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民国_第五十三节 秣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三节 秣陵 (第1/2页)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大哥,前面就是南京了吧?洪武帝的陵寝,应该还在吧?我们好不容易回来一次,这次应该好好拜祭一下洪武帝吧?”

    朱林骑在马上,侧着头向朱崇祯问道。

    朱崇祯摇摇头,“洪武帝的陵寝空置了这几百年,恐怕这时正热闹的厉害。我们自然要去,却是不能和这些人一起去。”

    一旁载泓听到这番对答,不自禁的乐了,“没想到你们朱氏子孙,连拜祭一下祖宗的陵寝,都要这么小心翼翼!难不成是顾虑我们在吗?”

    朱崇祯苦笑一下,却不再接话,打马上前,那南京城,已经就在眼前了。

    走到近前才发现,这南京城门下,挤挤挨挨的已经排了很长的队,隐隐的还有哭声传来。有些人排到了城门口,不知怎的,没过几个呼吸,就听见城门口几声长长的尖叫,几个人四散奔开,疯了似的逃去。紧随其后,闪出几个兵丁的身影,有几个端枪上膛,冲着天下就“砰”的一枪,大喝道:“再跑,就要你们的命!”

    那几个人跑到半途,就被枪声吓住,一会儿就乖乖的走了回来。那兵丁们骂骂咧咧的说道:“跑什么跑?不就是要剪个辫子吗?当奴隶当惯了是不是?要你当人还不会当了!赶紧过去剪了,后面还老多人等着呢!”

    朱崇祯一行人见到这等情状,互相看了看,打马上前,来到城门口的文告区,纵目看去,却见上面的赫然贴着一张剪辩令,令上赫然写着“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尊者以违法【论!”

    方信孺见到这等文告,嘿嘿一笑,冲着旁边的白发德豪说道:“这文告,还真有点当年睿亲王多尔衮剃发令的意思!”

    德豪长叹一声,“天道循环,真是报应不爽!”

    几人也不排队,驱马直闯到城门口,却见王文庆早已在那里等候。有王文庆相引,一路无话,一行人不一会儿便进了城,这一路上煞是有趣,不时看到一队士兵跟在一个穿着皮袍子的人身后,有时还碰的上两队兵丁相互火拼,互相指着对方的鼻子在那里用广州话叫骂……林林总总,难以描述。不过这一路走来看去,南京城果然无比繁华,尤其是两楼——酒楼与青楼,门口竟然有许多靠着墙根排队等着进去的兵丁。

    这南京城的种种乱象,王文庆显然已经习以为常了。但这一路上,他见朱崇祯的脸色越来越差,心中知道不好,便迅速挑了一间酒楼,上二楼寻了靠窗的一处雅座,众人团团落座。

    甫一落定,方信孺便笑着向王文庆说道:“王兄,这南京城如今重做都城,真是好生热闹!这一路上我听过来,至少有着十几种的方言,看来这南京城,如今真真算是群英荟萃,风云际会了!”

    一边的载泓却轻笑道:“六朝繁华如梦,不知道这一场梦,又能迷人到几时呢?”

    朱崇祯却无这等玩笑之心,端起茶盏饮了一杯,沉吟了一会儿,却对王文庆问道:“马雷如今在何处?”

    “去了海军那里,如今海军人心不定,各方都在拉拢。萨镇冰有些弹压不住,云堂恐怕海军牵涉到变乱当中,失了根本,就亲自去了!”

    “他不在,南京城你就弹压不住了吗?”朱崇祯冷冷问道,一股怒气随着声音,慢慢荡漾开来,压的王文庆头上满满的都是汗水。

    “公子,我……”王文庆张张口,想要说些什么,还不及说出,就又被朱崇祯打断。

    “孙文建府我不管,我只问你,如何这南京城如此混乱?”朱崇祯越说越怒,一掌狠狠击在案上,“沿路我听闻,王金发占了绍兴居然称了大王!我只问你,光复会规矩何在,你们当这是在唱戏吗?!”

    “对对对,我说怎么觉得少些什么东西呢?”二楼中间一处桌上忽然有人接道:“有酒无歌酒不欢!酒家,酒家,你们这里有没有唱曲儿的?早听说秦淮风月甲天下,如今我们千里迢迢来这里卖命,总要听一次才不白来!”

    酒楼伙计麻利的一声喊,不一会儿自楼下窈窕的走上来一个歌姬,怀中抱着琵琶,冲着楼上众人施了一圈礼,便撩拨琴弦,在那里唱了起来。随着这个歌姬的歌声缥缈,楼中逐渐清静了下来。

    一曲歌罢,不过数息间的功夫。那一桌点曲的,像是某地来的富商,穿的绫罗绸缎,富丽的很。为首的一个,长的有些粗豪,听完一曲,拍着桌子就大声赞好。

    歌姬听到赞声,便起身冲着那桌低身一福,旁边有伶俐的小厮,便一路过去收钱。谁料想正是这时,那粗豪的汉子忽然站起身来,一把推开小厮,走到那两个歌姬前面,低头看了几眼,哈哈的笑起来:“这南京城的歌娘,果然不一样。白,而且滑!我说,你们也别卖唱了,随我李三刀回去吧!以后荣华富贵,少不了你们的!”

    这情景,想来那歌姬已经见的惯了,也不急也不恼,站起来对李一刀轻轻一福,轻轻说道:“李爷看的起奴家,本是奴家的福气,可奴家家中还有老父老母需要奉养,几个幼弟也还未长大,奴家实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