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廿五话:遇仙人山中烂柯 (第2/2页)
还有,如果石室山里真是神仙洞府的话,王质一届凡人,不和仙家沾亲带故,凭啥让他来仙家洞府做客? 碰上脾气好的仙家,上去给他几板砖,拍晕了扔出洞口拉倒;碰上脾气不好的,正好留下王质一起吃晚餐……对,他王质就是晚餐! 就算是亲戚互相串门子,也没空手上门的,而且上门拜访,总得在门口等亲戚来接吧? 王质直接闯到人家下棋的地方,这是起居室,不是会客室,没扣一顶图谋不轨擅闯私宅的帽子,就算便宜他了。 “嗯,听你这样说,确实像一对儿蜃精,所以那里根本不是什么仙境,只是一群蜃精的藏身之处,但蜃精是怎么骗过王质,让他产生世上已过几十年的错觉呢?” “切,我还以为你能想到呢!如果你是王质,你会怎样向别人描述自己遇见仙人的经历?” “我向北行二十里进山打柴,看见一个山洞,便把柴火扔在洞口,进洞走了三里,里面是一处山谷,我遇到了神仙,然后从山洞出来,看见门口的柴火已朽烂,我再向南行二十里,回到我的村子,村子大变样,村里人也不认识我了。” 说道这里,我脑海中灵光一闪,想起刚才小六子在介绍九洞窟幻境原理时,提到的伪装入口的方法,“所以问题出在山洞上?” “回答正确!” 烂柯山这个故事,樵夫王质唯一留下的路标,就是他扔在门口的柴火。 王质仅凭朽烂的柴火,认定他出来的洞口与之前进去的是同一个洞口,这点很容易被蜃精做文章。 只要在其它洞口做一个朽烂的柴火与斧子的幻影,就足以将其迷惑。 所以,王质进去的洞口可能在东南方,出来的洞口却在西南,这样出洞口继续往南走二十里的结果,就到了离他家五六十里开外的一个陌生村子,自然村里就没人见过他。 要是这样,所有的疑点都可解释,王质根本没有仙境半日游,只不过在山中耽误了半日,自然也没有延长寿命和阎王勾魂之类的问题与矛盾。 小六子慨叹道,王质只是一个普通百姓,从事的又是樵夫这种高危行业,他进山不归,家里人最多认为他被野兽伤了,哭过几场也就作罢,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王质居然在几十里外的村子,过起遇仙穿越的生活。 王质只是个误闯蜃精洞府,却以为遇着仙人的倒霉蛋儿,而他为自己鲁莽寻仙行为付出的代价,就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与家人永隔。 这实际上是一个“好奇心害死猫”的悲催故事,然而依然有人追其足迹进山访仙,正所谓,王质无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不过,六子,这样又有一个新问题,既然王质误打误撞送上门,蜃精们为何不干脆就此吸了他的精气?” “可能当时那些蜃精并不饿。” “切,我咋这么不信呢。” 小六子解释道,蜃精们急于打发走王质,主要原因是从王质嘴里获知的情报太少,只问出他是个樵夫,柴火扔在洞口,可他是不是一个人出来的,蜃精们就不知道了。 万一同伴们看见王质丢下的柴火,跟进山洞来寻找,蜃精们就得编造更大的谎言来欺骗这一大帮人,一旦里面有头脑灵光不上当的就麻烦大了。 蜃精们想吸食猎物精气,完全可以布置幻境挑好对付的人从容下手,这个径直闯入的王质,怎么看都是个不可预料的因素,干脆赶走拉倒。 “那这些蜃精为何不在王质闯入山洞之前,释放幻境拦住他?或者在山洞中将其迷惑住也行啊?这样太大意了吧?” “老虎还有打盹儿的时候不是,也许王质的闯入,只是个小概率事件。” 小六子解释道,无论是仙家还是妖怪,只要有地盘儿的,肯定就有站岗放哨儿的,估计是王质上山那天,站岗的疏忽大意,溜号儿到哪个地方耍子去了,竟然让王质径直闯入大本营,待洞中的两个蜃精发现情况时,已来不及释放幻境,无奈之下,只得自己幻化成老头儿的模样骗走王质,唱了一出惊心动魄的空城计。 “站岗的蜃精溜号儿?嘿嘿,好像六子你在现场看见了似的。还有哇,那俩蜃精当时为何不多一句嘴,问问王质是否一个人来的?如果是,直接搞定他拉倒呗?” “哎呀,搭档你问题可真多。” 其实蜃精们放他走,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一旦王质版的“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的故事流传开来,那么进山讨生活的人们,会下意识躲着这里。 常走山的人不来打扰这样就能减少蜃精不少麻烦,而那些想来找寻山洞的,都是些做梦白手成仙的傻瓜,一个个好骗得很,纯粹是送上门儿的点心。 你看蜃精这广告打的,一石二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