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2 老爹 (第2/5页)
审。” 张大郎和张王氏一下子都吓得瘫软到了地上。 “慢着。” 已隐约猜到了上官澜的身份,闻言,于文浩对上官澜自是不敢怠慢,揖手道:“这位公子,您这是要?” “就在这里审。” “您不是说这豆腐铺门前不适合做大堂?” “既然你在这豆腐铺门前定我徒儿的罪,那便得在这门前替我徒儿洗清罪名。于大人,你方才偏信这张大郎张王氏,定我徒儿的罪在先,是不是也要替我的徒儿洗清罪名在后呢?于大人,做人可不能偏心啊,特别是做为一方父母官,越发不能偏心才是。” 一迳说,上官澜一迳用方巾擦了手这才将小徒弟拉过护在怀中,再看小徒弟的眉眼又恢复了以往的熠熠生辉之彩,上官澜的心才舒坦了点。却仍旧说道:“于大人你瞧瞧,我的小徒弟方才都吓成什么样了,我都怀疑她以后的成长会不会受这件事的影响。若真受了影响,别说死一个张二郎,就是死十个张二郎,那都是该死。” 啊,如果说上官澜前面的话句句都占了理。但后面这话也太过霸道了些。难道别人的十条命也不敌你小徒弟受的委屈吗? 京里的人都不好惹,更何况是树大根深的逍遥王府。于文浩决定和稀泥,以避开上官澜那年少气盛的锋芒,于是讨好的笑道:“既然如此,那便在这里说清楚一切,还令徒清白便是。” 于文浩也是人精,只用了说字,倒也没用审字。这话便说得过去。 其实审不审都无所谓,但凡不是聋哑人,但凡脑袋没什么毛病的,早就猜透了其中的渊源了。 但面子上的工作是要做足的。于文浩来到那个紧张的缩在天猛后面的张二郎面前,轻声道:“别怕。我本府在,你大哥伤不了你。” 不再惊恐的看着他大哥,张二郎看向于文浩,认出了他,急道:“于大人” “是,是本府。” “于大人,救救我,救救我,我不想死,不想死。” “好好说,好好说,别急。说清楚了,有本府保你,你死不了。” 张二郎这才从对他大哥的恐惧中回过神,道:“昨晚上。我去大哥房中找大哥借笔,结果在房门外听到奇怪的声音。我以为大哥出了事,急忙踹开门,万不想就看到大哥和我继母一起从床榻上伸出脑袋……然后,然后,大哥飞快的冲下床,抓住我,威胁我不要将事情说出去。继母却从床榻上下来说留着我有后患,不如杀掉算了,免得浮掉今日的事。还说,留着我以后还得分一笔家产……” 随着张二郎一迳说,围观的人一迳议论纷纷:“啧啧啧,继母继子私通,真是冤孽。” “被人发现有一腿后还想杀人灭口。” “杀人灭口后可独得财产。” “不止啊。杀人灭口后还要来个污陷栽赃。” “只怕后期便是毒死张老爷,从此这对jianian夫yin妇独得财产真正做到逍遥法外罢。” 万不想一石数鸟之计败在张家二郎根本没死透这件事上。闻得众人将他们的心声都道了出来,张大郎和张王氏的身体抖若筛糠。 “于大人,事情就是这样了。大哥终究听不住我继母的劝,于是对我下了狠手。我被大哥一把推倒,撞到了桌角上便痛晕过去了。再醒来,就在这里了。”然后,张二郎左右看了看,道:“这里哪里啊。咦,豆腐铺。fèng天珠。” 能看得清地方,能认得人,也就是说这个张二郎没什么大问题。所说的事应该不是撒谎了。 于文浩叹了口气,越发肯定眼前的贵公子定是上官澜无疑了。于是讨好笑道:“这位公子,看来本府果然误会令徒了,本府在这里给公子赔不是。”语毕,还很是恭敬的鞠了一躬。 这一躬,看在一众围观人眼中,于文浩就是一个能上能下能承认错误的好官。 “不必了。既然说清楚了,那便得饶人处且饶人罢。