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八章 回洞天前的琐事(十一) (第2/2页)
了一句,初香躬身与楚瞳行了一礼,出言说到, “谢过师叔祖。” “青谷洞天如今内忧外患,芷祎能够相信的人不多。你既是芷祎的弟子,代其分忧也是理所应当。 不过你既然都已经这么说了,那我这个当长辈的也不能让你白道声谢。今后,便让执秀与你一同跟着芷祎处理御魂阁的事吧。” 兰芷祎的心思,初香明白。楚瞳也同样明白。 前者出言让初香与楚瞳道谢,只是不想让众人把心思继续放在海棠与楚皓仙,以及青禾之间的恩怨上。 但是兰芷祎与初香都不知道,正是因为有了这一个接着一个的小插曲,才会让楚瞳早就做好的安排,在这间屋子里说的如此顺理成章。 正如青松心里所想的那样。 如果没有拔山对青仙谷一众妖精的嘲讽,恐怕连青松也不会同意楚皓仙与青禾执掌摘星阁。 所以…… “老子他娘的又被这小子给算计了。” 心中如此骂了一句,拔山此刻不由暗怪自己实在嘴欠。 只是尽管如此,拔山也不得不承认,姓楚的这个小子还真是可怕的很。而最可怕的,是这小子可怕的地方竟然不是他那可战仙境的金丹修为。这一点,真的是让人感到太疯狂了。 “多谢师叔祖。” 声音立马变得兴奋无比,初香再次开口如此说到。 原本在听到楚瞳令楚皓仙执掌摘星阁后,初香还真是有些担心自己日后不能与执秀经常见面。却没想到此刻楚瞳竟会如此安排。一时之间,初香也是兴奋不已。 看来不管是人妖精兽,还是神仙凡魔。一旦遇到情爱之事,便很难做到淡然处之。 “好了。别再谢了。我这么安排自有我的道理。倒也并非是为了成全你才这般决定。” 见状不由苦笑,楚瞳如此说到。接着微微一顿,楚瞳继续说到, “太魂九阁,如今只有御魂阁尚还没有弟子。你与芷祎要尽快将御魂阁的羽翼丰满起来。” “原本我与芷祎是打算在洞天里挑选一些精族强者加入其中。 可现在洞天里出现了藤年这么一个变故,便也使得这条路又平添了许多的不确定。 加上藤年隐藏在洞天之中,始终是个隐患。芷祎此次返回洞天之后,必然要为此煞费心神。 所以将执秀留在你的身边,也是为了减轻芷祎的压力。” “师叔说的不错。 这一次回到洞天,本座是一定要将这个藤年的真身给揪出来的。 御魂阁的事,怕还真是无暇兼顾。” 闻言点了点头,兰芷祎先是眼露精光的如此道了一句。接着与初香继续说到, “这小竹子看上去很是机灵。有他帮你,为师也就放心了。” 顿了一下,兰芷祎又是转眼看向执秀,出言笑道, “至于本座答应你的事,也自然不会食言。 此次返回洞天之后,你便在本座收徒的当天,与香儿完婚吧。” “多谢前辈成全。” 嘴角微扬,脸挂淡笑。执秀上前与兰芷祎行礼拜谢,如此说到。之后转眼看向初香,却是将其看得满面通红,不敢抬首。 见状,楚瞳与兰芷祎同是一笑。前者开口说到, “双喜临门,如此最好。 既然这样,那成儿与规儿这一次,便与我一同前去洞天参加你兰师姐的收徒大典,以及你们这个新师侄的新婚之礼吧。” “是,师父。” 同时抬手抱拳,墨成与守规高声领命。 楚瞳点头,继续与李家姐弟出言说到, “等到成儿与规儿从洞天归来,便也是时候前往太魂宫了。 之后,成规居的一应事务就要交给你们姐弟了。 这一次,就当是提前让你们适应一下。” “嗯……弟子明白。” 守规身旁,李君昊拱手抱拳,点头如此应了一声。 而李君瑶这一次也是十分反常的没说太多。同样只是拱手道了一声, “知道了,师祖。” “嗯。那青仙谷的诸位,可有什么打算? 不管怎么说,青谷洞天也算是青谷精族心目中的圣地。如此机会,不去走上一遭岂不可惜?” 对于李君瑶的反常,不明所以的墨成自然意外。不过眼下还不是追问这些的时候,墨成便也再一次的忍了下来。 至于楚瞳,却是清楚的知道李君瑶为何如此。只是没有放在心上罢了。 “宫主说的是。青谷精族一向视洞天为圣地。我等既然有幸前往,自然不愿错过。 可我等初入太魂,尚未对宫门有所贡献。又怎好随性而为? 何况如今敌暗我明,刺探敌情实乃刻不容缓。 所以老夫认为,我等还是尽快赶赴九洲各地,为宫门打探消息的好。 至于兰少主的收徒大典,怕也只能在此提前道上一声,恭喜了。” 听完楚瞳所言,青松恭声开口,如此说到。 不管怎么说,海棠与楚皓仙以及青禾初香,都已结下了不小的梁子。继续同行,怕是会令双方都不愉快。 所以青松思前想后,还是决定拒绝楚瞳的建议。 尽管他清楚的知道,其他兄弟姐妹也一定很想去青谷洞天。 “前辈此言差矣。正因如今敌暗我明,刺探敌情一事才更显无从下手。 倘若鲁莽行事,只怕不仅毫无所得,反而会使前辈与青仙谷的诸位,过早的暴露行踪意图。 所以此事最好还是从长计议,谨慎一些为好。” 摇首开口,楚瞳出言继续说到, “何况芷祎的御魂阁有监察太魂弟子之责。同样免不了暗中行事。 而摘星阁虽说是由仙儿掌管,但眼下的弟子还是以青仙谷的诸位为主。 倘若前辈与青仙谷的诸位能够率先奠定我太魂探子的基础,那日后就算有新的弟子加入摘星阁,也一样要以前辈与诸位为首。 到那时,即使是芷祎的御魂阁,怕也免不了要向前辈与诸位请教。 与其日后共事没有默契,倒不如现在就保持良好的联系。” “此次芷祎收徒,正是促进两阁关系的大好契机。诸位于情于理,都应到场拜贺。以示同门情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