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三章 中国特色新零售路线! (第2/2页)
隋波一上车,就直接对左清泉道: “清泉,你通知一下,让老宋和李欣坐今晚的航班,来魔都。” 坐在前面的张奕闻言,转头看了隋波一眼:“波总,你是想……” 隋波笑道:“你不是已经猜出来了?” 张奕也乐了: “当时我看了陈晓的方案之后,就知道波总你一定不满意。 也奇怪了,陈晓看起来那么精明的一个人,怎么会自毁长城呢? 没有了永乐,谁认识他是谁?” 隋波叹道: “所以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真是至理名言啊…… 线下渠道,还是要控制在我们自己手里才好!” 张奕点了点头,明白了隋波的意思陈晓可以放弃了。 银灰黑双色的迈巴赫62zeppelin,疾驰在魔都车水马龙的高架上。 隋波看着车窗外的都市景色, 心中开始勾勒着,接下来易趣“新零售”战略的全新画卷…… 在近代商业的发展史上, 有两种模式主宰了零售业的发展方向: 一种是以美国的沃尔玛为代表的超级大卖场模式。 沃尔玛在财富500强中排名第一,2005年营收2879亿美元,其核心优势,就在于低价和无所不包的商品; 另一种恰恰相反,是以日本的711为代表的便利店模式。 店面只有80100平方米,商品品种不多,每种商品只有两三个品牌,却几乎能够完全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所需。 沃尔玛和711分别将这两种模式做到了极致,也清晰的验证了零售业最朴素的真理: 优质、低价、让购物触手可及! 这也是很多零售巨头得以崛起的秘诀…… 在德国, 零售巨头阿尔迪的商品价格,比同类国际竞争对手低1525,比一般超市低3540。 通过低成本为中心的“简单至上”的高效运营体系,尽一切可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在美国, osto好市多则以低价、精简的商品,优化的成本结构和诱人的购买氛围,成为了用户和业界追捧的“网红”,被誉为“沃尔玛唯一的对手”。 而在中国, 由于现代化市场经济起步晚,零售业到现在,还没有形成全国性巨头…… 与此同时,互联网已经蓬勃发展起来。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改变甚至取代了线下零售业正常的发展轨迹! 所以,中国的零售业中既没有产生沃尔玛,也没有产生711虽然有类似的商业模式,但都没有形成全国性巨头。 而是产生了与两者极其相似,却又截然不同的第三种模式…… 就是现在以易趣为代表的线上零售,电商模式! 其实仔细分析就可以明白, 作为一家b2电商,易趣也在遵循着零售业发展的真理: 优质、低价和让购物触手可及。 低价和正品行货,就是易趣赖以起家的杀手锏不包括淘宝。 正是通过做到这两点,易趣从3业务逐步扩展到家电、服饰、图书等品类,最终成为中国千万家庭一站式生活购物的首选平台。 当然,中国的市场又与国外不同。 相比正品,价格才是用户更关心的因素。 这也是像淘宝这样的2平台,能够崛起的关键包括pdd…… 但是,电商毕竟是只是线上渠道,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率现在还不高。 线下渠道还是老百姓购买商品的主要渠道; 同时,中国广阔的地域和城乡差距,导致用户的需求极为多样化! 这种情况下, 走线上线下模式,就是必然的选择。 前世老马提出的“新零售”战略, 隋波越琢磨越觉得,的确是最适合中国市场的模式! 只是,等2016年阿里想搞这个的时候,中国的零售市场格局,其实已经定了。 无论家电连锁、商超连锁、便利店连锁,都涌现出了行业巨头。 导致老马也只能通过大规模投资,和战略合作的方式来推动。 这就费老鼻子劲了! 阿里对线下渠道的把控力低。 而自身发展到庞大的规模,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再加上和腾讯、京东,甚至新兴起的pdd的竞争…… 根本没有足够的精力和能力, 去掀动和变革整个线下零售市场! 所以阿里的“新零售”战略显得虎头蛇尾,热炒了一阵就没什么动静了…… 这样一想, 其实在06年这个时候,隋波想搞这个事情,反而会更容易一点! 首先,家电连锁格局未定, 易趣拥有第三大的永乐股权,而且陈晓之前还干了一件妙事,他和大中谈了合并! 换言之,易趣在收购永乐之后,有很大的机会再拿下大中…… 这样一来,京沪两大重地都覆盖了。 就能和国美、苏宁,形成三强鼎立的局面。 而易趣除了线下渠道,还有线上优势和物流优势,未来这种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商超方面, 同样是一团混战,没有全国性巨头出现。 易趣虽然还没有开始布局,但是商超是比家电连锁,受电商冲击更大的领域。 等淘宝再过两年的时间发展起来,那时候商超的价值就更低了。 反倒是便利店的价值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凸显。 易趣已经投资了美宜佳,完了再在魔都和帝都投资两家, 基本也能够完成全国主要区域的覆盖需要了……电脑端::/ 这样一来, 等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支付起来。 易趣的“新零售”战略就彻底成型了! 我们中国有独特的文化和市场特点,干脆就走一条线上线下的“新零售”路线…… 隋波想到这里,不禁有点想笑。 我这算不算是,把前世老马的思路给“发扬光大”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