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章 发现凶手 (第1/2页)
仵作房里,杨宗谨全副武装为死者王缙进行最终的尸检。 在后世有个人说了句名言,尸体,是一个人在这个世上唯一的存在。 它不会说谎! 杨宗谨在验尸,吴仲秋负责记录。 “死者颈部左侧有一道淤痕,但不是因受伤造成,而是……”杨宗谨顿了顿,“吻痕。” 吴仲秋记录下来,皱眉道:“如果是吻痕,那可就有意思啦。据大人所说,他那一晚很晚才回家,换了衣服就出去了,不大可能是其夫人留下的。” 杨宗谨听了,反问道:“会不会是他和他夫人道别的时候,一时情难自已,他夫人留下来的?” 吴仲秋摇了摇头:“不可能。王缙的夫人那可是出身名门,断不会做这种事。只有外面的‘野花’才会招蜂引蝶。” 杨宗谨回头看了他一眼。 吴仲秋醒悟过来,立刻闭上了嘴。 杨宗谨立刻捧来油灯,仔细在吻痕处看了又看,顿时觉得奇怪。 古代的口红,主要原材料是朱砂,其次包含蜂蜡、蓖麻油等制作而成。有用眉笔涂在嘴唇,也有制成口红纸,轻轻地抿一口,就能均匀的涂抹在嘴唇上。 而这个红色很正常,但是所用的材料里竟然有闪闪发光的东西,有点像现代的所谓闪光粉。但是这在古代几乎不可能出现,因为闪光粉的原材料是镁粉。而镁的发现,已经是1733年了。 杨宗谨拿了块干净的棉絮,轻轻地把吻痕擦下。洁白的棉絮,瞬间有一部分变成了奇怪的红色。赶紧用袋子装好并密封,放在一边。 接着,杨宗谨把王缙翻了过来,背部朝上。 死者的背后有很多的划痕,整齐排列着。 杨宗谨猜测道:“死者后背这么多的伤痕,应该是从坡上滚下来的时候造成的。从现场来看,更多的是撞到了树枝和石头。但是……” “但是什么?”吴仲秋听得正精彩,忍不住问道。 “死者的胸前没有一点伤痕,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杨宗谨疑惑不解。 “会不会是死者很注意自身安全,滚下来的时候用手保护自己。” 杨宗谨摇了摇头。 吴仲秋也觉得这不太可能。 “会不会是他不是用滚下来,而是失足滑落,所以只有后背整个受伤。”吴仲秋又推测道。 “这个想法很好,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答案。”杨宗谨提示道,“你应该结合现场的其他情况推测,这样会收获不少。” 吴仲秋走近死者的尸体,仔细看了又看。 杨宗谨给他腾出地方,让他好好的看个清楚,再给出他认为的答案。 自从上次的匪徒腰部伤痕的事情后,吴仲秋一直表现得尽职尽责,也让杨宗谨没有任何借口赶他走。何况有些人留在身边的话,可以看的更清楚。 吴仲秋未必知道杨宗谨的想法,还是很认真的看着死者的尸体。 “看出来了吗?”杨宗谨问。 “伤痕都是横向的,应该不是竖着滑下去。而是横着下去,这就太奇怪。”吴仲秋有些想不清楚。 “你注意他的后脑勺。”杨宗谨进一步提示道。 吴仲秋看了眼死者的后脑勺,发现了多出的裂痕。应该是被同一个硬物,不止一次的撞击。 “属下明白了!”吴仲秋恍然大悟,“他是抱着人一起滚下来,所以他只有胸前有伤痕。” “没错。”杨宗谨拿出从犯罪现场发现的一块石头,放在桌子上。 吴仲秋看了眼石头,再看死者头颅上的伤口,脑海里浮现出当时的场景。 凌晨时分,有人捧着石头尾随在死者王缙的身后。然而没想到,王缙发现有人跟踪转过身,和跟踪他的人搏斗起来。 然后两人从坡上滚了下去,扭打在一起。最后王缙被那人用石头杀害,石头扔在一边,人却跑了。 想到这里,吴仲秋为难道:“这些都是猜测,并没有实际的证据支撑。” 杨宗谨语出惊人:“有。” 吴仲秋一怔。 杨宗谨笑道:“这个石头有两面,你发现没有石头的另一边有血迹。咱们做个大胆的猜测,那个血是凶手的血。” “那么有什么问题?” “如果那个人也伤到了手,而石头上这么厚的青苔。说不定会因此感染上真菌,那可就不是开玩笑的。手掌会溃烂,嘴角也会有。” 吴仲秋虽然听不懂“真菌”等词汇,但是听懂了手掌会溃烂。 杨宗谨朝着在仵作房外的詹俊,吩咐道:“立刻去搜捕所有药堂,凡是发现手掌溃烂的,立刻带到衙门。” “是。”詹俊离开了。 吩咐完,杨宗谨也脱下全身的装备,把剩下工作交给吴仲秋,他自己则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