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九章 返京前夕 (第1/2页)
2006年10月10日, 港股开盘前,中芯国际就发布了两则公告: 在第一个公告中, 中芯国际就前一天,媒体大肆报道的沸沸扬扬的“和解谈判”破裂事件,做出回应。 公告称,中芯国际将积极进行反诉并反驳台积电的诉讼,使得美国加州法院在充分考量所有证据后驳回台积电的诉讼,并作出对中芯国际有利的判决。 中芯国际还在公告中称, 公司在中国大陆市场的领先地位对类似台积电这样的竞争对手构成了巨大威胁。台积电以一系列法律诉讼行动和不实不公的指控损害中芯国际的声誉。 并强调,公司严格履行了与台积电达成的和解协议的各项义务。 在反诉状中,中芯国际将指控台积电违反和解协定,而且违反公平诚信原则,要求台积电就此作出赔偿。 第二则公告: 中芯国际宣布,公司已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将通过配售代理向不少于2名独立承配人配售最多15亿股份,每股价格为1.05港元。 倘若15亿股全部成功配售,所得款项总额将达15.75亿港元,扣除相关开支后,约为15.35亿港元,将用于增加公司技术研发的资产支出。 同时,公告还宣布, 持有公司3.24%股权的上海紫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持有公司1.68%股份的SwimWaveHolosLimited,均已表示有意行使优先认购权,并有意在认购优先股份外认购额外股份,两项认购总值最多2亿美元。 若配售15亿股成功, 紫薇半导体的优先股份将约为2.697亿股新股份、额外股份约为6.28亿股新股份;WH的优先股份将约为1.243亿股新股份、额外股份约为4.78亿股新股份。 配售及认购完成后, 紫薇半导体的持股比例将由3.24%上升至5.6%;WH的持股比例将由1.68%上升至3.265%。 本次配售由.MorganSeuritiesLimited及渣打银行香港分行担任配售代理,配售佣金为实际配售数目所得款项的3%。配售尚待有关监管部门批准。 这两个公告发布, 也代表中芯国际在和台积电的“和解”谈判破裂后, 正式应战“出招”! 向台积电提起反诉,这就是火药味很浓的正面开战了; 而公布新的股东增资配股计划, 尤其是这两家承配人的实际控制人,都是隋波。 也就意味着,中芯得到了隋波这个“华人首富”的全力支持。 配售完成后, 隋波将会成为,仅次于魔都实业的中芯国际第二大股东! 当日, 中芯国际的股价应声上涨了3.45%,报收于1.08港元。 ……………… “具体的和解谈判的情况,大家也了解了…… 对于台积电的咄咄逼人,通过诉讼来打压中芯的意图。 我的策略就十个字:敢打才能和,不输就是赢! 我们要把坏事变成好事, 借着这次官司,彻底在美国市场,打响中芯的品牌! 所以,从表面看, 台积电和中芯的官司,只是一场专利纠纷。 但实际上,这场官司将会全方位的,考验中芯整合资源与能力的水平! 我们要和台积电, 在媒体、客户、合作伙伴、政府资源、技术、法律武器组成的整个链条上,展开一场针锋相对的较量!” 在中芯国际紧急召开的临时董事会电话会议中。 隋波如是说道。 “我已经给张总,推荐了美国以擅长危机公关著称的海陆律师事务所。 并聘请了美国在知识产权领域最顶尖的律师,罗伯特.汉斯拉姆,来代理中芯应诉! 他曾经代理过微软垄断案和华为思科侵权案,在业界享有盛名。 这是在诉讼层面的应对。 除此之外, 中芯还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向美国政府、客户和媒体发声。 打好公关战和舆论战! 我们还要和英飞凌、摩托罗拉、特许半导体等第三方合作伙伴积极沟通。 为中芯在相关技术专利授权方面做证…… 通过合纵连横,来构建防线! …………” 本来中芯董事会里, 大部分的资方董事都倾向于和解。 但没想到,隋波等人在香港的“和解谈判”却很快破裂了。 面对董事会的质询, 隋波主动承担了所有的责任。 并宣布了自己继续增持中芯的决定,将帮助中芯投入更多的技术研发资金。 以及“以打促和”的应对策略。 而中芯股价的上涨, 似乎也表明了,资本市场对中芯应诉的积极反应。 所以,中芯的大部分董事,最后还是被隋波说服了。 董事会最终通过了决议:开战! 随后,中芯成立了以COO、高级副总裁邱慈云、副总裁杨士宁,法务长关悦生等数位高管领导,知识产权、法务、研发、市场、公关等部门共同组成的“应诉团队”。 飞赴美国,就近指挥和应对台积电诉讼案。 ………… 结束了中芯董事会的电话会议。 隋波又召来了张婉琳为首的BN团队,和宋健为首的易趣香港团队。 安排布置了后续的各项工作。 “我在香港待的时间也不短了…… 现在几件主要的事情,也都差不多结束了。 永乐和渣打项目,剩下的都是后期继续跟进的一些流程性事务。 Kathy、老宋, 你们负责把控好各自团队的进度,顺利把收购后的善后工作处理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