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8章 笔刀(求月票) (第2/2页)
鲜银行为基础建立中国的现代金融体系,正因如此,唐浩然才会关心银行能否应对挤兑。 信誉是银行生存的根本,在挤兑中如银行无法付出现银,将来纵是自己赢得了战争,却输掉了金融,那么对于府中而言无疑是灾难性的。 “这几天,除去调动超过三千万现银之外,另外又与汇丰、花旗等银行达成新的借款协议,根据这一协议。我们可以在必要时调动不少于四千万两的现银,这差不多是国内吸纳存款的70%。即便是发生大规模挤兑亦可以应付,唯一的顾虑来自朝廷是否会查封银行,于租界内的银行虽无这一顾虑,但于山东等地设立的分理处,却存在这一风险!” 作为银行的经理,有着他自己的顾虑,如果仅只是挤兑,依靠充足的银元硬币储备以及用府中2400余万英镑外汇储备作为担保获得的外国银行提供的贷款,完全能够应对任何规模的挤兑,唯一的顾虑就是满清是否会查抄银行。 “这些分理处虽然规模不大,但因其远离通商口岸,现银只得存于处内,如其被查没,极有可能导致现金损失,而且分理处又承担着工人的工资结算一职,所以,到时候恐怕会对银行的声誉造成一定的影响。” 听取着的顾虑,唐浩然思索片刻后反问道。 “有弥补的办法吗?” “有!” 看着大人,郑重其事的说道。 “一但发生查没,希望府在未来谈判时,将银行损失纳入谈判之中,如此,届时银行将向储户赔偿利息损失,通过利息损失的支付,挽回银行的信誉,” 换句话来说,满清想查没就查没吧,但是将来一定要连本带利的吐出来,然后银行再用高额的利息偿还储户,从而确保银行的信誉不失,这完全就是帝国主义的作法。 不过对此唐浩然自然没有反对, “这样,你拟个报告到府中,一但开启谈判,银行方面可以直接提出损失,到时候府中会把这算入损失内,要求朝廷支付!” 如果满清不愿意支付呢?那就打下去,军队的枪杆子就是为了保卫国民的利益存在的,银行利益当然也是国民利益的一个组成,甚至于在另一方面,唐浩然还希望打赢之后,让满清出一笔军费,从而保证自己不至“亏本”,当然,也许这笔军费不比历史上甲午战争的赔款,但至少能弥补一些损失。 “还有,这次虽然是军事行动,但银行也要配合,毕竟朝鲜银行是相当于府中的中央银行,所以,而根据军事行动和战区管理的需要,银行必须要作好于战区成立分理处的准备,,能不能稳定光复区的局势,可就看你的了,怎么样,有问题吗?” 有问题吗?在道出这个问题的同时,唐浩然却忍不住看了一下时间,现在,差不多开始了吧! 待与就军费等诸多金融上的问题商讨一番,在其离开统监府后,唐浩然却是因为日益临近的时间,而显得有些筹措不安,这种不安与其说是担心,倒不如说是对未知事物的忧虑,毕竟,现在满清的那张皮还没有被撕碎,不经甲午、未有庚子,又岂有满清颜面扫地?没有晚清为偿外债不断加税,又岂有地方人心尽失? 而现在,用一个师,或者说两个半师去挑战正值所谓“同光中兴”盛时的满清的权威,何其之难?如若失败的话,自己能否保住朝鲜于不失? 就在诸如此类的念头与唐浩然心底浮现的时候,李光泽却悄无声息的走到他的身后,深鞠道。 “大人,电文已经拟好了!” 接过那电文,置身于府中长廊边的唐浩然只是扫视了一眼,虽说电文中依还挑动着“汉满之别”的字眼,可唐浩然的心底却不怎么满意。 “崇山,你可知,我等起兵,何人为阻?” 将草拟的电文还给李光泽,唐浩然盯着那平若镜面的园中小湖反问道。 “自是北洋,而非朝廷!” 确实,这正是起兵后面对的现实阻力来自于北洋,而非朝廷。 “朝廷所持之八旗、绿营兵全不堪一击,唯地方防军尚可一战,而奉天、直隶、山东防军皆由北洋大臣所辖,自为我军之阻力!” “其实,说白了,能阻挡咱们的,并非是满清朝廷,如若只是满清,靠着这两个半师,便可一击而溃,真正为我心腹之患者,是在地方,而非中枢!” 在道出真正的忧虑之处后,唐浩然的目光微微一敛。 “满清如欲阻挡咱们,必须调动各地可战之防军,方可阻以驻朝军,亦只有各地新募之防军,可为驻朝军之患……” 自咸丰乱起后,这地方团练才是“我大清”的“国防军”,至于“中央军”不过只是虚耗银饷罢了。 “大人,您的意思是?” “反间……不……” 摇摇头,唐浩然还没有自大到所谓的“反间计”便能令朝廷不用地方,或者说施压于地方。 “应该说是离间,这天下八督皆为汉人,如今杭州首倡逐满,天下尽为八督所持,满清朝廷又焉能安心?所以,咱们得在这方面动一下文章!” 唐浩然口中的八督指的自然是关内的八大总督,这八大总督才是满清朝廷唯一的依持,如果自己能离间以八大总督为首的疆吏与满清朝廷间的信任,那至少可以保证一点满清朝廷绝无力镇压自己的起兵, “大人,这……这怕没有那么容易吧!” 离间一两个地方总督与朝廷间的信任,虽似不易但尚且可行,可若是让满清朝廷与八大总督互不信任,恐怕那就无异于痴人说梦了,毕竟那八位能身居总督之位,首先便是深得朝廷信任,至少曾经深得朝廷信任。 点点头,唐浩然的视线投向远处,似乎是想看穿这山河,一直看到国内一般。 “崇山,你可记得雍正那会的一件旧事?” (弱弱的求一下定阅和月票,无论您看的是不是正版!帝国的朝阳读者交流群:150536833欢迎你的加入)(未完待续……)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