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六章 计谋 (第1/1页)
赵铁柱和冯方慧对制药公司职工窃取中医药秘方一事一筹莫展。 他们急着想办法克敌制胜的时候,江梦云从娘家返回蓬州制药公司。在张美珠的参与配合下,开始研究抓取窃密者的行动计划。 他们四个人从朱友康发现的那一个晚开始,就一直思考着这个计划。他们在一起碰头研究交流之后,初步确定了一套完整的反渗透战略计划。 这个计划由内外两套不同方案配合形成,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完成抓取窃密者任务。 第一套方案是内部跟踪,做到内紧外松。 就是在制药公司内部,不透露他们那天晚的半点信息。首先稳住他们,就当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让他们继续在这里工作,按时按要求怎们做还怎么做。暗地里公司给他们俩人分别安排一个跟踪人员,实时监控,密切关注他们俩人的行踪。 他们的原则是,做到内紧外松。 给他们二人造成制药公司松松垮垮,毫不在乎的印象,以麻痹他们的思想行动,放长线钓大鱼,不到紧要关头,决不收兵。 既然一旦行动起来,就要做到十拿九稳,万无一失。 另外,他们安排有关人员,专门搞出来一剂假中医药秘方,诱导他们钩,就地抓获。 第二套方案是外部探访,做到稳扎稳打。 这一套方案是与第一套方案结合的,这样可以做到知己知彼,形成二合一大格局,把窃密者一网打尽,不留后患。 因为这个方案要向窃密者万丰制药厂,派遣打入的内部人员,所以,这个方案的焦点是选对人用对人。 赵铁柱提出从本公司职工中,选拔一位优秀职工,去应聘那个万丰制药厂。这样会不显山不露水的完成侦探任务,凯旋而归。 但是这个方案被江梦云提出了几点质疑,可以看出,她是非常非常认真的。 质疑一,社会人员关系错综复杂,选人用人需要慎之又慎,万一泄密,除了前功尽弃,还会背一个不光彩的骂名,影响到我们制药公司的社会声誉,这是万万要不得的。 质疑二,从咱们制药车间选择工人,很快就会由窃密者发现,并通知对方,一旦被对方得知,恐怕会打草惊蛇,于事无补。 首先会让万丰制药厂对这个工人产生戒备之心,那样不但得不到信息,反而会失去一位优秀职工,得不偿失。 其次,万丰制药厂一旦知道了这个确切信息,就会第一时间通知潜伏在我们制药公司的窃密者,停止行动,那样的话,我们会双双失败——本车间一无所获,那边药厂也会鸡飞蛋打。 这时,冯方慧主动提出,要求自己去充当那个去万丰制药厂的应聘者角色。 她分析说她有一下四个方面理由。 第一,她是石脑制药公司创始人之一,是公司里的老员工,她去了大家都放心。 第二,她有这方面的能力,可以担当此重任,确保及时准确地完成任务。 第三,还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选人用人过程,她去是成本最低捷的办法。 第四,她是山里人,很少在县城出现,只是最近一个时期才来到制药公司,没有人脉,面孔陌生,他们万丰制药厂不容易发现。 江梦云说,要说去万丰制药厂陌生,应该是我,我是一个地道的山西人,外地人,连说话的声音也和本地不同,更不容易暴露目标。 张美珠一直倾听他们的对话和分析,开足马力,开动脑筋,思考最好的筛选方案和人选。 她此时此刻最冷静最理智。 她听了这三个人的不同声音之后,做了一大通发言。 她说,这个综合方案挺好,我非常赞成,它内外结合,做好了可以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