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摄政_第二十一章3 论革命提点英杰 点火种以待燎原(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3 论革命提点英杰 点火种以待燎原(完) (第2/2页)

侨居在德国,这会儿他应该在慕尼黑主持《火星报》的工作。如果有时间我建议你们应该去找他聊聊,应该会有不少收获。”

    木忆山和洪正维对视了一眼,没想到载伯涵竟对这些事情如此熟悉,随后对载伯涵说道:“既然王爷这么说了,我们会尽快前去拜见。”

    这会儿载伯涵感觉肚子已经很饿了,看了看表,已经是晚上七点了,便朝三人说道:“时间不早了,我也饿了,我想你们也饿了吧?走,一起吃饭去。今晚就别走了,在这里住下。”

    木忆山连忙说道:“不用了不用了,耽误了王爷许久,又岂敢再做叨扰,学生等人这就告退。”

    “哎,别慌着走,听我的,今晚就住下。我还有东西给你们,不过我得准备一下,明天早上再给你们。”载伯涵连忙拦住三人。

    木忆山三人互相看看,想不出载伯涵要给他们什么,不过还是说道:“既然如此,学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随后载伯涵领着几人向餐厅走去。

    木忆山边走边问道:“王爷,学生一直好奇,王爷您为什么穿着一身德国军服?”

    “哦,你说这个呀,我和德皇打赌举行一场演习,我可以用两个连挡住两个团的进攻。这两天一直忙这事儿呢,在阵地上还是穿这西洋军服才不会妨碍动作。”

    三人惊呆了,虽然不懂军事,但知道几百人阻挡几千人是多么的困难。

    “放心啦,我有信心,演习就在下周三,也就是12号,到时候你们可以来看看。”载伯涵轻松地说道。

    “到时有空,学生定来观看。”

    到了餐厅,连林潮生也被请了过来。木忆山、洪正维和李飞吃得十分坦然,不时还能和载伯涵聊上几句。还一直夸菜好吃,来了德国就没吃过这么正宗的中国菜了。不明就里的林潮生就十分难受了,一直坐立不安,东西吃到嘴里都味同爵蜡。

    吃过晚饭后,载伯涵把自己一个关在了屋里,就连张寿都被他支了出去。

    载伯涵掏出电报又看了看,便划着火柴把电报烧掉了。

    “这贼老天,净给我添麻烦。不过大势不可违,谁也别想阻止中国的崛起。老天爷不帮忙我就自己动手来,我倒要让你知道人定胜天!”

    载伯涵一边抱怨着一边开始了文抄大业,也不能完全算抄,很多东西他都能倒背如流,也有自己的理解,不少内容还得根据现在的情况改改才行。

    第二天一大早,木忆山四人向载伯涵辞行,载伯涵拿出一沓手稿叫给了木忆山,这是载伯涵花了大半晚写的。

    木忆山结果手稿好奇地翻看起来。

    《康密尼党宣言》

    《中国康密尼党党纲(草稿)》

    《中国康密尼党章程(草稿)》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论十大……》

    《三个……》

    ……

    洪正维好奇地拿起最上面的《康密尼党宣言》轻声读了出来:“一个幽灵,康密尼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

    载伯涵赶紧制止了他,说道:“不要在这里读,先收好,回去慢慢看。”

    木忆山闻言慎重地把手稿收了起来,朝载伯涵道:“王爷,学生这就告辞了。”

    载伯涵点点头,目送四人离开。看着四人的背影,载伯涵思量了起来:木忆山看上去很靠谱,洪正维有些冲动,李飞相对稳重,嗯,林潮生只是个打酱油的。这个组合看着还行,不过不能吧鸡蛋都放到同一个篮子里。正所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看来回国后自己也要好好准备准备。

    另一边,木忆山等人来到了波茨坦火车站。

    木忆山犹豫了一下,便对洪正维说道:“桐华,你和海平说一说,让他先自己回柏林吧。”

    洪正维一愣,问道:“怎么了,振华?让海平自己回去,我们去哪?”

    “去慕尼黑,择日不如撞日,我们现在就去慕尼黑。既然王爷对这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这么推崇,咱们就去会会他。”木忆山沉声说道。

    “好,听你的。”洪正维又转过来问李飞,“宇翔,你去不去?不行就和海平一起回去。”

    李飞一脸不满,道:“我为什么不去,去!一起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