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56 政通人和 (第1/1页)
我能打造神器正文卷556政通人和越京城,王宫。 金鳞城减免赋税的政令已经确定,但是细节上还需要一些讨论,于是越王就带着三位大学士和主管赋税的户部尚书一起开小会。 “十税一,是不是仍旧有些多了?”越王意有所指。 既然是收拢人心,他便不在乎再稍微多减免一些,甚至直接免除也不是不能考虑,毕竟只是一城之地。 三位大学士听罢,皆是微微颔首,李阳大学士一拱手,“老臣以为,十五税一比较妥当。” 刘康大学士一拱手,“臣,附议。” 李公谋,刘公断,这就相当于直接堵死了越王免税的心思。 越王有些犹豫,思索一二,终于点点头,减免赋税也不是随便减免的,金鳞城又没有遭遇什么天灾,直接免除赋税确实有些过了。 谢言大学士抿着嘴,一言不发,根本没有开口的意思,在这件事儿上,他倒是觉得怎么都行。 “十五税一吗?”马尚书手上掐算着什么,一下就把越王和几位大学士的目光吸引过去了。 事实上,他们都有些担心,这马尚书不会在这个时候犯那犟驴毛病吧,郡马爷语录里说的“守财奴”八成就是他了。 “一季稻收成算十成,再生稻大概是其收成的一半,算做五成,那就是总计十五成……”马尚书嘴里念念有词,声音不大,但是吐字清晰,再加上大家都屏气凝神,倒也听的清楚。 “……那么一季稻十税一就约等于总产量的十五税一!” 马尚书眼前一亮,右手维持着掐算的姿势,左手往上一包,行了一个差不多的礼,“行,十五税一就十五税一,老臣也附议。” 越王:“……” 李阳大学士:“……” 刘健大学士:“……” 他们想的十五税一指的是一季稻,和马尚书这个可不一样。 谢言反应最大,他眼珠子往外一突,开口便道,“马尚书,你这心也太黑了,还有这么算计的?” 马尚书干咳一声,把用来掐算的右手往袖子里一藏,嘴里依旧小声的念叨着,“两季稻的产量更高,我还少算了呢。” 这一波谢言也无话可说了,张了好几次嘴,最后只能长出一口气,也行吧。 其实他只是震惊于马尚书算法之无耻,倒没觉得十五税一有什么问题。 ………… 越王震惊过后,竟然隐隐觉得马尚书的话有几分道理。 一季稻十税一和全部产量的十五税一,严格来说,差别不大,但是你架不住十五税一说出来好听啊。 老百姓可不如马尚书这般会算计,他们大概只知道十五分之一比十分之一少太多了,呃,好吧,他们可能连这个也不懂…… 只不过是换了一个说法,越王一琢磨,国库又不算充裕,要不就这样吧? 三位大学士都是老油条了,一看越王不说话,心里也就有数儿了,马尚书更是嘿嘿一笑,“既如此,老臣这就去办了。” 竟是毫不拖泥带水,似乎早有预料一般。 脸皮真厚!……谢言暗暗腹诽,随后老脸也是一红,“王上,老臣也告退了。” 本来大家都没什么感觉,为官多年,面皮早就厚似城墙了,但是谢言的表现还是让他们多少有些尴尬。 越王脸上也有些挂不住,赶紧挥挥手,“去吧,都下去吧。” 有一说一,他们此举难免有些沽名钓誉的意思,但也确实为金鳞城的百姓减负了,结果终归是好的。 ………… 金鳞城。 吕智掐着刚到的文书,也是瞠目结舌,“原来,原来还能这般cao作?” 不得不承认,朝廷这一波文字加数字游戏玩的很溜。 当然了,吕智也就稍微感慨一下,接着就让人把朝廷政令发布下去了。 老百姓们一听减免赋税了,自然是一片欢腾,特别有一点,郡马爷和城主都是言出必践之人,他们信得过。 讲道理,别以为告示贴出来了,明明白白说了要减免赋税,就真的会减税了。 明着减税,实则暗中巧立名目多拿多要,最后一算,甚至比没减税之前收的还多,这种亏老百姓们吃的太多了,还真不能高兴的太早。 不过这一点金鳞城的老百姓不担心,吕家执政金鳞城快一年了,还从未食言过,一次都没有。 这一年以来,吕家的信誉算是彻底建立起来了,一句话,信得过! 什么是朝廷威仪啊?什么又叫公信力啊?这就是! …………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千篇一律的日子转瞬即逝,此时已是深秋,秋收已经完毕。 这天,随着金鳞渡口阵阵的呼喊声,尤海的船队再次满载而归。 金京大运河还没修完,但是吕智有令,尤海必须得回来了,好在那边还有几个水部郎中在负责,倒也不至于出什么纰漏。 “快看,船,大船来了!”“什么大船,那是咸鱼来了!”“√,是美味可口的小鱼干。” 黝黑的尤海站在船头,冲着河岸上挥了挥手,哎,这么多人欢迎自己,就很舒服。 尤海现在是水军百夫长,身边自然是有水军士兵的,眼下这一帮士兵也是在招手,与有荣焉。 自打入了籍,有了官身,尤海和这些水军就不一样了,他们出海打渔不再单纯的为了银子,身上也是多了一份责任感。 这或许就是屁股决定脑袋吧,追求的不一样了。 ………… 吕府新宅。 尤海到了,吕智特意办了庆功宴,当然不止是为了尤海一人,现下秋收完毕,这一年的政事就算到头了,也合该庆贺一番。 “姐夫,我在渡口上看见百姓们喜笑颜开,可是大丰收了?”尤海这就是明知故问了。 吕智挺直了身子,一口小酒饮下,“嘶,丰收,大丰收了!” 因为再生稻和两季稻的推广,金鳞城的粮食产量一下翻了一番,一年足足顶得上过去两年,家中有了余粮,老百姓能不乐疯了吗? 哎,吕智之所以召回尤海,也是为此,这边需要他用大船运送赋税钱粮。 尤海又问道,“姐夫,你可听闻金鳞城记?” 吕智微微颔首,那是城中大儒所做,其上有言,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