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章 母与子 (第1/2页)
姜盘一路慢步而行,回到自己住的小区,刚进大门,迎头遇见mama二中的同事孙冲副校长。这位孙副校长五十岁不到,人长的斯文精神,学校里风评也不错。 “小盘,是在外公家吃得晚饭吧。打铁学得怎么样?开学就升高中了,到时候不要和学习有冲突!”两个人打了个照面,彼此都停下脚步,孙冲笑着先打招呼 “孙校长好!”姜盘先问了声好,“跟外公学打铁算是告一段落了,不会耽误高中三年学习的。孙校长,您这是刚送我mama回家?” 姜盘说这些话的时候神色如常,语调也没有丝毫异样,倒是孙冲听后忽然变得有些扭捏:“喔,是啊,刚……刚送薛老师回来。”或许是心虚,觉得有必要再解释点什么,又继续说:“我一个人嫌做饭麻烦,在学校食堂恰好碰到薛老师,就顺路送她回来,顺路的……” “孙校长,这个你不用跟我解释。你能送mama回来,我很开心的,真的!……我觉得这样挺好!”姜盘以一种比平时稍慢的语速回应着孙冲。 孙冲两年前和妻子离异,有一个女儿在金陵读大学,通过学校同事牵线搭桥,年初开始追求薛雪。一个离异,一个未婚独自抚养儿子,都有追求幸福、再组家庭的权利,许多同事都乐观其成。 姜盘知道这件事,关键是他也不反对。 少年夫妻老来伴,mama带着自己一个人过了这么多年,够辛苦的了,是该找个伴。至于未来的继父怎么对自己,姜盘并不担心,只要他对mama好,mama也喜欢对方,就足够了,更何况,他对孙冲原本就印象不恶。 从平常的观察以及对mama的称呼还是“薛老师”来看,大半年下来,孙校长的求爱之旅似乎进行得不太顺利,刚才的那番话,姜盘说得非常真诚,隐含着鼓励的意思。 真诚且直接的语言,往往都蕴含着强大的力量。 似乎是内心不够强大,又或是脸皮不够厚实,平时还没有说开的事被姜盘直接挑破,一时间孙冲反倒显得颇为局促:“啊,这样啊?!那个……是挺好的嚯!”下意识地抬头看看天色,“你看,时间也不早了,我就先回了……”说完对姜盘落出个尴尴尬尬的笑容,转身朝小区外走去。 这就是所谓的“落荒而逃”了,望着孙冲急冲冲离去的身影,姜盘在心底无恶意地调侃一句。这是个小插曲,让他原本郁闷的心情好了些。 姜盘家在小区的最里边,15栋1单元301室,两室一厅一厨一卫,装修一般还过得去。姜盘回来后,和mama薛雪打过招呼,倒了一杯凉白开,仰起脖子喝了一大口,然后在客厅的组合式布艺沙发单人位坐下。 电视被mama调到央视二台财经频道,正在播放的是一档对话节目。薛雪则坐在沙发的正位上,脸上已经敷上面膜,为方便起见,平时披散着的一头乌亮秀发此刻在脑后挽扎成髻。 姜盘心中纳闷,mama平时不太爱看电视,今天怎么突然心血来潮,看得这么专注?不禁留意起电视节目来。 节目中,主持人和一位看上去很牛逼的民营企业老总一问一答,听得出来,民企老总是在畅谈灵气时代所属企业的产业布局。 怪不得,是说灵气的,可是mama什么时候变得关心起灵气来了?姜盘仍旧不解。 自从世界上首列新生种在华夏公开出现,至今不过短短十年不到的时间,因为困难度,民间修炼的热情已然锐减,但老百姓对灵气相关事件的关注度却从未减弱。 很多话题,比如灵气和新生种之间的关联、新生种的特殊能力以及特殊地位、新生种算不算一种战略资源、新生种的国际竞争、灵气能否产业化等等,只要一经提出,稍作发酵,便能引发历久不衰的全球性讨论。 但薛雪对诸如此类话题的兴趣一直付之阙如,她生活中的重点是姜盘和教学,今晚的电视节目突然看得津津有味,也难怪姜盘心生疑窦。 母子俩继续看节目,这时电视上的那位长相不俗的民企老总,已经把话题转移到灵气利用和现代科技的相关性上来。 那位民企老总认为,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在灵气产业化方面争相投入巨额研发资金,但令人遗憾的是,努力数年,结果全军覆没,所有的国家和大公司都未取得任何进展,他自己的公司也不例外。 灵气和现代科技之间,似乎有一层看不见却坚不可摧的隔绝膜,使得任何科技手段都无从入手。 要想灵气产业化,唯一可行的方法,他觉得人们或许该转换思路了,从新生种入手,让具有科研背景的新生种来主导研究,然而问题是,纯粹的新生种在每个国家已属稀有人才资源,更别说是具有科研背景的新生种了。 他表示自己所属的企业,会在这个方向上加大投资力度,因为只要灵气潮汐持续下去,新生种和灵气产业化,必定是未来大国竞争的制高点…… 姜盘上小学时,衢城曾经流行过冥想修炼培顺班,许多原来上补习班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