反正这个张二郎也没有死。就放了张大郎和张王氏罢。” 还以为上官澜要强行为他的小徒弟出头,至少也要将张大郎张王氏关在牢中吃吃苦头受受鞭刑的苦再说,可万不想上官澜居然要放过张大郎张王氏,一时间,于文浩只当自己听错了话。 只见上官澜又看向张家二郎,问:“你想告你的大哥继母吗?” 张二郎憨厚,急忙摇头。说他憨,也是他从来不喊继母母亲而是喊继母的原因。也因了此,那张王氏极不喜欢他且视他为眼中钉,当然逮着机会就想杀他了。可张王氏想杀他,并不代表着他也想杀他大哥,这也是张二郎厚的原因。 上官澜轻点了头,这才看向于文浩,轻声道:“连一个小孩子都不计较杀人未遂了,我何必去计较污蔑杀人呢。” “这个……”于文浩倒有些迟疑起来。这终究是杀人未遂啊。 “这件事,让张氏宗族的人处理便是。就不劳于大人废心了。” 如果说起初听上官澜居然为他们说好话,说放过他们,张大郎和张王氏都感到莫名的欣喜的话,但上官澜接下来的宗族处理之句令他们再度瘫软了身子。 这件事如果放在衙门去审,按照刑罚从重原则,继母继子私通算轻,顶多污蔑杀人和杀人未遂要受刑,但最多也只关个一年就可出来了。可是,如果是宗族处理的话,会以私通为重,一般会判女方浸猪笼,那就是个死。 有时候,宗族的惩罚比官府的惩罚还要狠。但如果官府给案子定了性的话,宗族倒不能再插上一杆子了。 上官澜巧妙的将张大郎张王氏二人避过官府的审判丢到宗族处理,这是明显要置张王氏于死地的节奏啊,真狠,不愧有着狼首之称,还落了个大度不计较的名声。于文浩心中暗叹间,奉承道:“公子大人大量不予计较,本府自是不反对。连原告都没有,本府又如何审案呢?所以,便依了公子所言,放过他们罢。” 接着,于文浩又和颜悦色的看向张二郎,道:“二郎,事情都察清楚了,你也可以回去了。” “不不不,我不和他们回去。不和他们回去,回去了他们会杀了我的。”张家二郎还不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他害怕得直躲在天猛的后面,死活吵着不回去。 武念亭急忙行至他身边,在他耳边嘀咕了几句,张二郎急问真的吗,真的吗之句,武念亭点头道真的。 于是,张家二郎不再如方才般担心回去后又会被他大哥继母合着伙整死了。 “天猛,送张二郎回去。然后向张老爷禀明此事。他们府上这些抬担架的下人都可以作证。另外,告诉张老爷,抓几副养血的药给他家二郎补一补,几天后便会没事。” 这句话真听明白的话,就是上官澜借机告诉张老爷,他们张家的这个二郎不会因为此番伤了头便会变傻,以后完全可以将家族生意交到张家二郎身上的意思。这是完全杜绝了张大郎以后想继承家业的路。 天猛道了声知道了后,似老鹰拎小鸡般的抓起张家二郎,再度将他扔在担架上,道:“抬回去。” 后来,那张大郎和张王氏果然受到张氏宗族的严厉审判,张王氏水性杨花勾引继子搅**常被判浸猪笼。而张大郎被判除族。 至于为什么张大郎和张王氏能够有苟合的时间,原来被张二郎发现的那日并不是第一次,这对继母子二人总是趁着张老爷外出购货的机会便私混在一处,只是这一次正好被张二郎撞见了而已。张老爷此番购货回来,差点被这件事劈得脑溢血而亡,一怒下将长子除族,并对合族人说以后他名下所有的产业都归次子张二郎继承。他们张家虽然垮了一家豆腐铺,但还有其它的产业,零零总总算起来也不下百万两。可以说,张二郎因祸得福。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