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章:荆州狩猎一 (第1/2页)
算上张侍麾下的十万人马,再除去木亘杨宇带走的一万人,如今苏阳麾下可供调度的士卒共计八十八万有余。 先前攻打阳平关,暗秦镇共投入了两万虎卒,一仗下来,也是阵亡了十分之一多。没办法啊,黄巾士卒的威胁是在太大,阵亡的这两千多人大多数都是死在黄巾力士的手上。 相比于其他各方势力,阵亡谱上那醒目的六位数,暗秦镇的这个伤亡已经算是很少很少了,甚至可以瞬忽略不计。 打仗哪里会不死人,但犹是如此,苏阳这心里也是有些难受。 哦对了,裴元绍被苏阳留在了阳平关,让张任代为看管,待到这黄巾之乱结束后,苏阳也能顺带着回收一个活蹦乱跳的裴元绍。 从阳平关出发后,苏阳的出关之路便是再无坚关所拦。但苏阳并没有傻乎乎的就往黄巾主力那边瞎撞。 俗话说得好,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现在这张角起义才没多久,正是黄巾军士气顶峰的时候,现在苏阳若是跟黄巾精锐势力去硬碰硬,保管会磕掉一嘴牙,满身血。 这朝廷都没反应过来呢,朱儁都还没兵败,黄埔嵩的都还没去救援,苏阳急啥子。 现在暗秦镇的战略就是,蹭边打秋风,黄巾主力在东,那暗秦镇就往西走。照用一位伟人的名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现在的暗秦镇就就打游击战,专吃黄巾军的小股势力,最好再来个战略大转移,等到黄巾军打的差不多了,黄埔嵩,朱儁一众大佬都集合到一起了,到那时暗秦镇再闪耀登场。 再说了,苏阳也不是无头苍蝇,这计划早就烂在肚子里了。 黄巾前期,有三个地界绝对不能去,冀州,南阳和颖川。前者乃是黄巾军的大本营,遍地黄巾丝毫不为过,后面两个更是集结了无数黄巾力士,别说暗秦镇了,那就是大汉北军去了,估计也得交代在那里。 其实这样一算的话,苏阳的活动范围也是很小,基本上靠近司隶地区的那就是禁区,谁去谁死。 还是安心的猥琐发育一波,来个战略大转移吧。 苏阳的计划很简单,那就是出了益州之后,横穿荆州至扬州,在北上豫州,等到了豫州,那估计离黄埔嵩放火也没远了,待那时苏阳再杀个回马枪到颖川,时间刚刚好。 与汉中接壤的荆州地界,便只有南阳,南郡二郡,前者不用想,靠近司隶,禁地去不得,所以苏阳只能取道南郡,再至江夏。最后到达的扬州的庐江郡。 而事实上,苏阳已经这么干了,在行军了数天后,苏阳也是终于出了益州,到了荆州的南郡。 如果是三国里,问你哪个州最繁华,那可能各有各有的说法。但如果问你,大汉十三州哪个位置最要命,那无疑是荆州了。 首先,荆襄九郡(七郡)战略地位是非常的重要。 西接巴蜀,东连吴会,北接中原,南连南越,四通八达。一旦占据荆州,沿江而下可以进取江东,顺江而上可以取川蜀,领兵北上可以北伐中原,妥妥的兵家用武之地。 其次,荆州水道纵横,位于汉江,长江,洞庭湖,湘江等交汇处。土壤肥沃,农业条件非常好的地区,加上东汉末年,北方大量流民南下,大力开发荆襄九郡,农业经济发达,军粮补充便利。 若是在太平年间,不用说,这荆州绝对称得上是人间天堂,可一旦身处乱世,那这原本的荆州的绝佳地理位置,那就真的成了催命毒药了。 而三国时期,这魏蜀吴三国,就为了这荆州之地交了不少手。 赤壁之战,曹cao率军南下,荆襄各郡,望风而降,不过孙刘联盟在赤壁击退曹军,曹cao的统一大业戛然而止,以至于十数年才恢复元气,从而也导致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夷陵之战,痛失荆州和关羽的刘皇叔不甘心荆州被孙权独占,双方在荆州地区爆发战争,最终刘皇叔兵败,曹魏与孙权平分了荆州,皇叔彻底被压制在蜀地,彻底的翻不了身了。 由此可见,这荆州是多么的要人命。 此番这黄巾起义,这荆州也是遭到了黄巾军的窥视,只不过比起其他地方来,荆州的处境已然算是好了不少,这也是苏阳之所以敢取道荆州的底气。 …… 灵哥也不知道是遭了多大的孽,自打走到这荆州南郡之后,一路上苏阳见到了无数被烧毁的村镇。那城市就更不用说了,十个里面有七个都是飘着黄巾军的旗帜。 黄巾军越猛,那就越表示这灵哥当政时,这百姓有多苦。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但凡这百姓能活下去,谁会冒着杀头的罪去造反。 百姓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只要是能吃饱,饿不死。那就是再大的苦,百姓都吃的下,可若是你连百姓这么多小小的要求都达不到。 那亡国只能说你活该了,灵哥啊灵哥,你让我说你什么才好。 这荆州都尚且如此了,真不知道其他州郡,如那青州,冀州又是一番怎样的人间惨剧。 城市是进不去了,一旦苏阳攻城了,那这四周的黄巾部队就会如同恶狼问道了腥味似的,一股脑的朝苏阳涌来。 是,苏阳是想赚取积分,但没说要把自己给搭进去啊,真要是孤立无援,拼光家底了,那苏阳要再多的积分又有啥子用。 所以说,还是打野好! 八十八万人,战线实在是拉的太长了,苏阳干脆化整为零,一分为九,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