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红小鬼_三六七章 革命的陕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六七章 革命的陕西 (第2/2页)

了中国公学。很多我们的革命党人都是这里得到的教育,还有不是革命党的胡适等人。这都是我早年的活动。后来认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办报纸,协助起义活动。这你应该听说了。”

    张静江说:“是滴。你在上海的《民呼日报》,和我在巴黎的《新世界》都用我的钱。我们俩都是西元1906年加入同盟会,你在日本,我在星加坡,都是胡汉民做介绍人。”

    于右任说:“我做的是全国的造反工作,我是造反的长江大都督!当然你做的也是全国的,不过是造反的财经工作。在陕西一线进行活动的一直是井勿幕。我最不愿意提起的这个人啊!提起来我的心就痛啊。他比我小十岁,却死在了叛乱的刀客的手中。”

    张静江知道,井勿幕这人也是个圣人。自己虽然也被称为革命圣人,但井勿幕这个人,不计名利,舍家为国,舍身整军,从15岁起就参加革命,凡15年。死时候也就30岁。

    张静江说:“井勿幕是一个革命圣人,今年才是他的40冥寿。”

    于右任忍不住泪水,说道:“死前才30岁。年轻轻地就有了白发。年轻有活力,但又少年老成。我在后面主持,他在前面指挥。陕西革命,主要有他。在陕西,跟我谈得来的人,也就是他了。”

    张静江不吱声。这种生死考验的战友的情谊,是永远也忘不了的。

    于右任擦擦眼睛,说:“这是二次革命反袁以后的事情了。我还是说辛亥年吧。陕西辛亥革命,全赖在日本成立的同盟会陕西支部主持,支部长换来换去,但井勿幕始终是一个骨干、大家的主心骨。在1906年他们就在陕西活动了。这些我都清楚。后来,孙逸仙的计划是让陕西先发动,因为南方总是失败,让内地陕西牵引清廷的力量。”

    张静江问到:“当时在陕西已经有了‘三合会’,也就是同盟会、哥老会、新军的陆军同学会。那时候你怎么还在上海?”

    于右任说:“我是一个文人,去了也没有什么做用。我只是在文字呼吁方面发挥长处。那时候我已经创立过三份报纸,建立过两个大学。我做这些事情就不仅仅是陕西一省的革命了。”

    张静江没有说什么,又问到:“我当年在海外给孙先生筹钱,不知道陕西辛亥革命的过程,主力到底是谁?三合会的同盟会,哥老会,新军的陆军同学会,那个为主力。”

    于右任说:“从后来的实际发展看,应该是哥老会和刀客,一般的刀客,就是范禁的武士、侠客,他们一般都是帮会的,或者自己就是一个自立的帮会头头。新军的军官同学会,是整体军事的指挥者,同盟会就是宣传、鼓动、调和的作用。”

    张静江还是摸不清头绪。他试探地说道:“听起来,是同盟会领导刀客的革命?”

    于右任叹道:“你应该清楚啊。我们国民党在辛亥革命的成功,就是一个大的同盟会,领导帮会的革命。这是井勿幕和钱鼎坚持的,也是他们从广州暴动学过去的。**领导工农,我们国民党领导刀客!后来国民党采用联共、联苏、扶助工农,这才逐渐由自己的军队,但还是有帮会和刀客的特点;与共-产党底层的工农革命还是不一样。”

    “刀客还是要利益的,也是保护私有制的。”

    张静江说:“你是一个老报人,说的透彻啊。这些刀客,后来还是弄成了乱子了。西北现在的刀客还有么?”

    于右任说:“成精的没有了。杨虎冬(杨虎城原名)算是刀客在乱世的最后演出了。李云龙李虎臣已经是拔了牙的老虎。但是隐身的刀客还是有的。这也是强令庸要注意的。”

    张静江说:“你再评价一下陕西的革命者吧。我听听里面的道道。”

    于右任说:“我就说说他们的情况,你自己评价吧。咱们选择10个以内。挑主要的5个人,我给你介绍陕西的人文思路和他们的结局。供给你参考。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