娜,向这位宝马当家人说明一下。夏扬之所以打电话给乔安娜,是因为尊重她。 夏扬从不认为现在戴姆勒汽车公司加入进来了,就可以抛下宝马。哪怕福特也加入进来?夏扬还是不会主动解约,这不是害怕,也不是担心。 用中国人的话说? 谁还没有困难的时候?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要好! 更何况现在明知有日笨汽车联盟的出现? 夏扬也知道?要是等到2002年的到来,怕是还会有什么电子联盟的出现?都是为了遏制夏扬和他名下公司发展。 所以现在能多交一个朋友,就少一个敌人! 当然对待已经明确的敌人?那就打着赤膊干就是喽。 夏扬现在做的就是打好基础,用尽一切方法来为名下的公司做好200%的准备,就是为了防止以后出现的一系列特殊情况。 收购克莱斯勒?别说150亿美元,就是160亿?170亿?夏扬到了最后也是会收购的,哪怕明知历史的走向?夏扬也要多花钱为了未来布局。 总之!现在就是打地基的时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