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5章:血海深仇 (第2/3页)
毛蒜皮’但是又特别幸福的生活。 这一切,都因为倭寇而改变了。这一切,都因为这突如其来的灾祸而改变了。 灾难来的这般突然,让人措手不及,毫无防备,甚至没有时间跟亲人进行最后的告别。 张雍杰不要问,这倭寇,好端端的在他们那一块三分地里,幸苦劳动,过着幸福的子不好吗? 他们为何要远渡重洋,做出如此禽兽不如的事!那些助纣为虐的假倭寇更加可恨,他们竟然背弃祖宗,做出如此天理难容的事。 张雍杰觉得,如果不讨个公道,那便是纵容邪恶。如果不把这些血海深仇给找回来,那便是玷污了公平,玷污了正义,也玷污了自己作为人的份。 只不过这个公道,不在一时,不在自己一人。而在于我大明百姓,万众一心,为维护公平和正义,必将将这笔血债,跟倭寇算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当然了,我大明堂堂天朝,礼仪之邦,也不是坏人。这笔血帐,利息就不讨要了,但是这本钱,一分一厘都不能少,都必须要拿回来。 张雍杰不知大船在海面飘了多少里,也不知道飘到了那个方向。饿了两三天,倭寇终于给大家一人发了一块饼,以把命给吊着。 张雍杰用双手拿着那块倭寇下发的饼子,吃了一口。这他爹的是面饼?这能算作饼子? 狗贼!用一坨稀泥巴做成饼子的形状,就能算作饼了?这饼能吃吗? 但是周围同为俘虏的百姓,用行动回答了张雍杰。这能吃,并且他们撕咬泥饼发出的清脆的声音,倒真像是大块朵颐的分享着美味大餐。 饿了两三天,一块泥饼也成了美味了。张雍杰愤怒,这倭寇根本就没有把咱们当人看待。 但张雍杰转念一想,自己这些普通百姓,在倭寇的眼中,只能算作俘虏,他们本来没有把自己这一群人当人看待。 好,这又是一笔血海深仇。将来假如有机会,报仇雪恨,哪个要在自己面前,说什么倭寇也不容易,给倭寇好吃的,我张雍杰也要他好看! 张雍杰一边吃着泥饼,一边下了这样的决心。 大船又在海面上飘了两三个夜,终于停靠在一座小岛上面。 被俘虏的大明男儿,现在早已经被饿的晕头转向,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 张雍杰和三十多名百姓被扔下这座小岛的时候,已然是黄昏。张雍杰极目望去,附近还有若干个小岛,每个小岛都停靠有大船,倭寇正在往小岛上扔俘虏。 扔完俘虏之后,倭寇的大船统统向最远处的一座大岛驶去,不再管这些俘虏了。 绳子仍然未被解除,大家根本无法自由活动。海上的天气诡异而多变,刚刚入夜,一阵狂风暴雨袭来,向海岛洒下了大雨。 当时已然到了十月,天气早已转凉,张雍杰和一群大明男儿,又在饥饿,寒冷,风吹,雨打的环境下。在这不知在何方的海岛上,度过了艰难的一夜。 这样的子,与前一段时间安定祥和,温暖的生活相比,犹如地狱于天堂之分。次清晨,显然已经有人经受不住这样的折磨,已然撒手西去,撒手人寰了。 只听有人颤抖的声音说道:“老张,你坚持住,咱们一定能过去的。” 张雍杰抬头望去,那边出声之人正是邻居郑大叔。而邻居李大叔正在不断的摇晃着那老张。 那老张当然是宁山的邻居张大叔,张大叔本来就有病,经过这一折腾,根本无法坚持,此刻已然断气了。 张雍杰连忙拉着左右向那边靠近,靠近之时,除了一阵悲痛之心涌上心头,什么也做不了。 张雍杰沮丧道:“张大叔,你一定要住,咱们一定还能活着回到大明,回到宁山。” 郑大叔,李大叔也认出张雍杰,三人又是一阵悲痛。郑大叔沮丧道:“小李,你还年轻,你要住。郑大叔是老了,想来是无法活着离开了,将来有机会,你一定要替咱们报仇啊。” 张雍杰皱眉怒道:“郑大叔,你可别说这样的丧气话,咱们都要想办法,都要活着离开。将来我们还能在一起聚餐吃饭,下一次我一定先干三十,四十碗酒。” 郑大叔,李大叔一阵苦笑,想来半个多月前,大家还一起共度中秋佳节,席上还嬉戏打闹,故意灌张雍杰喝酒。 而眼下,如果说要用一句诗词来形容的话,那便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天亮了的时候,大雨已然停歇,海岛上终于能够看见太阳。但是在这个季节的太阳,显然是无法给人们带来温暖的。 过了半个时辰,一条小船,载着十余人倭寇匪兵来到这座小岛上。 倭寇将众人聚集在一起,而他们则站在一块稍高的地面上,一筐灰面馒头摆在倭寇脚下。 在这种况下,就连张雍杰看到那一筐馒头,都忍不住口中生津。其他大明男儿此刻更是如此,真恨不得先一口吃一个馒头再说。 但那群倭寇却暂时不发馒头,一列匪兵握着长刀,冷漠的看着眼下的俘虏,就像是看着一群草芥一样。 有个倭寇头领,站出来发话,只见他说道:“所有人都听好了,要想活命,便要记住下面我说的每一句话,本将绝不说第二次。” 又是假倭寇,张雍杰顿无语,有种的让你张大爷见一个真倭寇看看?你倭寇到底有几斤几两,敢侵犯我大明疆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张雍杰也知道,真正的倭寇肯定不可能来这种低级的事,那些真正的倭寇,此刻定然影藏在远处的那座海岛,吃香的喝辣的去了。 那名假倭寇头领从腰间摸出一张地图,说道:“你们这群人,选个领头的出来,接受服部君安排的任务,这个领头的人,每天两顿,每顿便可以吃两个馒头。” 什么?领头的人每天两顿,每顿吃两个馒头?也就是说那领头的人一天也才吃四个馒头? 瞧那馒头的大小,这四个馒头能养活一条大汉?领头的人尚且如此,那其他人呢?一顿一个馒头,一天也就两个馒头,那岂不是要饿个半死? 但接下来那假倭寇小头目说的话,让在场所有人目瞪口呆,惊掉了下巴。 只听见那假倭寇小头目说道:“其余的人,每天每顿,两人吃一个馒头。” 换句话说其余的人,每天的口粮也就一个馒头而已。有人大叫道:“每天一个馒头,够谁吃?你是安心想饿死咱们是不?” 那假倭寇小头目轻轻一笑,向边的喽啰递了一个眼神,顿时有两名喽啰站出来,将方才那名说话的汉子从俘虏中抓出来,处理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