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之挂机人生_第一百零六章 闹剧结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六章 闹剧结束 (第1/3页)

    因为承诺五章之内那谁死,一合计好像不够,灵机一动两章合一章,这下够了,还有得多,机智如我真是——别打别打~

    ——————————

    卢国公!申屠烈!

    这是一个也许会有些让人陌生的姓名,但是他的爵位和姓氏,就令人不由想起一个人。

    前代卢国公,申屠疆!

    卢国公,奉忠义,未得殉国先非命。一句童谣,说不清的故事。

    八年之前,皇帝以‘莫须有’之罪名处死汉王一家。天下激愤,多少人等待皇帝驾崩后,还位给曾为先帝太子的汉王。

    天子无德,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然君是君,臣是臣,作为臣子难道要造反吗?一时间,朝堂之上三公九卿十二人,五人挂印而去,辞官归隐。

    又有义士二十三人,不满汉王死后仍背负罪名,不得入宗庙供奉。密谋逼迫皇帝,欲为汉王洗刷冤屈,得入宗庙供奉。

    不料消息为人泄露,一夜之间二十三家被悉数灭口。民间称二十三君子,领导剩余二十二人的,正是当时的从二品骠骑将军——申屠疆!

    众人看向孟羽的眼神一瞬间就微妙了,有不忍,有敬重,有怜惜,有无奈。

    惜乎烈士遗孤,今日也遭此劫。孟羽的来唐门所求的毒药是要干什么,大家都清楚了,为父报仇!

    但是道理大家都懂,事实却是似乎这个遗孤不是很有节cao,来偷东西还把人家儿子给弄死了。要钱还要命,典型的土匪做派吗,这么搞想给他求个情都不好下嘴。

    “哎呀呀,看我这记性,差点忘了公爷还没松绑。”雷鬼哈哈一笑,一挥手吩咐左右去给孟羽松绑,一双眼紧紧的盯着唐大先生。

    显然他不是想要给孟羽松绑,而是想试探唐大先生的底线。若是唐大先生怂了,那自然皆大欢喜,要是不怂,也能从他拒绝的力度估摸出他的底线。

    那四人大咧咧的走上前,其实一身上下已然内力运起,随时防备唐大先生可能的出手。

    五丈,四丈,三丈......

    很多人都在看,他们在看戏,因为他们也想知道唐大先生会不会退缩。

    离唐大先生还有三丈,大殿内吹起一股微风。

    丐帮穆祖文略一摇头,叹道:“来了。”

    噗噗噗噗———

    下一秒,四人齐齐倒地不起,身上衣袍鼓动,内力运转到极致。到这丝毫没有作用,他们就像是被人给按在地上一般,不得丝毫动弹。

    一缕缕清风拂过,唐大先生斑白的鬓角被微微吹动。

    唐青云瞳孔微微一缩,这和唐大先生刚刚对自己释放的杀气不一样,这纯粹是内力的一种运作方式。

    护身真气,唐青云也有。薄薄三寸,加上剑气的锋锐性质倒也算得上刀枪不入。

    而唐大先生,三丈......

    没错,压着那四人的莫名力量就是护身真气的一种应用。一种粗糙狂野的运用,海量的内力化作一座大山压下去,任你有多精妙的身法都无任何作用。

    雷鬼的脸冷了下来,这种回应简直是最不给面子的回应了。一句话不说,过来就是干!不给你讲道理,不和你说条件,你过来就是死!

    “唐门主,这就是你的回应吗?”

    “......”唐大先生连看都懒得再看他一眼。

    寂静之中,两声椅子被推开的声音格外刺耳。公孙况的四哥再也无法假装没认出来了,事实上,公孙况刚刚见到孟羽就认了出来,但被他四哥公孙蔑按了下去。

    申屠疆的死,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定义。作为不掺和朝政的武安君府,他们能不搀和进去就不掺和进去。

    但现在,既然一切都被挑破。代表兵家的武安君府,就再也不能假装没看了。

    武安君府的教条里只有两个字,忠义!忠是忠于华夏大地、忠于中华文明的忠。义,是义气的义。

    先祖死于皇帝猜疑,后人自然谨记教训。武将,从来是被统治者猜疑的对象。尤其是功高盖主、战功彪炳的将军,大多没什么好下场。

    从秦末开始,兵家与统治者之间就形成了一个默契。皇帝猜忌一个将军,在他被皇帝杀死后,武安君府就代表兵家为他保留一条血脉。

    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之时,类似项羽这样的人,则会帮他保留传承。

    若是太平年间犯了造反之类的大罪,视为背叛中华文明,就不循此例。

    申屠疆的定义很模糊,说是谋反,也没想过谋反。说不谋反,身为骠骑将军,网罗这么多人想要威逼皇帝,这和谋反也没区别了。

    对着这么个敏感的事情,一直以来都是秉持装作看不见的原则。但近日既然看见,也不能任由这么一丝血脉消失!

    “唐世叔,申屠将军义薄云天。申屠烈作为将军最后一丝血脉,武安君府实在不忍其消失。故侄儿代家父向世叔恳求,为申屠将军留一丝香火吧!”

    说完,兄弟二人一躬到底。

    唐大先生睁开眼,他明白这是武安君府的态度,也是他们一千多年来的坚持。但他还是不能答应,答应了他,唐门如何自处?

    “我儿在天之灵,如何告慰?”

    公孙二兄弟一时语塞,杀子之仇不共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