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章 白日里的灯笼,手提灯笼的人 (第1/2页)
贺之洲暗道不妙。 岂止不妙,非常不妙。 他面前出现一个人。 一个迎面走来,步履悠哉,浑身冷气迸发的人。 这人蒙着面,只露出了两只目光淡然,又神色冰冷的眼神。 蒙面人还打着灯笼。 那是一个橘黄色的灯笼。 灯笼大多为红色的,但蒙面人打的却是橘黄色的灯笼。 灯笼是夜间照明用的,蒙面人偏偏白天打着灯笼。 这个蒙面人是一个诡异的高手。 贺之洲正穿过一天小巷,刚走进去,蒙面人便从小巷的另一端走了进来。 小巷不宽,只能容纳一个通行,两个人就显得很拥挤,勉强能够错开身。 蒙面人偏偏在贺之洲走到一半时进来了,来意不明,却不难猜测。 蒙面人的来意正是贺之洲。 既然蒙着面,来意自然是恶意。 贺之洲很久没有感受过他人的恶意了。如今的苏州城没人敢明着与“小池巷”作对,尤其去寻军师的麻烦。 并非没有人寻军师的麻烦,只是那些人都死了。此后再也无人敢寻军师的麻烦。 苏州城里各门各派对“小池巷”畏惧不已。 对顾忌禅忌惮不已。 对军师骇然不已。 “小池巷”会灭了不服的门派,鸡犬不留。 顾忌禅会悄无声息的杀了敌人。 而军师却有许多让人生死两难的手段。 生不得,死不能。 那些暗杀军师的人,无一不是哀嚎数,最后奄奄一息,但求一死而不得,从rou体到身心,彻底消亡。 这正是军师的可怕之处。 真正令人哀嚎不已的手段,“小池巷”里除了顾忌禅,旁人并不知具体真相。 贺之洲的“指间流沙”可以将内力催发体外,打入他人体内,那一道内力便在人体内四处游走,疼痛难忍,却无论如何也不会令人痛昏过去。这道内力极为独特,除非贺之洲本人,任何人也无法逼出体外。 所以,面对蒙面人,贺之洲虽然察觉这是一个高手,即使处境不妙,他却为有过多的担忧。 苏小河既然不是昨日击杀香堂众人的人,那这个白日里就敢怀揣恶意而来的人,极有可能就是真正的凶手。 贺之洲心中认定蒙面人是凶手。 他虽然杀了不少人,却不以为是凶手,却认为一个杀了“小池巷”香堂的人是凶手。 贺之洲正欲以“指间流沙”会一会这个蒙面人。 许久没有动手,他的手指都有些痒了。 一个曾经的落地秀才,至从第一次杀了人,见了血,不但不恶心,或者畏惧,反而是跃跃欲试。 他从容不迫的继续向前走去,蒙面人也越来越近。 此时,蒙面人手里的灯笼,在这白日里,散发的橘黄色的光,竟然变浓了。 朦胧的,幽幽的,nongnong的灯光,似乎要照亮白日。 灯光是照亮黑夜的,并非照亮白日的,蒙面人提着灯笼就本诡异十足,这灯光又有一种照亮白日之感,就更加诡异莫测。 偏偏贺之洲就是这种感觉。 当橘黄色的灯光愈来愈浓,也愈来愈幽幽,愈来愈朦胧,蒙面人已经走到了贺之洲的对面。 贺之洲早已指尖凝聚一道内力,蓄势待发。 他蓄势待发,却没有发,还未及发。 蒙面人动了。 抬手,扬指。 指是双指。 ——食指和中指。 指是蒙面人的兵器。 ——他练的指功? 贺之洲迎面一道劲气扑来,蓄势待发的他不敢发。 他要退。 他退,蒙面人的双指急追。 贺之洲掠身而起,双脚撑住两侧的墙壁,俯瞰而视,同样以指点向蒙面人。 他同样以指对敌。 但他的指尖凝聚的是独有的内力,只要沾到蒙面人的身体,内力入体,蒙面人就只能任他宰割。 从未有人能够躲过他的“指尖流沙”。 他的指太轻柔,指尖的一道内力如流沙,随风飘扬,可沾到人,这人就必死无疑。 蒙面人能够躲的过去? 他没有躲。 他双指高高扬起,却有一道光。 一道无形的,却似又明亮的光。 双指怎么会有光? 有光的不是手指,而是剑。 那是剑光。 因为指是剑,光就是剑光。 江湖上能够以指作剑,以指剑杀人的人,唯有一人——“一语成谶”! 贺之洲脸色骇然,翻身纵掠,刚一落地,就看了一眼胸前被划破的衣服。 此时此刻,他真正的觉得不妙,大大的不妙。 “小池巷”与“一语成谶”一向井水不犯河水,从未敌对,“小池巷”发展势力,“一语成谶”杀人。 一个帮派。 一个杀手。 两者不可相提并论。 “小池巷”在苏州城里势大,明面的敌人已经不多,而这些敌人虽然会买凶杀人,刺杀“小池巷”的关键人物,但却不是“一语成谶”这样的杀手。 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杀手,寻常人根本请不动他。 这是一个骄傲的杀手,苏州城里“小池巷”的那些敌人还上不了台面,没有资格请动“一语成谶”刺杀“小池巷”的重要人物。 况且,别的杀手是刺杀,暗杀。 而“一语成谶”是明杀。 杀人之前,他一定会通知被杀之人,何时前来索命。 江湖人称之为“死亡令”。 他就是一个狂妄,但偏偏令人胆颤而已,又从未失手的杀手。 “一语成谶”的杀招就是指剑。 以指作剑,以剑杀人。 江湖中唯有他一人。 而令贺之洲感觉大大不妙的,正是他从未收到“一语成谶”的“死亡令”。 一个没有下发“死亡令”的“一语成谶”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