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8、鸟鸣山更幽! (第1/1页)
大周天之后是啥境界? 圆通和尚并没有达到过,《方外遗录》中没有记载。 李天然心中极其向往。 但他目前最紧要的事,是做好准备前往黄龙山。 他全部身家只有十万现金,拿去买药肯定是不够花的。 剩下来他能拿出手的,只有绘画以及书法。 但普通的书法、绘画是艺术品,对于喜欢的人而言价值千金,对于没有兴趣的人而言不过是一张纸而已。 且现实社会或者方外世界,喜欢书法、绘画的人都是极少的。 李天然在铜仁广场碰到赵雨石实属巧合,又通过赵雨石结交了圆通和尚是撞大运了。 估计整个溪中县都再难有其他人愿意为他的字画付出大价钱。 所以必须对普通的字画进行改造升级。 他的《灵犀笔法》能将浩然正气融入到绘画中,而蕴含有浩然正气的画作则有些特殊效果,是类似于方外之人制造的辅助法器般存在。 李天然前两天已经摸索过,融合在纸张里的浩然真气,会慢慢重新逸散到空中。 根本无法保存太久的时间,作品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李天然以前不太明白其中的原因,但看了圆通和尚的《方外遗录》后,猜测大概是纸张材质的问题。 据《方外遗录》中记载的传闻,世界上有许多隐秘的古老的方外之地,偶尔会有异兽从里面跑出来。 异兽不仅本身就有各种神奇的能力,它们的骨、rou、血、皮、毛,同样都有许许多多的妙用,是方外之人炼丹炼器的佳品,甚至也有些人选择驯养异兽当伙伴。 在方外世界异兽都不算多,流窜到现实世界的更少。 圆通和尚修行了几十年,仅仅见过三次异兽。 每一次遇见了,都是九死一生,但收获亦是颇多。 当年就是靠着某种异兽血配置的草药,接连打通了十二正经中的好几条经脉。 李天然对所谓的方外世界两眼一抹黑,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异兽的皮毛。 况且他若真能捕捉到异兽,就无须去黄龙山方外坊市,直接用异兽血调配草药,也有着补精益血的效果。 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他只能用普通的宣纸,用灵犀笔法画一副画,带去黄龙山碰碰运气了。 不过一幅画想画出精气神,也并非是直接画就可以的,需要在胸中积累灵感再一蹴而就。 李天然吸收完第一缕紫气,在天柱山漫无目的闲逛着。 他随身还携带了一根针。 针是用来补衣服的。 但对他而言却是一种武器。 他精神意志力得到《灵犀笔法》的强化,已经能够感知附近一百米以内的事情。 还可以cao控指甲盖大小的石子,但指甲盖大小的石子威力显然没有针来得大。 李天然走在山林,cao控着缝衣针四处飞舞。 这是他将来许去黄龙山,万一遇到了危险情况,报名逃生的关键手段。 否则他空有满肚子的真气,却没有施展真气的法子,就完全是一块诱人的肥rou了! 李天然无意中就走到了山外的落凤湖。 随着这些年旅游市场的扩大,来落凤湖玩的人日益增多。 住在落凤湖边上的人纷纷做起了生意。 李天然将缝衣针藏在头发里,走到落凤湖大坝的上。 杨树根家就在大坝的旁边,开了家饭店买了几条小木船。 这几年挣了不少钱! 但以前旅游市场没发展起来的时候,杨树根就靠在天柱山采药过生活。 有一次采药被蛇咬了,李静虚救过他的命,所以是认识李天然的。 “李道长,你下来玩啦!” 杨树根个子矮,只有一米六几,脸部皮肤黝黑,热切地笑着道。 “随便走走!”,李天然微笑道。 “我刚请人新做了几艘木船,李道长没其他事的话,可以到湖上玩下嘛!他们城里人可喜欢咧,比汽油艇还受欢迎!” “行啊,多少钱一次?” “谈啥钱啊?没有你师傅我早死了,坐一次船,哪能要你钱啊!” “呵呵!” 李天然笑了笑没有拒绝,自己坐上了一条小木船。 小木船还是使用最原始的木浆,比新型的汽油艇更耗费力气。 但是污染少,有些别样的乐趣。 蓝蓝的天空,多多白云倒影在湖里。 湖水荡漾,水天相和。 晚霞照射在湖面上,仿佛是被揉碎了一样,散发着潋滟的光茫。 李天然驾着一叶扁舟,遨游在湖面上,仿佛是在云端一般。 天色渐渐暗下来。 李天然回到岸边上,将木船绑在木桩上。 “李道长,我这刚收了一条大头鱼,炖了一锅鱼头汤,在这吃了晚饭再走嘛!” 杨树根见李天然上岸了,又从店里跑出来挽留道。 “不用了!从这里回道观,还有几里山路呢!” 李天然没打算再麻烦杨树根,临走时用通天神眼扫了下杨树根。 脑海中并没有出现其他的画面。 “还真是挺怀念那几个江汉艺术学院的人啊!” 李天然自从救了陆远行等人三次,又在金沙河边救了跳河自杀的少年,再也没有遇到过发生厄运的人了。 回到道观里。 李天然并没有着急动手。 他泛舟湖上的时候,心中积累了许多灵感,但是仍然差了点感觉。 中午。 李天然漫步在山林里。 树枝上鸟儿在高歌,蝉儿亦在不知疲倦地鸣叫。 光线从树缝里照射着李天然。 这一刻静极了。 李天然从背篓里拿出纸笔墨,胸中积累的灵感在笔尖喷发。 须臾。 整幅画一蹴而就。 山林。 太阳高照。 鸟雀、夏蝉都在奏响着自己的乐曲。 山外。 落凤湖中。 一道人影泛舟湖中,云朵倒影在水里,仿佛在天空遨游。 画卷的每一处都是动态的。 但是看着却给人一种极其宁静的感觉。 李天然又提笔写了一首诗。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李天然修炼了十几天的《浩然养气经》,游离在周围的浩然正气全部消耗完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