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归来之霸宠_121 徒儿受教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1 徒儿受教了 (第3/5页)

。倒真叫他打听出了一些端倪。

    江州死者和湖州死者貌似没有任何关系。但他们二人却和十年前发生在合州的一桩案子有关,因为案发的时候这两个人都在现场。

    逍遥王爷听得感了兴趣,道:“什么案子。”

    “百万银票案。”

    “百万银票案”逍遥王爷搜索枯肠,脑中也没这个案子的具体内容。

    知道好友对这种案子无映像,靖安帝笑道:“百万资产对你逍遥王府而言简直无异于九牛一毛,你又岂会在乎这种小案。”

    知道靖安帝在打趣他,逍遥王爷手执着一颗白子轻轻向靖安帝面门扔去。靖安帝笑着伸手接住。一时间,二人觉得时间似乎突地倒流回了二人年青岁月的意气风发之时。那个时候,他们二人就常常这般打闹。直到林镜镜出现在他们的生命中,他们二人便不再如此亲密,虽然没有因爱生恨,但也有了疏离和隔膜。后来,随着林镜镜的仙逝,经历了战争、体谅了世态炎凉、共同失去爱人的二人这才再度亲如兄弟起来。

    不知不觉,二人居然同时叹了口气,接着相视一笑。

    逍遥王爷道:“说重点。”

    “这个百万银票案中涉及的是一个姓杨的商人,他家祖籍濯州,家族生意做得非常的大。十年前,濯州水灾,接着便起了瘟疫,一应吃喝穿用等物急缺。于是这位杨老爷准备前往湖州买进粮食、丝绸、药物等物回濯州好发一笔横财。但在经过合州的时候,偏偏死得忒巧也便罢了,而他那要用于买进食物、丝绸、药物的银票却是不翼而飞。”

    “就是那百万银票”

    “正是。”

    “这么多,只怕是内贼。”

    “怪就怪在所有陪着他的奴仆、保镖亦在那场事故中皆丧了命。要说有内贼就说不过去了。”

    原来,那杨老板和他的一众保镖住的酒楼居然坍塌了。不但杨老板死了,连陪着他的一众属下亦都丢了命。这要说是内贼就不太可能了。

    听着靖安帝的讲述,逍遥王爷好看的眉微挑,道:“真是巧啊。难怪你方才说死得忒巧的话。”

    “是啊,怎么偏偏那天那栋楼就坍塌了呢”

    “这天灾总是有的,也不知那天合州境内再或者与合州相邻的境内可有地动现象”

    靖安帝摇了摇头。道:“没有。”

    “如果说没有那百万银票的事的话,那酒楼坍塌尚可归咎于一个意外。但如果有百万银票不翼而飞,这样说的话,断不可能是意外了。”

    “你也这么想”

    “是啊,虽说无巧不成书,但太多巧合凑在一处那定然脱不离算计二字。”

    闻言,靖安帝点头,道:“是,我也这么觉得。”

    “既然百万银票不翼而飞,定然有人谋财害命。”语及此,逍遥王爷蹩眉沉思,半晌又道:“你说那个江州死者、湖州死者和这百万银票案有关,也就是说他们二人在十年前那酒楼坍塌的劫难中活了过来。”

    “不错,他们二人那段时间正好也住在那栋酒楼。”

    “这样说来他们是过客,并不是酒楼中人也不熟悉酒楼的构造。诶,我猜猜啊,能够将一整栋酒楼都算计得坍塌的人那此人对酒楼的了解应该是极熟的。应该还有一个和酒楼有着莫大关系的人活下来才是。要不然这件事怎么解释都解释不通。”

    闻言,靖安帝竖起大拇指,道:“不错,还有一个酒楼的掌柜活了下来。”

    啊,果然。逍遥王爷的眉不自觉的挑起。

    只听靖安帝又道:“整座酒楼,除了酒楼掌柜、江州死者、湖州死者三人在那天的灾难中活下来外,其余那些住店的、打工的小二、跑堂的、算帐的、但凡那天在酒楼打杂的都死于非命。”

