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二三章 上当的读书人 (第1/2页)
曹参愣住了。 “下,说,说什么?” 以至于连敬语都忘了。 “我说,他们如果再哔哔,就让他们滚蛋。” “下,若是这样说的话,只怕。” 曹参额头上的冷汗都出来了。 “只怕什么?只怕他们都要反我?只怕他们都要把我写成王八蛋?” 殷诚十分的不屑,道:“怕他们?怕他们我就活不到现在!” 大炎的读书人,殷诚也算是比较了解。 一来在长安的时候,和这些读书人接触的比较多。 二来在南楚的时候,又和丘山书院的读书人接触比较多。 长安和南楚的读书人区别很大,几乎聊几句就可以发现。 长安的读书人很飘,读书在他们看来,就是要当官治理这个国家,拯救这个乱世。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都想做大炎江山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而南楚的读书人相对就比较实在。 他们读书为的就是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学到有用的知识。 这中间的关键,就在于夫子。 南楚深受丘山书院的影响,而丘山书院的教学又是以夫子的意志为主导。 夫子现在活的很通透。 带出来的学生,虽然也有长安读书人的那种豪壮志,仰望天空,但更多的则是脚踏实地。 而现在的殷诚需要大批的读书人,不管是南楚也好,还是巴陵也罢。 尤其是济州,百废待兴之地,更是需要读书人前来建设。 但他需要的并不是长安那些想要做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的读书人。 白玉柱和紫金梁,殷诚手下已经足够多了。 以刘文静和诸葛亮为首的文臣们,哪一个拉出来不是能扛事的人? 更不要说自己的后方还有俩圣人。 一个夫子一个王阳明。 这俩人到现在都还没发挥自己的作用,他怎么可能需要那么多好高骛远,一心要拯救万民于水火的活祖宗? 经过济州一战和彼得的灭卑国之战,殷诚更是看清楚了。 想在这个世界上立足,攀科技树和发展生产力才是最重要的。 只会四书五经的读书人,再多也无济于事。 论说四书五经,有夫子在,需要他们来教化治下百姓? 说诗词歌赋,有南楚的柳永在,需要他们娱乐大众? 想明白自己要什么,其他的事就好办多了。 “下,话不是这么说...” 殷诚虽然想通透了,但曹参却无法理解。 在他的认知中,如果不拉拢读书人,政权怎么可能稳定? 站在他这个角度这么想确实没错。 但他却忘了,殷诚一开始在雍州的时候,第一个下刀子的就是乡绅士族。 这是比读书人在大炎地位还要高的阶层。 殷诚一上来就敢动他们,挨了多少骂? 如今得罪了读书人,而且是自己不这么想要的读书人。 殷诚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你去告诉陈帆,就说下一期的周报...不,不光大炎周报,他旗下的所有报纸杂志,全部刊登我这篇文章。” 说着,从书桌上拿起一张纸来,递给了曹参。 曹参赶紧上前接过来,一看整个人的魂都吓没了。 “告天下读书人书。” “你们不是嫌老子科举改制,侮辱了你们读书人了么?” “那么老子就给你们一个机会,下月十五,老子在济州举办第一届大炎辩才大会。” “你们有本事就来参加,只要辩赢了我,你们说怎么改,我就怎么改。” “来的,老子报销来回盘缠。没种来的,就别他娘的像个娘们一样私下里哔哔。” 曹参看完这直白而又粗俗的话,直接跪倒在地:“下,此时万万不可啊。” “怎么不可?只许他们做初一,不许我做初五。我意已决,你不去给陈帆发电报,我自己去。” 说着就要走出书房。 曹参万般无奈,只能起拦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