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二六章 洗脑进行时 (第1/2页)
“这一次骗你们来济州,其实是对你们好。” 殷诚看着眼前这帮读书人,悠悠的叹了一口气。 对我们好? 诸位才子们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太子的话题为何转的如此之突兀。 骗我们来叫对我们好?真是笑话。 可殷诚这一连串的cao作已经让他们蒙圈了。 因此不少人听到这话,潜意识的还去想,太子说为我们好,为我们哪里好? “现在的大炎,已经不是你们原来认识的大炎了。” 殷诚站起身,走到他们身边,众才子不由得正襟危坐。 “这两年来,大炎发生了什么,你们都很清楚。” 殷诚的语气突然变得有些伤感,全然没有了刚刚的咄咄逼人。 “肥皂、玻璃、水车,各种你们之前闻所未闻的东西突然出现,诸位难道就没有怀疑过么?” 说到这里,诸才子皱眉点头。 若说他们没怀疑过,那是假的。 但若说他们怀疑过,也不尽然。 众人更多的感受则是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感觉像是被抛弃了。 被这个时代所抛弃。 殷诚早就让陈帆做了调查,在还没有来济州之前,陈帆的调查报告就送到了南楚。 当时出了殷诚谁也没有在意这些关于大炎各个阶层的调查报告。 报告中显示的结果很清楚。 那就是大炎的读书人开始迷茫了。 不管是时代的变迁,还是他们所了解的事物的变化,全都不在他们的理解范围之内。 在很多读书人看来,现在的大炎,是有史以来,礼崩乐坏最眼中的时代。 君不君,臣不臣。 最重要的是大炎已经接近一年左右没有皇帝了。 历朝历代,从来都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没有皇帝,让许多读书人不适应,也不能够理解。 甚至让他们感到恐惧。 俗话说,学会文武艺,活埋帝王家。 现在皇帝都没了,他们的一身本领如何施展? 四书五经里没有教他们如何面对这种情况,子曰诗云也没有告诉他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这也是五万读书人齐聚济州的原因。 这个群体本身就压抑到了极点,恐慌和不安到了极点。 急需一个理由,一个由头将这种压抑、恐慌和不安发泄出来。 殷诚的科举改制,恰恰给他们提供了这个机会。 所以很多读书人来济州,其实并不是奔着要批判太子科举改制来的。 纯粹就是当成了一次出游,一次结交朋友发泄心中消极情绪的旅行。 殷诚见到不少人面色凝重,像是在思索着自己说的话,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种情况下,能够不一条道走到黑,愿意想一想自己说的话背后的寓意,说明这帮读书人还没有到不可救药的程度。 “大炎现在是什么样子,我就不多说了,诸位都很清楚。” 殷诚慢慢的踱着步,走在众人的队列中,沉声说道:“咱们单说科举改制这件事。” “当初德贤皇后创办科举的时候,天下读书人也是反对的。” 殷诚说着,从袖筒之中拿出一本册子来,随手交给了自己身边的某一位才子。 那位才子诚惶诚恐的接了过来,十分紧张。 “这是当时史官记载的史料,德贤皇后将之封存了,因此并没有多少人知道。” 周围的几个才子侧过身子来,想要看一看这上面写的什么。 “你们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科举的创办现在看来,乃是有利于天下读书人的,尤其是家中贫寒的学子,更是其改变命运的机会。” “但为什么当时大部分的读书人都反对呢?” 殷诚看着他们问道。 众人摇了摇头,谁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当时的读书人会反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