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一章 两大忽悠 (第2/2页)
合在一起的影响力,会非常大! 就像太祖说的:“把自己的朋友搞的多多的”。 如果能够把这些人所掌握的资源,妥善的引导,有效的整合。 对于整个中国产业升级,形成强大的中国企业竞争力,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就看怎么去运用了! 前世的时候, 老柳、老马还是喜欢搞“小圈子”。 很多商界大佬,或者“退群”,如万达老王;或者干脆不参加,如华为老任、小马哥。 中国企业界俱乐部, 其实并没有完全起到“中国企业家精神”引领者,推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使命。 更像是一群“商界大佬”,自娱自乐的一个小团体了…… 所以,这一世, 隋波在俱乐部刚刚筹备的时候,就以“发起理事”的身份加入进来。 就是希望,在今后的时间里。 慢慢的通过施加自己的影响力,和有意识的引导, 把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带向一个新的方向, 能够更有凝聚力,发挥更大的作用,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众人正说笑间,老马走了进来。 也是一群人和他打招呼,寒暄了几句。 有人还问他,接受完采访了? 老马那么精明,立刻就知道是隋波说的。 他在会议桌对面,找了个空位刚坐下,就对隋波抱怨道: “隋总,你太不地道了,自己跑了,把我留在那里接受采访!” 隋波笑道: “能者多劳,你比我说的好,那就多说点!” 周围几个人听着都笑了起来。 老马的口才和能“忽悠”,在圈内已经名气很大了…… 人差不多到齐了,理事会正式开始。 作为第一次的发起理事会,其实主要就是大家坐在一起,讨论一下: 为什么要搞这个俱乐部? 这个俱乐部到底是个什么性质的组织? 俱乐部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 ……等等。 比如,刘东华作为创始人,就发言说: “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代表性企业家,基本上都在这个俱乐部里了。 我们是希望这个俱乐部, 能够构建一个创业型企业家的高端交流平台,促进企业家精神的社会化、服务企业家的社会公益活动、推动中国企业家的国际交流合作…… 未来发展成为一个,非盈利组织的企业家平台。” 牛根生说的就很朴实: “这些专家啊、企业家啊,包括所有中国经济界的精英,在这个组织里,感觉有他们我挺光荣的。” 李书福这种接地气的企业家,说话也很有趣: “基础不牢,天动地摇,最后干什么都白干。 基础扎实了,大家心情舒畅,齐心协力,那就实现你的理想了。” 老马这时候,还没有后来成为“真.大佬”的霸气。 发言的时候非常“正经”: “企业家群体在中国是一个很弱势的群体,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协会和俱乐部的形式,我们能够在一起,做我们认为对的事情,我觉得这就是非常有价值的。” 王中军发言也挺直白: “我们这个CLUB,是个精神上的CLUB。 我觉得最值钱的,有一些我们比较尊敬的企业家,或者我们这些年来在一起非常愉快共事的、互相帮助的企业家,俱乐部的价值主要在这块!” 还有人说的更直白: “我觉得,俱乐部还应该是一个“企业家智库”形式,不是富人俱乐部。” 最后,轮到隋波发言的时候。 他却一下把高度拉起来了…… “首先,很感谢刘社长邀请我一起来发起这个俱乐部。 我也觉得,这是件非常有意义,有很大社会价值的事情。 也很愿意积极参与,共襄盛举…… 我们大家为什么今天能坐在一起,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追求梦想的。 无论是当初,为了改变命运,去创业的梦想; 还是现在成功以后, 希望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让中国更加强盛,人民生活也变得更美好的梦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家群体已经逐渐成为了中国经济的重要力量, 尤其是我们这些自己创业的民营企业家。 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一肚子的经验教训,也依然饱含着激情和梦想。 所以,俱乐部的这个俱,我觉得应该是相聚的“聚”,就是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 那么我们的“志”和“道”是什么呢? 我认为,我们的“志”,就是我们梦想的集合。 无论是马总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还是牛总的“让世界的奶业中心回到中国”,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是类似的梦想和使命感。 但归根结底, 我觉得我们的梦想,还是希望企业发展、国家强盛、人民幸福。 而我们的“道”, 我认为就是实现“志”的途径。 怎么互相交流、学习和提高;怎么把企业家精神传递出去; 怎么通过商业和公益的多种方式,去积极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怎么让我们这些中国企业, 能够继续做大做强,屹立于世界顶尖企业之林! 我觉得,这可能就是我们这些人, 一起来发起这个“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隋波的发言,立意还是很高,一下就引发了众人情不自禁的掌声。 后面好几个发言的发起理事,都不自觉的引用了隋波的话。 “就像隋总刚才说的……” 后来大家自由讨论的时候,老马就感慨: “你们都说我能忽悠…… 现在大家发现了吧……,隋波他可比我能忽悠多了! 你们是不是都忘了? 他最早出名,就是靠写出名的……,那笔杆子,是非常厉害的!” 大家之前在讨论的时候就说了, 首先俱乐部里就应该有一条规定,彼此不要互相称“总”。 所以隋波也回怼他道: “老马,可别这么说,我和你不一样! 你那是世界级的忽悠,每次演讲都是世界怎么样,全球怎么样…… 我只关心中国的事儿,而且也很少演讲,可算不上忽悠。” 老马嗤了一声: “你的那些内部信和内部演讲,还少啊? 网络上流传的不知道有多少!” 这是,坐在旁边,和两人都熟的郭广昌幽幽来了一句: “你们两个,都是大忽悠……” 众人哄堂大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