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三章 商议 (第2/2页)
忠谋就开启了“传奇”一生。 哈佛本科、MIT硕士、斯坦福博士, 领导德仪,在美国半导体行业里叱咤半生,走上行业巅峰。 53岁归台,56岁创办台积电,开创芯片代工模式,更改变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格局! 从他一生的经历来看,这个全球芯片产业巨人。 显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 他生长于大陆,但从出生到青年,都处于山河飘摇,风云变幻的战乱和颠沛流离中。 他大半生都在美国,取得了事业上的巨大成就,也是美国国籍。 但最后老年落叶归根的时候,他却去了弯弯…… 在隋波前世时, 有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张忠谋为什么不回大陆? 并拿“两张”做对比: 张汝京在弯弯长大,大学毕业后才去美国留学和工作,却一心一意要回大陆,发展“中国自己”的半导体; 张忠谋在大陆长大,也是去美国留学和工作,却跑去了弯弯,发展“类美国”的半导体。 可是,按说以张忠谋的出身…… 他应该比是张汝京,更心向大陆才对啊! 所以,前世包括隋波在内的一众吃瓜群众,都很难理解张忠谋这个人的想法。 其实,很多时代的东西, 没有经历过,仅从文字上去看,是很难感同身受的。 今天既然要和台积电谈判, 隋波也借这个机会,和与张忠谋有过接触的三人,提出了类似的疑问。 “张忠谋是个怎么样的人? 他对大陆的态度是什么?” 在座的三人中, 王院士和张忠谋是宁波老乡,也同是30年代生人,经历了同样的战乱时代; 江上舟作为早年魔都芯片产业的奠基人,曾邀请过张忠谋来大陆设厂,交往颇多; 张汝京就更不用说了, 和张忠谋恩怨纠缠,从德仪到世大,再到现在的中芯,作为竞争对手,可以说是最了解张忠谋的人之一。 他们对张忠谋的认识,都是比较深的。 而对于隋波的这两个问题, 王院士沉默了良久,才说道: “在历史进程中,面对大时代的巨变,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 至少,张忠谋在很多场合都强调过,他是一个中国人,这一点是不会变的。” 隋波挑了挑眉,王老师说的很隐晦啊! 这其实就是在说,张忠谋的政治倾向…… 江上舟则相对理性: “台积电目前在魔都也在设厂,张忠谋对内地市场,还是非常看重的。 不过,限于美国对我们的技术封锁,以及台湾官方的禁令。 台积电和张忠谋的动作,现在还都比较谨慎。” 他叹了口气: “今年就是因为和舰科技的原因,联电董事长曹兴诚也辞职退休了……” 这两位都是忠厚长者,不想说张忠谋的坏话。 可张汝京却没什么可避讳的: “对张忠谋,我很佩服他在事业上的成就和能力。 但是,我不能认同他的为人! 在美国这么多年, 他已经转变成了一个成功的商人、资本家,一切都从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 就拿这次对中芯的诉讼,这就是典型的张忠谋做事风格。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隋波笑着点头, 结合三人所言,和记忆中的文字。 他脑海中,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张忠谋其人的形象。 虽然前世时, 隋波也曾和很多义愤填膺的网友一样, 认为是张忠谋一手阻碍了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是中国芯片产业的“罪人”! 但是,白兰度饰演的教父说过: “不要憎恨你的敌人,那会影响你的判断力”。 现在既然要和台积电谈“和解”, 那就需要首先解决掉张忠谋的问题…… 他是“敌人”没错, 但现在隋波要做的,恰恰是要和他“化敌为友”! 而本质核心的目的, 则是解决这次中芯危机,为中国的芯片产业赢得发展的时间。 一切策略,都必须要为这个目标来服务! 王院士的话里可以听出, 张对大陆的情感很复杂…… 这就表明,对张是无法用“家国情怀”这一招的。 江主任的话里, 一方面说明张对政治非常谨慎,但同时,也可以确认,张对内地市场也是有野心的。 这就为他准备的“合作建厂”的策略,有了谈判的基础。 只是在执行的策略上,可能还需要更加巧妙。 而张汝京的话中, 则印证了隋波的一个判断: 张忠谋骨子里,其实已经是个典型的“美国人”了! 青少年时期,曾受到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熏陶。 因为连年战乱和“改朝换代”的影响,留在他身上的痕迹已经很少了…… 他现在是个抽烟斗、读莎士比亚、目光面向全球市场竞争的企业家。 一个具有成熟的商业理念,和丰富商场搏杀经验,深谙资本世界的顶尖企业家! 忽略他的“华人”身份和背景…… 或许反而能更好的看清他这个人! 一念至此,隋波笑着对三人道; “王老师,江主任,张总。 下午的谈判,可否让我来主谈? 我是中芯的股东、董事,但同时也算是一个局外人。 和台积电、张忠谋,以前也没有什么交集。 很多话由我来说,会好说一些。” 三人彼此对视了一眼,王院士缓缓点头。 “也好……,小隋,你谈可能反而更好一点。 我们几个,之前和张忠谋也谈过很多次了。 这个人非常顽固,而且也很强势,咄咄逼人。 上次谈和解的时候,他提了很多苛刻的条件,我们都尽量答应了。 可这次台积电又起诉,这让我们都很气愤。” 江上舟笑道: “没错,我也担心张总和张忠谋,又像上次一样拍桌子吵起来…… 隋总,以你现在的身份,你出面或许效果更好。” 张汝京犹豫了一下: “隋董,我的意见还是,尽可能的不要给出认股权。 这一点……,我担心后患无穷。” 隋波点头: “我明白,到时候看谈的情况,我们再商议。” 他又对江上舟笑道: “江主任,我来谈,也是有可能拍桌子的…… 到时候张总倒是可以配合我一下。 我们主动寻求和解,是为了中芯能够更好的发展。 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没有战斗的决心和勇气!” 张汝京一拍大腿: “好!隋董,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