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三章 重来 (第1/1页)
作为普九档案试点单位的石脑中学,总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普九档案工作由庞局长分工负责。 在刚一开始的时候,他没有明确给出一个完好的设计。他只告诉三人小组要按照办学规模建设档案。 这样的话,从理论是没有错误的。但是却脱离了石脑中学的现实情况。 现在的石脑中学初一年级算是四轨,但是初二年级确实一个双轨,初三说是单轨,也就不到50个学生。 这样一个现实情况,未来要建成六轨制中学,建档真有点莫不着头脑。 朱友康的主张是,实事求是,可是,向面汇报了六轨制,这样建档又前后不一致了。 但是,庞局长就给了这么一个算是指示,又算是废话的说法。 令朱友康非常头疼。 试点既然设在这里了,哪有省下来的理由? 无奈的朱友康只好根据庞局长的指令,安排了工作。 由教文体局三人建档小组成员,开始按照蓬州县给石脑中学制定的六轨制办学规模,设置的档案规格,立即行动起来。 其实,朱友康到这里班以来,刚刚建立起来阶梯式的办学规模,距离六轨制还有不小差距。 如何适应六轨制学校的现状,是制定档案建设的重点。 但是,目前的状态是,既没有六轨制的学生人数,也没有六轨制学生家长名单。 怎么办? 怎么办? 怎么办? 朱友康跟高校长一起和三人小组进行了专门研究。 得到的答案是,既然把石脑中学看成是六轨制中学,那么,必须有六轨制的学生,必须有六轨制的老师,必须有六轨制的学生家长。 学校、学生、老师、家长等都需要认真的一项不落地建设好普九档案。 有了这个明确的建档方向,大家就分头展开了工作。 明知道这个不符合实际情况,但是,为了靠拢这个六轨制办学规模,也只好听之任之,任其作为了。 这样一来,在高英刚副校长的主导下,三人小组加快了编写档案的任务。 他们首先把现有的全体石脑中学的学生和教职工都算进去,这样大约干了一个多星期。 学校这些人数只是设计的办学规模的不到三分之一。 朱友康提前跟附近那个企业学校取得了联系,然后,带领三人小组,又亲临兄弟学校,把那所学校里的所有名单资料都带到石脑中学。 然后由三人小组,在高校长配合下,一对一地混编到石脑学校名单当中。 其实就是为了凑数,凑够一个六轨制学校的人数。包括教职工数据和学生数据等。 这样以来,把附近那个企业的学校人数算进去,总共才不到办学规模的三分之一人口数据。 这样距离迎接检查验收的要求,还相差几百号人马。 这些人马又从哪里去找呢? 高校长说,没有其他什么好办法了。只有按照庞局长的吩咐,先从理论把人数凑够。 于是又开始了虚假的人名人数编造工程开始了。 但是,对于后来的名字,就需要他们发挥想象力了。 刚开始他们编写姓名的时候,居然找出门道来。 他们把大毛、二毛、小毛,分别从高年级向低年级编些到不同的年级里,这样看起来才真实一些。 大毛的孩子一般情况下要比二毛的孩子要大一些,这样把大毛、二毛和三毛编排在不同年级里,又不显得是胡编乱造,看起来很真实,又合情合理的。 他们为自己的编制发明而自豪。 可是,随着姓名的增多,他们越来越发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