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章 皇帝的野望和造物主的自我救赎 (第1/2页)
离朝和端朝的争斗持续了几百年,除了两朝秘典,具体源头早就无人可知。 那时候端国和离国还只是共分现在云州之地的两个小国,后来端国抓住了天下大势,乘风而起,弱小的离国国破家亡,年幼的国君流落民间。 据离朝秘典记载,当时的国君在忠心侍卫的保护下混迹江湖,后来得到了一位名师的指点,逐渐在还未安稳的世道中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势力。 为了不与当时风头正盛的端朝硬碰硬,只好将目标定在了远没有南方富庶的北方,最终建立了离朝。 两朝的仇一直没有抹去,征伐与战争也就一直持续到了今天,以至于每一任皇帝即便没有查阅秘典,也会知道一件事:对面的,有仇,打就完了。 如今最为人熟知的理由就是两朝交接的中间,那里有一片肥沃的平原,现在两边各占一半,自然想把另一半夺过来。 可不管过去了多久,肥沃的土地上一直被鲜血和尸体所笼罩,但并没有完全属于过谁。 谢家的惨案让整座天下惊惧,朝堂上哗然一片,江湖中也是人心惶惶。 虽说武殿指挥使单人匹马住在了剑阁,但江南附近的小门派可是遭了殃,用宛州刺史的话说就是:柳松还没抓住,该敲打的还是要敲打敲打。 一个月的时间,十数个小宗门被踏破山门,接到长安城密令的宛州节度使总能以搜寻凶手的理由,在这些门派中找出‘蛛丝马迹’。 最后还是洛星河出面,这才堪堪结束了这场清洗。 但这还不够,皇帝已经开始起手,又怎么会轻易放弃。 他一边下令指挥使逼迫剑阁搜寻柳松,而朝廷的探子却没有丝毫动静,他巴不得柳松一直逃窜。 边关战事再次吃紧,武殿右将军的右骁卫全面溃败,不仅连丢了八座城,甚至连芒砀山口也拱手相让。 天下人只知离朝大军气势汹汹,直奔南方而来。 却不了解,这场规模越来越大的战争,是从青州高原开始的,也是端朝率先挑拨起来的。 直到夏末,距离谢家惨案已经过去了半年,离朝整整九十万大军驻扎在芒砀山口以及山北的平原之上。 但这并不足以让国内混乱,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端朝还有无名骑,那是不败的军队。 可在入秋的第一天,一则消息成了压垮百姓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 无名骑,败了。 …… …… “陛下!您到底要做什么!” “我想做的,老师应该很清楚才对。” “值得么?”老者将手中的棋子放回棋盒,“就为了这江湖,无名骑三百年不败的名声毁了,芒砀山口以北八座城被屠成了鬼地!” “陛下,您这是拿端朝的国运在赌!拿数十万百姓的命在赌!一旦离朝气势大成,您来得及收局么?” 皇帝冷眼看着这位从小看他长大的老师,儒家地位最高的大儒,冷笑一声: “当然值得,两位先帝近百年的准备,朕怎么可能再等下去。” “老师不用担心,无名骑并没有败,驻扎在中部的无名骑早就已经进驻青州。” “那……” “败的是身处离朝南瀚道的那三万人。” 老者张了张嘴,想要说出话又咽了回去,三万人,三万人就这么白白的丢在了黄沙之外的异国他乡。 无名骑满编不会超过十五万,紧靠剩下的十二万人,陛下哪里来的勇气如此示弱。 最终老者摇了摇头,连连叹气的走出了大殿,他知道自己这个老师的身份说不动一位皇帝。 老者离开后,皇帝沉默许久,招来了一位黑衣人。 “公告天下,离朝步步紧逼,无名骑大败,如今百万大军集结芒砀山。” 说着,皇帝递过去一道圣旨。 “这是朕的罪己诏,朕,恳请天下能人异士,江湖宗门帮忙,护我端朝安危。” …… …… 江南 李长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