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9、咱可不是小商贩  (第1/1页)
    “大勇啊,你得好好跟他们商量一下了……”    “是啊,”大勇也有些作难了。    “这样吧,你跟他们说,春节前一定让她们背上包包。”    “嗯,那就行。”    “我一会儿就带着东山村的驴车过去,你可维护好秩序哦,咱们手套换包,换了就走。”    “放心吧。”    手套换包这事儿吧,要是真较起真儿来,也是不太合适的。    虽说厂子给工人们发放的劳保用品是福利的一部分,但这是让他们劳动用的。    既然用不完,那我们下次少发点可以不?    好在这会儿工人地位比较高。    一些领导甚至刚从五七干校回来,习惯夹着尾巴做人。    只要你别弄得太过分,他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从屋里出来,大勇赶紧蹬着自行车上班去了。    童建国则直奔东山村而来。    现在跟东山村的人熟悉了,童建国拿着纸条就可以收钱了。    500多元的包包,换成劳保用品折算一下一共是800多元。    也就等于说,童建国这一趟赚了300元。    当然,要刨去劳力士,还有路费、住宿费都算亏的呢。    村子里派来一辆驴车跟童建国回来拉包包。    两麻袋包包扔上驴车,就急三火四赶往重机厂。    大勇早在那边安排妥当了。    按照清单,包包搬下车,各种手套、鞋子、帽子,以及其他劳保护具纷纷搬到车上。    但还是引来了青工围观。    是几个女的,她们探头探脑:“真的没有了吗?”    “会有的!春节前一定会有的。”    好一顿安慰,她们这才散去了。    童建国怕再有人来纠缠,连忙催促车把式赶紧离开。    正往重机厂外面走着,突然身后另有一辆马车急匆匆地追上来。    赶车的车把式直喊:“小兄弟!小兄弟!”    童建国回头一看,有些眼熟,一时半会儿没想起来。    “您是……”    “我是园艺的啊!”    童建国这才想起来了,这是园艺那个给他送鸡蛋的老牛。    “牛大哥啊!”    “哈哈!你这手套换包也不错啊。”    老牛上次看到童建国鸡蛋换粮票,眼下又手套换包,肯定从中看出些什么名堂了。    寒暄几句,老牛讪讪地说:“你这营生不错,能不能让咱也……”    童建国明白他的意思,他也想跟着干。    虽然不太乐意,但挺大个人张一下嘴不容易,童建国就含糊其辞地答应:“行啊,下次吧。”    “好咧!”    老牛欢快地扬起马鞭。    “俺先走了啊!”    回到东山村,郭子和工头们卸下劳保用品,清点了一番。    “嗯!错不了!”    “没事儿我先走了啊。”    童建国推起自行车准备离开时,为首的工头却叫住了他。    “等等!”    几个工头低声商议几句。    为首的工头拿起一双翻毛大头鞋递过来。    “小兄弟!让你忙活半天,实在没啥好送的,要不这双鞋送给你吧。”    “别啊!你们留着吧。”    来回跑了这么多趟了,东山村的这些人常年在外跑,都见多识广,他们肯定知道童建国从中赚到钱了。    但这会儿人对金钱的意识还不那么强烈,还比较看重人情世故。    所以,就算童建国赚钱了,每次他们还是时不时要表示一下。    童建国接连推辞好几次,郭子在一旁也劝说:“童哥,你就拿着吧。你老往北边跑,这棉水袜子也不顶事儿啊,你要冻坏了,谁给我们找粮票找劳保用品啊。”    这次到盛京上货童建国还真是冻惨了。    盛京比蓝城温度低将近十度。    火车外面都结着一层冰壳子。    在车厢里的时候,因为人多尚能顶一阵子。    下车时,双脚都是木的。    为首的工头也说:“是啊,小童,你拿着吧,我们的粮票和劳保用品还差的很多呢,我们还指望你呢。”    “好吧。”    童建国这才接过翻毛大头鞋了。    这家伙,又是连吃带拿的。    回到家里,童建国就开始合计大勇的事儿。    鸡蛋换粮票、手套换包,大勇都帮了大忙。    而且接下来,还少不了麻烦他。    总得给人家表示表示。    虽然上次给了他点猪下水,但显然是不够的。    其实,童建国更想直接给他钱,给他提成。    但那会把他吓着,眼下的人还没有这个意识。    正琢磨着这事儿,突然就听到院门外有人在说话。    听声音有点耳熟。    童建国连忙披上大衣穿上鞋子出来了。    只见院门外有人在问:“姓童的是哪家?”    童建国推开院门出去一看,原来是老温。    他骑着个白山加重自行车,车后座驮着个大筐。    “老温!是你吗?”    童建国连忙打招呼。    “嘿!老弟,真巧啊。”    “来!赶紧进来!”    童建国把老温迎进院子。    到了跟前,童建国才看出来,他的大筐里装的是苹果。    “来就来了,拿什么东西啊。”    “唉,客气啥。”    童建国给他搭手,一起把苹果抬进屋里了。    坐在炕沿上,老温四下看看。    “你那些包呢?”    童建国得意地点点头:“没跟你说嘛,我这是对缝儿,回来就直接发出去了。”    “厉害!”    老温竖起大拇指。    “你的那两包烟呢?”    “也都批出去了。”    “你也不简单嘛。”    “呵呵,薄利多销嘛。”    原来,老温并不像那些街头小烟贩一样沿街叫卖。    他是他们的上家。    至于一趟赚多少,童建国也不好问。    但应当不如童建国的包包。    “你这营生是不错,就是有点……”    “不安全是吧?”    “是啊。”    “哈哈,其实吧,还行,富贵险中求嘛。”    “说得好。”    “而且,这次您看到的情形是个意外。”    “怎么了?”    老温叹口气:“像我这样来回跑的,跟乘务员、乘警都混熟了。这都大半年。结果那天突然换班儿了。”    童建国笑了:“我就说嘛。”    “再说,真遇到麻烦嘚瑟不开了,就只能不认账了,该舍的财就得舍。千万不能认死理儿。”    “说得对,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妈的,这些年我认死理儿吃老亏了。”    “吃一堑长一智。”    “嗯。前年,我们一块儿有个伙计东西被查出来了。乖乖让人拿走就算了,他非得跟人犟犟,结果进去了,到现在还没出来。”    “这属于舍命不舍财啊。”    两人闲聊几句,老温突然想起什么,从炕上蹦到地上。    “哎呀!该走了。”    “着啥急?”    “明天还要跑一趟呢。”    “又到盛京?”    “是啊。你去不?咱俩搭个伴儿。”    童建国眼下的包包已经全部出手了,他当然想立刻再跑一趟。    可明天就是腊八节了,该参加同学会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