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6 一出戏 (第3/5页)
,见过你大哥。你们兄妹也好多年没见面了。” 大哥也来了吗?! 她方才只注意她父亲去了,如今听了父亲的话,叶紫这才泪眼朦胧的看向父亲身边,果然,她的哥哥站在父亲身边含笑看着她。 依旧挺拔的身姿,依旧俊朗的容颜,依旧如青松般高洁的眼神,依旧如原来暖阳般的笑,岁月没有在他身上留下任何痕迹。只是举手投足间已不再似原来那个时刻护着她的少年,如今眼前的人倒更具备着一个上位者的气势。但这股气势因了他暖阳般的笑,不但没让叶紫觉得疏离,倒让她觉得她更安全了,因为她的哥哥比原来更成熟、更有迫人的气势了。 “哥。” “紫儿。” 轻抱着唯一的妹子,叶问有一下没一下的拍着妹子的背,柔声细语道:“节哀。” “哥。” 见妹子恸哭不已,叶问由了她泪湿他的衣襟。待她停止哭泣,叶问这才一把拉过站在身边的一位小少年,道:“叶歌,来,见见你的姑姑。” 叶歌! 叶紫心中一惊一喜,急忙抬着哭肿的眼看向她哥手指的身着青衣,腰系玉带,披着狐茸斗篷的少年。 少年削瘦的身材至她肩高,一头墨黑如缎的长发整齐的束着,清俊的长相上却生得一双虎目剑眉,无形中看着便有了冷峻之意。和她大哥叶问少时简直如出一辙,小小的年纪便已具备清贵之气。只是如今,他那双赛黑曜石的双眸中,盛满着好奇。 终究只有八岁的年纪,哪个小孩子第一次看到亲姑姑会不好奇呢? 叶紫一把拉过叶歌,喜爱说道:“打你出生,姑姑便没见过你。来,这是姑姑送你的。”语毕,便将自己打小挂着的金锁取下挂在了叶歌的脖子上。 直到此时,那抱着林璇的老嬷嬷才赶到,小醋坛子林璇一见此场景,眼睛便红了:为什么我喜欢的东西总要不来,偏偏别的人不要就能够得到呢? 小醋坛子的心发着酸,只是一个迳的瞪着叶歌胸前那挂着的金锁,伸着手指在口中纠结的吮着。 乍地看到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虽然是第一次看见,虽然她仅着一袭孝衣,但那如黛的眉目、绝丽的姿容对于叶硕、叶问而言是那般的熟悉。那简直便是叶紫幼时的翻版啊。 叶硕率先上前,从老嬷嬷怀中抱过林璇,亲了又亲,道:“璇儿是不是,你就是璇儿。快,叫外公。” 林璇这个时候哪还有心神唤外公,更没有心神应付这个外公的不时亲吻,她只是时不时的扭头避开外公的亲热看向叶歌,只是盯着叶歌胸前的小金锁看着。 “璇儿,乖,叫外公。还有,那是你舅舅。这个是你的叶歌哥哥。” 叶紫指着叶硕、叶问要宝贝女儿叫人。可宝贝女儿这个时候哪听得进她的话,仍旧一个迳的瞪着叶歌的胸前,搞得叶歌莫明其妙、不知所措。 叶问似乎知道这个小醋坛子的心事似的,伸手将林璇从老父亲的怀中硬抱了过来,然后亦从脖子中取出挂着的小金锁,在林璇面前晃了晃。 林璇这才回过神,呆呆的看着叶问。 叶问挑高眉,问:“喜欢吗?” “喜欢。” “叫声舅舅便送予你。” 方才模模糊糊中似乎听母亲说叫外公、舅舅的来着。林璇看了母亲一眼,母亲点了点头,她这才又看向叶问,清脆道:“舅舅。” 喜爱的亲了林璇粉扑扑的小脸颊一口,叶问将金锁挂在了林璇的脖子中,道:“舅舅送给我们璇儿的见面礼。” 轻轻的抚着金锁,林璇不好意思的看了叶问一眼,最后柔柔的亲了亲叶问,细声道:“谢谢舅舅。” “璇儿,还有我,外公呢。”