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五章 村口集合 (第1/1页)
周三,仁一写好转专业申请准备交给杨岳林院长。 最终仁一还是决定转去中医学,毕竟有家传渊源,自己从小就接触学习中医,还有技能优势,像是过目不忘、观察入微等。学起来会轻松很多,而且爷爷仁东阳还是中医学院的客座教授,只要成绩不滑落,请假都很好请的。 中医学也是5 3学制,所以仁一这学期的首要任务是把缺的学分补足,然后继续当五年医学生,五年之后拿到硕士学位再考个本校的博士,算是学业圆满了。 “院长再见。” “去吧,不要懈怠。” “我会努力的。” 中医学院是单独校区,位置靠近岐黄山,离这里有一段距离,估计以后很少会回来了。 仁一的行李都在校外的公寓,于是直接打电话给华又迁,让他帮忙搬家。 沉浸在学习中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 转眼间到了周五晚上,仁一再次搭上了去往沙洲的飞机。 这一周的起点比上一周稍微高那么一点点,因为有一斤五花rou还寄存在张哲维那里,要赶紧要回来吃掉,不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张哲维黑掉了。 周六早晨五点四十分。 “嗨。” 李亦梅这次只带了个小行李箱,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因为梅花后援群里的真爱粉们,她知道了一些仁一的信息。 “早上好呀,这周过得好吗?” 虽然一周没见面,期间也没联系过,仁一却感觉和李亦梅熟悉了不少,主要是华又迁时不时的就在仁一耳边说起李亦梅和李亦雪的新闻和过往作品什么的,时刻提醒仁一不要忘记亲笔签名照。 “过得很好,谢谢,你呢?” 李亦梅走近,穿的是灰色高领毛衣搭短款针织开衫和黑色九分裤,外搭一件黑色呢子大衣外套,轻熟女风,显得非常优雅。 “我也过的很好。” 仁一顺手拿过李亦梅的行李箱,这次她没有再拒绝了。 李亦梅期待道:“我们过去赶得及捡漏吗?” “过去都中午了,来不及吧。” “啊?那怎么办?”李亦梅失望道。 “我们还有一斤五花rou。” “对哦,张导演呢?” 李亦梅环视了一圈,并没看到张哲维。 “不知道,等会儿就出现了吧。” 两人登船,李亦梅坐到仁一身边,说着海洋岛的特产,她这周是特地做了功课的。 “我们明天去挖海虹吧,网络上说海洋岛的海虹又大又好吃。” “可以,要去哪挖?” “啊?” 问题超纲了,李亦梅愣了几秒,迟疑道:“反正,能挖到的吧……” 仁一送给她一个赞,闭目养神。 等船到海洋岛码头,仁一喊起睡觉的李亦梅:“醒醒,走了。” “啊?哦。” 李亦梅睡的迷迷糊糊的,打了个哈欠,才回过神。 两人轻车熟路的回到红屋顶小平房,一切都和走的时候差不多,看来节目组有留守的工作人员在这里看着,真是辛苦那位了。 “我们开始做午饭吧。” 仁一把行李丢进大厅,劈了几块柴开始生火。 李亦梅正在小卧室逗弄小狗,闻言走了出来:“做什么?” “农家小炒rou,我上周就想做了,张导演呢?”仁一问院门口的李金萍。 “他还没来。”李金萍捂着脸,不想上镜。 “导演都迟到吗?不管了,我们的五花rou呢?” “张导演说等他来了才能给。” “那他什么时候来?” “不知道。” “所以是想赖掉五花rou吗?”仁一无语道。 “哇……”李亦梅好像见识到了新世界一样,同样非常无语。后怕道:“现在的综艺都是这样制作的吗?骗人综艺?” “不,不是,会给你们的,等张导演来。”李金萍有点慌乱了,这种话可不能从李亦梅的嘴里传出去,影响太大了,以后不好邀请嘉宾。 仁一明显不相信,不想多说,还是挖大白菜去吧。 “都要靠自己啊,先煮饭吧。” 李亦梅也转身去帮忙了。 半小时后,两人扒拉完朴素的白米饭和白菜汤,准备出门。 “这次带三个鱼笼吧,你来丢。”仁一对李亦梅说道,想改善生活质量还是要靠欧皇。 “好哇,GoGo。” 仁一从仓库里找出三个鱼笼,照例先检查了一下有没有破损,递给李亦梅一个,自己提着两个往海岸线方向走去。 路过海洋超市,还是大门紧闭。 仁一疑惑道:“小超市怎么没开门。” “可能倒闭了吧。”李亦梅还是对胡子老板暴躁的态度耿耿于怀。 “那可不行啊。”仁一小声嘀咕着。 李亦梅疑惑不解道:“为什么?” “这……”仁一没想到李亦梅听力这么好,随便找了个理由:“可能上新就有牛奶了吧。” 李亦梅愣了一秒,嫣然一笑,小声道:“谢谢你。” “嗯?” “这些鱼笼我们要丢在哪里呀?”李亦梅问道。 “都可以,只要是你丢的都可以。” 李亦梅小脸微红。 “滴。” “彩虹屁加一。” 嗯? 两人从那块凸起的岩石开始,沿着海岸线,每隔十几米就扔下一个鱼笼,绑紧。 不远处,一位头戴红色针织帽的老渔民又提着鱼笼出现了,一看凸起的岩石那里还没有绑绳子,心中暗喜,笑眯眯道:“又是你们这两小娃子叻!” 仁一还记得这位老渔民,笑着招呼道:“老伯下午好,又见面了。” “嘻嘻。”李亦梅也想起来了:“老伯好。” “你们上周抓了什么吗?”老渔民好奇道,是什么让他们放弃了这块凸起的岩石呢? “两只小螃蟹。”仁一摊开手掌比划了一下大小。 “啊?”老渔民难以置信。 仁一趁机问道:“老伯,您知道我们要去哪里挖海虹吗?” “海虹?”老渔民一时没反应过来:“哦,你是说青口啊。那可要很早起来。” 李亦梅积极道:“要几点起来?” “大概六点吧。” 仁一习惯了六点起床:“那也还好,我们要怎么去挖呢?” “要坐船去一块海礁那,得跟着村里的妇女们去,你们想去的话,明天早上六点在村口集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