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女子也要站起来 (第2/2页)
走出困境,解决温饱问题的百姓们。 在雍州司政衙门每天洗脑式的宣传下,慢慢的启发了民智。 但这种民智是不健康的。 王易这位布司衙门的主要负责人,又比自己更着急。 他太急于想在短时间内就在雍州复制前世里的繁华。 想要违背自然规律,强行给百姓灌输与其不符的精神生活。 以至于刚刚吃饱饭的雍州百姓不去读书,反而开始对雍州政务提意见。 而雍州的读书人更是天天堵在布司衙门门口,联名请奏东宫发兵征讨天下不臣诸侯,一统炎朝。 救天下百姓与水火之中。 这种想法是对的,但整个雍州除了李秀宁这位主管财政的司长外,谁都不知道雍州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一旦开战,高昂的军费会马上压断雍州愈发紧张的财政。 一旦财政崩溃,无法维持雍州百姓现在的生活水平,到时候别说出去打别人,自己不内乱就是好的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梁俊可以想象,一旦到了那个时候,雍州原本被压的抬不起头来的乡绅士族,必然会暗中滋事。 比如说激化矛盾,散布各府司衙门的钱财全都被人贪污了的谣言。 到时候已经习惯了衣食无忧的百姓,势必会在这种谣言下,开始攻击雍州各个衙门。 而此时原来的太子又在雍州。 李建成这个被仇恨冲昏头脑的人一心想着要找梁羽报仇。 势必会让太子出面,带领愤怒的百姓,彻底毁掉雍州改制,组建属于他们的势力。 这个可能,并非是梁俊胡乱猜测。 而是在得到太子失踪,可能去了雍州的消息后。 以诸葛亮为首的南楚高层商议了一夜,得出的结论。 所谓知子莫若父,李渊十分清楚李建成心中的仇恨和他的能力。 虽然李建成斗不过梁羽,但搞这些事,却算得上他的拿手好戏。 而在得出这个结论之后,所有人都没有办法解决。 因为雍州改制从根子上就是错的。 想要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钱。 只要雍州财政不崩,太子就算再怎么闹,也闹不上天。 但丝绸之路和珍宝斋的赚钱能力已经到了瓶颈。 想要再突破,基本没有任何可能。 最要命的是,就算有了大批的钱财涌入雍州,保证雍州财政不断。 但根子错了,上层建筑越强大,倒下来造成的危害就越要命。 面对这样的困局,目前唯一的办法只有做好南楚改制,然后静观其变。 因此当梁俊说到雍州的事后,李渊无奈的叹了口气道:“殿下也不必自责,雍州究竟如何,谁也说不准,改制从来都没有一蹴而就的。” 诸葛亮也跟着道:“李尚书说的没错,殿下,只要南楚改制平稳进行,雍州最后到了最坏的一步,也不是无法收拾。” 梁俊点头道:“师兄说的没错,所以这才是我决定要出去转一转的真正原因。” 他走到了黑板上,放下茶杯,看着众人道:“诸位,经过这些天的夜课,大家应该也很清楚,咱们所有人,所有穿越到这个时代的人,都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炎朝究竟是一个什么情况。所有人都知道炎朝已经要完蛋了,吏治腐败,民不聊生,梁锦也好,梁羽也罢,他们都有匡扶天下之志,也有济世救民之能,但他们,包括之前的我和现在的大家。” 梁俊顿了顿,用极其严肃的语气说道:“在治下的时候,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用惯性思维去理解天下。” “梁锦还是用统一六国,治理亲朝的思想来面对炎朝。梁羽依旧是用隋朝乱世,治理大唐的思维去看待炎朝。这种惯性,不会因为前世里他们创造了多大的伟业而改变。” “大家所有人都不知道,炎朝的基层,到底是什么样子。” “如果不搞清楚炎朝底层真实的情况,只是想当然的改制,把前世的模式生搬硬套,最后只是纸上谈兵。” 诸葛亮深有感触的点了点头,经过这些日子的深入南楚基层调研,诸葛亮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很多时候,现实和自己想象的截然相反。 比如,他以为山南在楚家近百年的治理下,女子应该有很高的地位。 毕竟成都城内便是这种现象。 可一调研,却发现,整个南楚,除了成都之外,其他州郡表面上女子的地位很高。 但实际上,用梁俊的话来说乃是两极分化。 地位高的女子被捧上天,但绝大数普通百姓家的女子却甚至连炎朝普通女子的地位都不如。 这种畸形的发展,直接就否定了诸葛亮马上改制丘山学院的计划。 “殿下所言极是。” 有了诸葛亮的赞同,其他人也不好再反对。 所有人都或多或少的认可梁俊所说,因此纷纷点头。 见得到了众人的同意,梁俊露出轻松的笑容。 夫子则道:“既然如此,老夫便与你同行。” 梁俊一愣,看了看夫子,刚想说话,却见诸葛亮冲着他点了点头。 “也好,有老师在,那是最好不过了。” 夫子又道:“宜早不宜迟,该交代的也都交代了,咱们明日便出发吧。” 说完没有理会其他人,收拾收拾桌上的宣纸,转身出了书房。 夫子一走,诸葛亮也跟着走了出去。 其他人一见,也都给梁俊告辞转身离去。 整个屋内瞬间只剩下貂蝉、吕布和徐妙锦。 “殿下,让奉先与你一同出行吧。” 貂蝉走到了梁俊面前,微微行礼,开口道。 旁边的吕布刚想说话,却被貂蝉一个眼神按了下去。 不等梁俊说话,貂蝉又道:“妾身告退了。” 说着款动莲步,走出了书房。 吕布看了看梁俊又看了看貂蝉,无可奈何,只得冲着梁俊抱拳施礼,跟着貂蝉走出书房。 一时之间,整个书房内,只剩下徐妙锦和梁俊。 “徐姑娘,我送你回去吧。” 梁俊已经与徐妙锦很熟悉了,因此虽然有些紧张,却也不觉得尴尬。 徐妙锦微微一笑,躬身道:“有劳殿下了。” 梁俊看着烛光下的女子,摇头道:“以后,还是叫我殷诚吧,太子去了雍州,我在想冒充他,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一边说,俩人走到了门口,看着天空之中皎洁的圆月。 殷诚叹道:“如今,我也不需要再用梁俊这个名字了。” 说着,转身看向徐妙锦,目光之中,脉脉如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