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番外4 康王裴谦(中)  (第4/4页)
整个宋朝的军权,全都不由分说地交到了他的手上。    如果对于其他人来说,此时的反应或许是惶恐,或者推辞。    毕竟,没有资历又如何服众?    若是坐上了这个位置,最后却连一名有资历的将领都指挥不动,那就贻笑大方了。    但岳飞绝不会这样想。    对他来说,再大的官职又如何?未必就做不得。    不就是练兵、打仗吗?    有些人,就是生而知之的。    倒是正好借此机会,看看到底是不是“rou食者鄙、未能远谋”,也正好看看,自己的胸中抱负,到底是毫无意义的纸上谈兵,还是真正能与隆中对相媲美的安邦定国之策!    所以,这次被皇帝召见,岳飞已经打定主意,要将胸中谋划和盘托出,以示不负陛下重托。    只是让岳飞没想到的是,陛下私下里见到他的第一句话,就又让他当场愣住了。    “好了,岳将军,说说吧。    “你成为天下兵马副元帅、枢密使之后,多长时间,朕能御驾亲征?”    裴谦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岳飞一时间没有回过神来:“御驾……亲征?”    裴谦点头:“对啊。你在上疏中不是说了吗?”    他拿出那封读过了好几遍的奏疏,念道:“为今之计,莫若请车驾还京,罢三州巡幸之诏,乘二圣蒙尘未久,敌势未固之际,亲帅六军,迤逦北渡,则天威所临,将帅一心,士卒作气,中原之地,指期可复!”    念罢,他再次看向岳飞:“亲率六军,迤逦北渡。这不就是说,朕要御驾亲征吗?”    其实裴谦之所以对这位小将如此看好,也是因为“亲率六军”这四个字,确实说到他的心坎里了。    主战的人很多,但劝皇帝御驾亲征的人,那就少之又少了!    这样的人才,万万不可错过。    然而,亲自写了这封奏疏的岳飞,却愣住了。    他心中其实很想说,陛下,这不都是客套话吗……    这句话,其实有点像是现在某些公司中的部门总结,最开头永远都是:在领导们的英明指挥下……    但其实,领导们真的指挥了吗?    不一定。    但不管有没有指挥,这句话都是必不可少的。    岳飞所写的“亲率六军”也是同理。此时的赵构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名义上,不管谁统兵,他这个皇帝才是天下兵马的最高统帅。    岳飞总不能说,让我来统率六军,渡过黄河一波把金人给A了吧?    那把皇帝放哪了?    “亲率六军”这四个字,确实也只能用在皇帝的身上。    而岳飞真正的意思,只不过是希望皇帝做做样子,比如,摆出一副亲征的架势,鼓舞一下士气也就够了。    至于具体怎么打,那当然还是要他们这些将领去执行,岂能真的让皇帝冒着巨大的风险跑到前线去?万一出了闪失那算谁的?    所以,此时这位官家竟然如此迫切地问,什么时候才能御驾亲征上前线?    可不就是把岳飞给问住了。    然而,岳飞刚想解释,就看到这位皇帝的脸色阴沉了下来:“岳卿,你该不会是并不想让朕上前线,而只是随便写写吧?    “朕丑话可说在前头,朕是必须要御驾亲征的!不是在后方摇旗呐喊,而是要去往战争的第一线,去跟金人硬碰硬的!    “你若是做不到,朕可就换别人了!”    岳飞不由得一惊,但他毕竟心思机敏,略一思索之后赶忙说道:“官家若是能以万金之躯亲临战阵,自然能像臣说的一样,天威所临,将帅一心,士卒作气,中原之地,指期可复!    “只是……    “还请官家能给末将一年时间,整军备战。”    听到这里,裴谦有些失望。    还是要一年时间!    不过转念一想,一年就一年吧,相比于李纲的五年,已经算是给了一个很大的折扣了。    很显然,岳飞原本的意思也只是让他在后边摇旗呐喊。    如果那样的话,也不需要一年,岳飞现在就可以领兵去打,反正只要粮草能保证,边打边练兵也就是了。    但皇帝御驾亲征……这事就复杂了。    岳飞也必须要一年时间来练兵,然后才敢带着皇帝去打。    裴谦想了想,一年时间问题不大,总之能去前线就行。到时候只要出点差池,把自己送了,结果也是一样的。    那就这么办吧!    裴谦觉得,他也不太可能找到一个比岳飞还胆大的将领,敢打包票在一年之内就让皇帝御驾亲征。    既然如此,那就别折腾了,等一年吧!    ……    梦中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    一年的时间,裴谦每天在皇宫中划水摸鱼,将朝廷的政务全都交给了李纲,而统兵、练兵的事情,则全都交给了岳飞。    刚开始的时候,李纲还常常上疏弹劾岳飞练兵的办法,但裴谦看都没看就把奏疏全都扔了回去。    后来,不知道是因为李纲死心了还是因为什么原因,也就不再上疏了。    裴谦很高兴。    终于,一年之期已到,在裴谦兴冲冲地要催促岳飞发兵的时候,他又听到了一个好消息。    金人竟然主动打过来了!    而这次金人的行动,便是后世极为有名的“搜山检海”。    简而言之,金兵的战略目标是执行一次斩首行动,派遣一支五千人的精锐骑兵从东平出发,日夜兼程突袭汴京,目标是活捉赵构。    在靖康之变后,金人其实已经意识到了,他们无力取代宋朝、建立起稳固的统治。一个汴京尚且攻打不下来,更何谈完全消化掉整个北方,进而渡过长江?    所以,金人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就是像靖康之变一样,将宋朝的皇帝掳走。    如此一来,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宋朝就无法再维持稳固的统治。    而原本的搜山检海,是从东平直扑扬州,毕竟那时的赵构正在扬州偏安。而此时的搜山检海,却从扬州变成了汴京,路程更近了。    十万火急的军情送到汴京,群臣都力荐让皇帝赶紧南逃,或者召天下精兵来汴梁勤王。    裴谦却是哈哈大笑。    “来得正好啊!    “传旨,朕要御驾亲征,跟这个完颜宗弼大战三百回合!”    ——————————    竟然还是没写完,看来还得再来一章了。    有些读者可能不知道,这个番外是跟着前面三个全订番外的,也就是番外123,没看过的可以去看一下,分别在1264章、1450章和完本感言后。需要app端全订可以看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