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六三九章 警备队体制 (第2/2页)
谁做得好,谁有功。我会考虑优先安排上学或者培训。”龙云讲完,走了。他还有很多地方的事务要处理。孙渡与这些军官们开始讨论整编计划。目标就是四个警卫队旅。一个旅,三个团,九个营,加上旅、团直属部队,总共12营。军官们看到事情尚有可为,因为毕竟需要一半以上军官留下。现在的师也是2个旅,那么也就是裁撤一半的部队。还要除去一个张冲师。不过还有几个**团而已。孙渡说:“你们不要高兴太早。这次整编不是原样的,职业军官体系;士兵也是训练后混合编制。”军官们问:“这样岂不是把战斗力弄没了么”孙渡说:“不培训的话,确实如此。所以要培训这就是我要告诉你们的。你们会统统参加培训,然后再录用。不过你们不愿意只是把军人当作一个职业的,可以离开这里到龙主席那里候着,估计会有县长的实缺递补。不过仍然要参加县长的培训。”军官们问到:“职业军人就是打仗,不问世事么”孙渡说:“不是。除了打仗,你还要懂得道理。这些道理无外乎共和、国防还有民主自由的一些知识。”军官们无话可说。孙渡说:“好了。你们无论将来怎么选择,现在都要打起精神,带好部队,听候整编的命令。”众人都是军校的毕业生,服从命令,回去尽职尽力。云南已经闹过很多次了,政变军官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他们已经看明白了。云南人心思治。这是改编的好时机。驻守五华山的红军陆战队旅,已经安顿好了。张冲作为地方军队的参谋,领着旅部一干人等参观辛亥革命的战场,有些纪念碑记录了当时辛亥重九起义战斗的英雄。其中有文排长牺牲的记录,攻打总督府时候被机枪扫射而死。赵恩溥赵博生问到:“总督府的防守这么强,是谁在坚守”张冲答:“19镇的统带,现在叫师长,钟麟同,自杀未死被砍头;还有辎重营长范钟岳,战死的;七十二团团长罗鸿奎被俘不投降而被杀。七十二团第三营营长张恩福也同时被杀。”赵恩溥说:“他们都埋在哪里了”张冲不知道,问随身的警卫。警卫答:“我听说,这些人的尸首都被家人收走了。”赵恩溥说:“云南重九起义,新军战死的都不外是内部互杀。中国近代的军中杀戮,就是从辛亥年起。那个辎重营长范钟岳,字静甫,直隶盐山县人。我的同乡前辈,也是保定系、北洋系的前辈。”张冲不知赵博生所云为何说道:“博生,当时新军中反对革命的都是北方人,师长就是山东人,都很顽固。还有当时的布政使也是祖大寿的后人,世增,不肯投降也被杀了。”赵恩溥说:“是的。他们是北洋系的。自然是听从军令,不会投降的。”张冲不语。这是历史定论了,辛亥革命是进步的还有什么好探讨的。赵恩溥说:“我既然驻军在此,自然不能不问家乡前辈的事情,尤其是辎重营的范营长,还是我的同为盐山县的前辈。我的意思是要建立一个辛亥重九国变的殉国纪念碑,你看是否可行”张冲说:“你这可就有些出格了。你可知道,辛亥起义可是民国的正统,红军总司令朱玉阶也是进攻的一方。”赵恩溥说:“新军都是大清创立的军校培养的。我还是北洋军模范团的士兵。这些牺牲的都是我们的前辈。他们有自己的信仰而已。”张冲说:“那民国算什么如果我们纪念那些殉清的,我们民国算什么”赵恩溥说:“民国算什么你以为民国算什么民国,就是各种信仰都有的人的国。人民不可能有一种信仰。民国就是宽容的国”张冲说:“你这种说法可是不多啊。”赵恩溥说:“所以才有党国,那不是民国,那是另外的大清我们是军人,自然要崇敬军人的牺牲为国的精神。在民国,你可以随便信仰,而不必被追究。”张冲说:“你既然这么说,我是不好说什么。但你最好还是以同乡名义立碑。不要牵扯太多。”赵恩溥说:“我给同乡范营长立碑,自然不好不管他的长官钟师长。但是这个碑,只涉及到军人。世增的文官,我不负责立。”张冲说:“你还是汇报给龙主席才合适。”赵恩溥琢磨一下说:“这里的地皮是地方的。看来还是要请示地方政府。”张冲已经无心在介绍下去了。但是赵恩溥还是拉着他,看完了所有地形,做了军事布置。赵博生是一个能打硬仗的军人,所以布置的是滴水不露,明哨暗哨,交叉火力配合。这还只是临时布置。看得张冲钦佩不已,保定讲武堂的水平,不弱于云南讲武堂。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