    “好狠。”

    “你认定是那三人谋财害命”

    逍遥王爷点头,道:“可推断是推断,要有证据才成。”

    “是啊,正因为没有证据,这件案子最后不了了之成了疑案。”

    除非瞎猫撞了只死老鼠,否则这种疑案最后都是翻不了盘的。逍遥王爷叹了口气,道:“其实,这案子当时要追查的话也不会太难,这要看处理案子的人精不精明了。”

    “可惜当时你不在这里,要不然这疑案也不会一拖就是十年无解。”

    “如今这江州死者、湖州死者也许就是解案的关键。”

    “正是。”

    二人说得热闹,一旁的侍卫急忙趁机奉上了热茶,寻个机会让两位谈兴正浓的主子喝了。

    靖安帝道:“江州死者、湖州死者他们二人本无任何关系,但却死于同样的老天有眼案就有问题了。而他们二人人生唯一的一次交集便是他们是那次酒楼坍塌的三个活口之一。最奇的是那江州死者、湖州死者二人出生本就贫困,但自从那次死里逃生后,也许是应了那句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之话,他们的日子倒过得红红火火起来,做什么生意便发什么生意,简直可以用日进斗金来形容。而那个酒楼掌柜从此弃商入仕,在仕途上一发不可收拾,如今更贵为合州的知府。”

    “合州知府于文浩”

    靖安帝点头,道:“是,正是他。说起来,他和西宁王府的王妃于茜月同出一族,都来自世族七贵的于氏一族。不过就血统而言,于茜月的血统更纯正。但若真要论起关系,于文浩和于茜月还没出五服。”

    没出五服,那关系便还算亲近。逍遥王爷笑道:“有意思了。这个于文浩虽贵为七贵中人,但从商说明他是庶出,不被嫡系看中。可弃商入仕且升迁得这么快,没有一大笔银子根本就行不通。所以,他应该发了一笔横财才是。而那江州死者、湖州死者貌似从商发财,但只怕其中也有横财才是。”

    “你和我想的一样。但推测、怀疑没用,一如你方才所言,这事得有证据才是。证据就是那百万两银票。可当年,官府在那坍塌酒楼挖出杨老板的尸身时,大家都没想到会有银票一事。直到杨老板他家的家人前来认尸,办丧事后说及百万银票一事,这才在合州引起轰动。”

    如果是在办丧事前说明百万银票一事只怕此事还有圜转的余地,如果是在丧事之后,这事只怕已彻底的没有圜转的余地了。

    念及此,逍遥王爷道:“一来,查清死者身份再加上来回在路上通知的时间,时间已过去太多,死无对证。二来,杨家人提出百万银票的时间不对。毕竟是在为杨老爷办丧事之后提出。不过,我方才也说了,这案子真要追查的话也不是不无可查。毕竟百万银票没了,但钱庄的票根总还在,只要没有兑付,总还是有希望的。就看官府追查的力度了。”

    “官府追查了,确实有百万银票一事,但这笔百万银票在杨家人为杨老爷办丧事的时候便被人转走了。至于是谁人转走的却是再也查不到了。于是,有的说杨家人是监守自盗,有的说杨家人是想借死者发财,不但盗了银票更想对官府胡搅蛮缠。于是,此案便成了疑案。”

    “这样说,定为疑案也是正确之举。毕竟杨家人在时间上耽搁了。”

    “再说那个时候,江州死者、湖州死者、于文浩亦是受害之人,所有的人还都说他们三人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话。而后期,他们三个发财的发财、升官的升官,似乎也确实映证了这句话。倒是杨老板一门,因那百万银子是倾其财力却不翼而飞,从此杨姓一门穷困潦倒。做为杨氏一门大房的杨老板这一支更是遭受着飞来横祸,他的妻儿皆因病无钱医治而去世。”

    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