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红小鬼_六〇八章 民国军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六〇八章 民国军官 (第1/2页)

    第608章山地战术

    第十军团的军团长周建屏,云南宣威人,39岁,云南讲武堂八期,他也是陈奇涵的老同事。【】他们一起在朱德的南昌军官训练团工作过,那时候陈奇涵是参谋长,周建屏是副官长。还有一个去留学德国又去苏联的刘安恭,是副团长,现在在北军战场服务。

    周建屏说:“我们第十军团要针对山地训练,所以要研究山地战争的技巧和设备。参谋和后勤,一定要多听士兵的意见,开发出合适的战术和兵器,装具。”

    十军团参谋长韩浚是黄埔一期,湖北黄冈人,38岁了。他是大学毕业才到孙中山大本营当科员,然后去读黄埔一期的。毕业后参加东征北伐,后来又到苏联红军大学中国班进修,回国后任职武汉学兵团连长,第二方面军总部参谋兼职警卫团参谋长。

    他与团长卢德铭等人拜访武汉向警予。归队时候正事南昌暴动的紧急时期,遇到民团盘查。团党代表辛焕文牺牲,参谋长的他被俘,卢德铭走在后面没有被发现。

    结果卢团长找到成为江西临时边防师的警卫团,去井冈山路上,也牺牲了。

    韩浚就是唯一活着的警卫团的团级军官。余洒度还只是第一营的营长,当然一营长名义上都是团附。

    韩浚现在作为十军团参谋长,是因为的他学历很高,工科大学毕业后从军到黄埔,再到红军大学。他也是四军军长张发奎的爱将,是军部参谋兼职警卫团参谋长。

    韩浚说道:“这里的山地很典型,不是连绵大山,而是**山峰的石林一样的连绵不断。所以土匪和农军的回旋余地大,对我们的士兵体质要求比较高。我会整理出一个特别旅,专门研究这种山地地形的作战方式。”

    陈奇涵问到:“你现在估计需要什么装具?”

    韩浚说:“估计要有能够发射的登山爪,还要有小组渡河用的冲锋舟,要配老型号的毛瑟枪,狙击远方目标;还需要花机关枪消灭近处的集群目标。其他的不需要动力的小器具我们可以自己制造。”

    总部参谋处长彭干臣也是黄埔一期的,年龄31岁,湖北大别山人。比一般黄埔一期同学资历深,但是比不上一期的韩浚。那时候很多人都去军校镀金,年龄差异太大。

    他记下了十军团的要求,准备派出几个参谋帮助十军团总结山地经验。

    十军团参谋处长钟文璋也是二方面军警卫团出身,韩浚的部下。他是余洒度师长、余贲民副师长时期的朱培德江西边防军暂编第一师参谋长兼一团长。27岁,黄埔二期。

    他没有上井冈山,是因为向毛委员的文家市靠拢的时候,他带着前锋二、三营战斗队形前进,被余洒度收编的贵州友军前锋邱四团突然回身突击,伤亡惨重。恼羞成怒,自觉得无脸见人,直接回湘西老家了。他的部队被同团的后卫一营陈浩营长收容。

    被红军总部重新收容培训后,派给了第十军团。重新做人的钟文璋,特别注意友军。十军团参谋处指导行军作战,谁也不信,各单位都是双岗双哨,相互也不能靠近,别说十军团外的友军。

    钟文璋这时候说:“我还是头痛友军的鉴别,我们这里各系统的部队都有。尤其是农军,你说不准他们的想法,我记得平江县驻军时候,胡筠就派人参军到友军搞枪。”

    那时候余贲民在,他与胡筠是战友。他带上井冈山的平江工农义勇队人马,都是和胡筠、李宗白等人合伙发展的。他还是胡筠的革命引路人,但是革命动机估计不如胡筠了。他本来就是大清朝湖南新军混成25协的49标的士官学堂毕业的,连长,老式军官,1888年出生,43岁了。辛亥后在平江团防局长任上发展胡筠。

    他曾经与带队浏阳工农义勇军的黄埔四期苏先骏争当整编后的贺龙20军的**团长,而整编不成,最后加入招兵买马的余洒度师,当上了副师长,部队编入一团和各团。

    当然,他和毛委员都是湖南25协的战友,毛在50标当兵,他在49标当军官。后来毛把他发展成下线,他发展胡筠。

    这时候,余贲民说话了:“你不要总是过敏好不好。你的一团那时候就是太相信贵州的邱土匪了。我的兵也被你带走,被邱土匪打死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