叶硕佯装怒目瞪眼表示自己的不满。 一看这个胡须皆白的老爷爷,感觉就像看到了自己的爷爷。既然舅舅来了,那母亲口中时常提及的外公肯定也来了。林璇得了金锁,整个人都是高兴的,是以高兴的喊了声‘外公’。 叶硕闻言,喜爱得伸手轻拍了两下林璇的小脸,道:“真是个小乖乖。” 一见这个粉雕玉琢、似画中走出的仙女妹子,叶歌就喜欢上了,急忙自我介绍,“我呢,还有我呢。我是你哥哥。” 眼前的哥哥肯定就是舅舅的儿子了,母亲亦是时常提及的。林璇清澈之极的大眼睛盯着叶歌,道:“我有大哥哥,还有二哥哥,以后,我叫你三哥哥,可以吗?” 林镜之十八了,林念之十二,叶歌八岁,这声‘三哥哥’确实使得。 对林家的人再熟悉不过,叶歌细细算了算,点头道:“行,由你。” 闻言,林璇便笑开了花,示意叶歌靠过来。 叶歌不明白她此举用意,自是靠了过去,不想她低头在他的脸颊上亲了一口。 之于林璇而言,她亲她喜欢的哥哥们习惯了,这是她表达喜欢的一种方式。 但之于小小的冷峻哥叶歌而言,他却有些不习惯,脸禁不住的红了一红。 “好了好了。”见孙子、外孙和洽,叶硕也高兴,看向林老爷子道:“我有一事相请。” 不待问叶硕相请的是什么,林老爷子却是爽朗的一笑,一把提起叶歌跨坐到他肩膀上,然后一直将叶歌背到了老妻的灵柩前,接着便一把将叶歌甩上了老妻的灵柩之上。并叮嘱着林念之,道:“将你表弟抱好了。” 叶硕所求,正是求林老爷准许孙儿为林老夫人摔丧驾灵。 二人一生为挚友,有许多话不必说便心意相通。见林老爷子此举,叶硕的虎目中便有了泪花。 早知道了叶歌的身份,知道是自己的表弟,林念之急忙懂事的将叶歌抱在怀中坐稳。小孩子终是不知人间生离死别的愁苦,于是,两位少年便在灵柩上相互攀谈起来,倒也冲抵了许多送行的悲苦。 其实,依林老夫人仙逝的年岁来看,属白喜事,倒真不必太过悲苦。只是依个人心情而定。 经了叶家一事,送行的队伍再度缓缓启动。 至酉时,方至墓地。 随着林老夫人的灵柩方方落地,送行的人群中不知是谁说了句‘听闻,勤国夫人的墓室甬道内设了三道石门’的话。 声音虽细,但因了北风呼啸的原因,那话便清晰的传了很远很远。 东傲人素有视死如生的习俗,按照东傲的传统,除却皇帝、皇后的陵在元宫甬道内设五道石门外,其余的贵戚功臣和妃主墓一般只设一道石门。然,林老夫人的墓得靖安帝龙今朝特批,承恩特葬,墓室甬道内设三道石门。 紧接着,有人应道‘啊,若真如此,这已不是墓葬了,而是陵葬了’的话。 这话,亦随着呼啸的北风传得很清晰、很远。 林家三兄弟、林镜之、叶问等人蹩眉细听,想辨出说话之人的地方,奈何北风呼啸,辨别不是那般容易。 说这些话的人明显是来给葬礼添堵的,在葬礼上添堵明显就是想给林家难堪。若这个‘陵葬’之事被所有送行的人认定,也就认定了林家‘功高震主、外戚干政’。就算是靖安帝特批,也终究是‘僭越皇权’了。人家会说靖安帝隆恩是一回事,你林家有否推让便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人群之中,上官澜侧耳细听,也不能判定那说出‘三道石门、墓葬、陵葬’的人到底出自何处。他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