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三章 国师 (第1/2页)
“师傅,您回来了!” 见昙无箴回来,小沙弥急忙迎了上去,低声问好。不过,让众人诧异的是,对于眼前的一切昙无箴好似视若无睹。 回到寺庙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关在禅堂内写信,并让人持自己的名帖,按照书信上的地址送达。就在小沙弥即将离去的时候,昙无箴再次喊住了他。 “等等!” 小沙弥诧异的止步,不知昙无箴有什么吩咐。 昙无箴好似也非常犹豫,纠结了好大一会儿,他这才起身走到书案近前。 和刚才的行云流水不同,这次他落笔很慢,仿佛每一个字都要思虑许久,也不知过了多久,就在小沙弥等待的有些不耐烦时,昙无箴这才满脸郑重的将书信叠好,贴在小沙弥耳边小声的说了一个名字,只惊的小沙弥忍不住嘴巴微张。。。 “这!” “师傅。。。” 见小沙弥迟疑,昙无箴不由重重的甩袖,扭头说道:“休要多言!” “让你去你就去!” 。。。 同一日! 三省六部,御史台等官员,都收到了昙无箴的书信,不少人更是被从睡梦中惊醒。 “昙无箴大师的信函?” “给老爷放在书房,老爷一会就到!” “诺!” “昙无箴大师的亲笔信?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竟然深夜投书?” “奇怪!” “真是奇怪!” 一个个人满腹心事的打开信函,随即一个个脸色大变。 朝中来了一位叫做太阴的道人,依仗神通迷惑陛下,驱逐僧人,再这样下去,那还了得? 上书! 上书! 一定要上书! 如果陛下还改弦易辙,说不得大家要血溅当场。。。 想到这里,不少人直接将自己锁在书房,点燃蜡烛笔走龙蛇起来。 内容虽然各不相同,但是意思却是出奇的一致,那就是清君侧一定不能让道教妖人进入朝堂。 不论是李靖,还是代宗皇帝都小看了昙无箴,或者说,他们都小看了佛教的影响力。佛教从汉朝时传入,一直以来都是经久不衰,又有玄奘取经,武后亲信,势力早就空前。甚至某种程度上可以左右朝堂局势。虽然玄宗皇帝上位后,利用道教对佛教进行了打压,分化,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又经过肃宗,代宗皇帝这些年的休养生息,早就恢复了元气,也正是因为如此,等第二日上朝的时候,代宗皇帝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大臣分列两班,在丞相上柱国大将军带领下三跪九叩。 等众人行礼结束后,代宗皇帝这才趁机点头,旁边的黄门高喊平身。 这些礼仪虽然有些繁琐,但是,却日不可少。这也是皇家巩固王权的一种手段。 大家都平等了,谁还惧怕皇帝? 等所有人都行礼之后,代宗皇帝这才开始早朝。一个个朝臣走出朝班,向代宗汇报。 “启禀陛下,北方匈奴频繁异动,边疆吃紧,还请陛下早日出兵。” 听到朝臣的汇报,众人不由的哗然,不过也有人习以为常。大唐边境这些年一直不是太安静,特别是到了秋冬。草木发黄之时,匈奴肯定会频频制造摩擦,甚至是南侵。 对于匈奴之事,代宗皇帝也早有耳闻,所以并不是太惊讶。 “准奏!” “具体事宜,由汾阳王安排!” “诺!” 汾阳郡王郭子仪急忙走出朝班,低声应诺。 “还有其他事情么?” 见匈奴之事告一段落,代宗皇帝这才问道、 “启禀陛下!” “冀州大旱,有的地方更是颗粒无收,百万百姓流离失所,不少人更是越过州郡,向都城聚集。在这样下去,势必要发生动乱!” 听到大臣的汇报,代宗皇帝脸皮不由的就是一紧,又发生饥荒了?好像自从安史之乱后,大唐的日子越来越难了! 不是水灾,就是旱灾,几乎没有一年是消停的。在这样下去,大唐国祚恐怕真的要到头了! 想到这里,代宗皇帝心中有着说不出的难受,眼神中更有着说不出的伤感。 “传朕的旨意,命沿途官员开放粮仓!” “一定不能造成饿殍遍地,官逼民反的惨事!“ ”唯!“ 听到皇帝的旨意,那个官员急忙点头,不过也有人满腹心事的样子。连年灾害,征战,大唐粮仓早就耗费殆尽,就算皇帝下令,州郡官员又能如何? 又过了一会。等所有人都上奏结束,确定没有任何疏漏之后,代宗皇帝这才轻轻的咳嗽几声,等所有人的视线,都聚集在他身上之后,他这才轻轻点头。 得到示意的黄门,急忙上前,用清越的嗓音读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终南山修士太阴真人,素有神通,于治国有大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