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5章 先发制人【一更】  (第1/2页)
    《鹏城大白元宵晚会,最特别的歌唱比赛……》——优酷视频。~,    《互联网公司老板唱古诗,文学大师称赞:经典作品就该人人传唱!》——新青年报。    《大白网友整理13古诗吟唱孤本,曲调比流行歌更好听……》——人民网。    《京剧大家梅氏后人京腔吟唱《长恨歌》,开口惊人,细腻婉转。》——南华网。    《鹏大老师创作《长恨歌》配曲,旋律优美,曾参与创作大白铃声。》——大白热点资讯。    ……    一晃三天,网上依然热议着元宵节当天张凡用古调吟唱的《长恨歌》,讨论风头一度掩盖‘企鹅熊猫抄袭案’。    当沉睡百年的古调吟唱通过互联网传播开,全网对‘华夏古文化’‘古代流行歌’的讨论达到一个空前的热度。    尤其是年青一代人。往常一谈起文学方面,给人印象就是:生涩难懂。    而张凡唱出的《长恨歌》旋律简单,朗朗上口,比现在所谓的古风乐曲更加富有文化特色。    自从元宵节当晚视频在网络传开后,迅速成为各大新闻社区热点话题,短短三天相关讨论就有200多万。    引发网络追逐同时,也引起戏曲文艺界的关注。    《长恨歌》简单的古调,几乎可以用所有唱法来演唱,不管是通俗美声说唱,还是京剧越剧吴腔秦腔等戏剧唱腔,都能用自己的方式演唱出《长恨歌》的古调。每一种版本都给人新的的感受。    元宵节第二天。张凡也在自己的大白空间。公布了李月教给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木兰辞》以及《长恨歌》的唱法。邀请大家一起参与。    每天大白空间【热点资讯】都会出现相关‘翻唱帖子’。大家在歌唱中体验快乐,也在社区伙伴的支持和评价中收获自信。    这也让大白社区逐步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社交文化,让品牌在人们心里淡化,让更多的青春活力正能量展现在社区之中。并在互联网形成自己的圈子文化。    ……    潭州大学,上午某自习室。    优酷视频:《z神‘长恨歌’,古筝配乐 轻度调音版》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卧槽,这版本牛逼!我觉得比原版好听。”    第一句诗词刚唱出。便惊到四周观看的同学!    张凡漫不经心的唱调,被网友轻度调音后,搭配古筝配乐,让人不由的联想到:一位看淡功名的白袍儒生,漫步青山之间清唱古调的场景。    调子里透着风趣的性格,古调和他独特的嗓音,又给人一种儒雅洒脱的感触。    “好听!”一女生兴奋抱手道:“我觉得‘老公’要是放在古代,一定是大才子或者是年轻版的诸葛亮那样的聪明谋士。真想看看他穿古装什么样……”    “我觉得还是z神的清唱好听,加上配乐后稍微失去了真实感……”女生闺蜜道。    “嗯嗯……”周围学生纷纷点头。    此刻,这间自习室内有60多名春节留校学生。他们都是张晓勇三人的《大白孔明灯投资项目》合伙人。    之前,张晓勇和寝室兄弟为了攒钱买s1。过节没有回家在本地一家小商品厂打工。    干了一周他和另外两名寝室兄弟商量,干脆自己定制一款‘大白圆形孔明灯’,借着元宵节销售。    当天敲定之后,三人兴奋的开始分工,两人做产品设计,一人去找投资。    两天下来联合60多个同样留校打工学生,集资8万多元,第三天便向工作过的小商品工厂定了3万多件自己设计的‘大白孔明灯’。    2月6号,张晓勇和同学们一拿到货,当晚便到广场等人流较多的地方去卖,短短5天他们就把手里的孔明灯销量一空。    除去8万元的资金投入,他们通过这笔投资净收入15万元,均摊到60多名学生手中,相当于每人赚到2200多元。    现在张晓勇正带着几名同学去银行取钱,剩余这60名合作伙伴在自习室自由活动,等待分钱。    ……    自习室讲台上,三名女学生根据刚计算出来的‘财务报告’,将67名投资者金额所占股份以及对应利润回报,详细列成表格写在黑板上。    1,张晓勇,投入1200元,占股1.5%……销售净收入=2250元,投资金 净收入=3450元。    2,高大洋,投入1200元,占股1.5%……    3,肖东,投入1200元……    “嘿嘿,张老大他们分到的钱,购买s1了。阿玲,我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