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章 以退为进 (第2/2页)
” 甘宁想要劝阻,却见殷诚脸色十分的严肃:“文登,有二十艘可以让我们撤退的海船,而且还有比长安联军更强的武器...” “既然有比他们更强的火器,咱们为什么不和他们干,还要逃跑呢?” 白叶罗的倔脾气上来了,难得顶殷诚。 “哦,我亲爱的朋友,我们的武器有限,是不足支撑一场超过五十万人的战争的。你们炎朝有一句话,叫做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们现在有武器生产设备,殷老大手下又有那么多的士兵和百姓,只要咱们暂时苟起来,不出半年,就能够将他们全部杀死,那时候,甚至不会费吹灰之力。” 彼得特有的老外强调在会议室内响起。 白叶罗听的直皱眉,冷哼一声,想要怼回去,殷诚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撤离济州,带着百姓前往文登,这是军令,不是商讨!” 殷诚难得如此严肃的给他们说话,所有人全都一激灵,连吕布也觉得压力倍增,不由自主的挺直了腰板。 “再有言迎战者,以军法处置!” 见殷诚有些动怒,白叶罗吓的不敢说话。 众人齐声道:“尊令!” “大将军。”见众人不再有异议,殷诚将自己的佩剑解下来递给韩信。 韩信上前一步,恭敬的接过来。 “济州城内大军,从现在起,便由你来指挥,只是我的佩剑,敢有违抗你军令者,你可以以军法处置。” 韩信听了,心中莫名的感动,太子对自己的信任,当真是做到了极致。 这种时候,还能够把军权交给自己,丝毫不怕自己反水。 咬了咬牙道:“是!” “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要让济州城内的百姓,顺利登船撤退。在此之前,你不能让长安联军一兵一卒进入登州境内!” 韩信手捧着佩剑,单膝跪地,高声道:“臣愿立军令状,若有一兵一卒进入登州,军法处置!” 见韩信神态决绝,殷诚放心来,有三十万大军在兵仙手里,就算梁羽亲自带兵前来,也休想在韩信手里占到什么便宜。 “燕将军!” 将韩信扶起来,殷诚又看向了一旁脸色有些难看的刘邦。 刘邦一愣,随后回过神来,赶紧上前躬身道:“臣在。” 他自称臣,意思再明显不过,那就是服软了,希望他殷诚抬一手,别让自己在韩信手下。 不然的话,以韩信和自己之间的仇恨,这家伙绝对会让自己当先锋去送死。 殷诚也听出了刘邦的话外之意,他叫刘邦原本也是这个想法。 “你带着你手下的士卒,与我一起,护送百姓出城。” 刘邦一听,满脸欣喜,赶紧应声:“臣燕昌尊太子殿下钧旨!” 太子够仁义,还知道这个时候拉老刘一把,既然如此,那老刘也不能做对不起你的事。 安排妥当,殷诚又看了看李秀宁道:“大当家的,你随我一同收拢城中的百姓,让他们收拾收拾准备出城。” 李秀宁应了一声,随后跟着殷诚走出会议室。 军令已下,其他人也没什么好说的。 太子决议如此,即便是刀山火海,他们也要跟着闯一闯。 韩信看着济州地图,脑子里飞快的回想着刚刚殷诚让人给他的关于长安联军的军情。 一条条命令脱口而出,谁做先锋,谁埋伏在哪里,谁做援军。 有条不紊,让人听了连连点头。 连心高气傲的吕布听完之后,也对韩信佩服的五体投地,只觉得自己若是他的对手,只怕会被他活活玩死。 这边韩信安排完毕,众将全都动了起来。 三十多万济州士卒一听说长安联军攻了过来,他们要撤离济州,大部分士卒都是有些抗拒的。 原因也很简单,他们大多都是济州或者周边州郡的人。 他们这么一走,长安联军来了,遭殃的可就是他们的家小了。 只是还不等这种抗拒的气氛蔓延,所有人又都听说济州境内的百姓也都跟着一起走,方才放下心来。 虽然刚刚投降太子没几天,但很多本土济州军却还是能够感受到太子军和其他诸侯不同的。 别的不说,光是一点,就让他们愿意跟着太子走。 他们一投降,连夜,太子就下令让他们的家小和之前逃离济州的百姓回济州来领粮食。 黄巢囤积在济州内的粮草和金银,太子全都拿了出来。 金银分给他们这些当兵的,粮食分给城内的百姓。 不管是普通士卒还是普通百姓,人人都有份。 分钱和分粮的事,乃是王保和铁牛等人负责,他们这帮人之前在长安和雍州,整日里就干这些,因此可以说是轻车熟路。 城内的士卒和百姓也都不是傻子,见太子手下的人分粮分钱如此熟练,有人便将心中的疑惑提了出来。 王保之前干的是宣传工作,曹破山又在布思衙门里待过,马上就把雍州的事说了一遍。 跟着太子的百姓,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太子那是宁愿饿到自己,也不会饿到百姓的。 只要一心一意的跟着太子,以后孩子上学不仅不要钱,上了年纪的就算什么事都不敢,每个月都有钱领。 炎朝的百姓最是实诚,谁对他们好,他们便愿意把命交给谁。 士卒们看着手上的钱财,百姓们看着碗里的粮食,听着王保等人给他们描绘的美好未来,几乎所有人都热泪盈眶。 若是太子早一点来济州,咱们又怎么会受那么多苦? 一想起自己饿死、累死、被欺辱而死的家人,士卒和百姓们止不住哭声。 更多的人则是跪倒在地,冲着府衙的方向给殷诚磕头。 整个济州城内,哭声一片,殷诚所到之处,所有的百姓全都顶礼跪拜,泣不成声。 一听说太子要离开济州,问他们愿不愿意跟着自己一起走。 百姓们嚎啕痛哭,高声道:“俺们便是死,也要跟着殿下!” 撤离济州的军令遍布大街小巷,城门一开,百姓们扶老携幼,担男带女,在刘邦大军的护送下,向着登州方向而去。 殷诚站在城楼上,看着蔓延到天际的人流,道路上尘土滚滚,不少百姓衣不蔽体,走的快了,粮食洒在地上,顾不得军马在旁,直接扑到在地,用力的收拢粮食。 险些被身后之人和旁边的军马踩在脚下。 孩童哭号之声,此起彼伏,响彻天际。 殷诚看在眼里,疼在心中,更是恨上心头,咬牙切齿道:“不平天下,我殷诚誓不为人!” 李秀宁站在他身边,看着城下的百姓,又看了看悲痛欲绝的殷诚,缓缓的握住了他的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